关于环境保护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作用

□毛泽宇(数统院1503班)

随着经济发展,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也使我们日益认识到治理环境的重要性。目前我国环境问题主要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荒漠化,水土流失,干旱,涝灾等。导致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工厂的废水废气排放,汽车尾气排放,秸秆燃烧,生活垃圾制造,滥砍滥发植被遭到破坏等。

根据我们小组的讨论,针对环境问题列出三大建议。要治理环境问题单单从某一个方面出发是不行的,要多管齐下才能遏制破坏的产生,我们认为可以从政策,科技,经济三个方面出发进行治理。首先是政策上,

一、完善法律体系。有很多企业走在法律边缘,钻法律的空子,造成管理的困难。因此完善法律制度杜绝漏网之鱼的产生。

二、加强监管机制。很多企业偷偷污染,肆意砍伐却得不到应有的惩罚,就是因为没有及时的发现他们,所以要加强监管机制,通过严格的审核机制,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让环境破坏者受制于公众的的监管之中,使其不敢破坏。

三、加强企业及公民环保意识,向他们宣传法律知识及环保知识,从根本上杜绝环境破坏。其次,从科技方面,

一、提高资源利用率。资源利用的不充分不但造成资源浪费也产生了大量的废水废气造成环境污染,如果我们能提升科技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既节约了资源也减少了环境污染。

二、使用新能源。目前,我们大量依赖石油,煤这一类不可再生资源,对其的开采不仅造成了一系列的水土问题,煤和石油燃烧后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污染物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也加大了大气污染。如果我们能大范围利用太阳能,潮汐能,风能等可再生的绿色新能源,便能大量减少环境污染。最后,从经济方面,一句话污染就罚,环保就奖。对于对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不可心慈手软,增加其污染成本,让他从经济上就不敢污染。而对于那些购进污染处理设备的企业给予相应的补贴,并对其产品给予税收上的优惠。环境保护不只是那些企业的责任,也是我们自己事情。我们要从自身做起,植数造林,保护植被,不随地丢弃垃圾,节约水资源,多使用公共交通等都是环保的行为。我们怀念小时候的蓝天,怀念蓝天下的欢乐,那么就积极的加入环保的队伍中,为了蓝天白云,绿水长流。

时至今日,如果说还有人不知道环境保护的意义,恐怕不是事实。可是呢,污染的事例仍屡见不鲜……问题出在哪里。长期以来,很多人形成这样一个认识:要发展就难免造成污染。小发展带来小污染;大发展则带来大污染。

千岛湖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处理得当,完全可以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优化”并行不悖的道路。

有些地方经济发展之所以伴生着污染,一个重要原因,恐怕与领导的短期行为不无关系。任期只有几年,只要gdp上去了,出政绩了,高升了,污染不污染,与我何干。一些领导拿到政绩升迁,却丢下了“环境包袱”。

千岛湖的经验还告诉我们。良好生态是动力源,也是“紧箍咒”。不加“约束”,发展不可能持续,还会将发展成果毁于一旦。发展是硬道理,但硬发展没道理。不能牺牲环境换取增长,而应该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

能达到这样的认识高度,前提是干部要有正确的政绩观。百姓利益大于天。只有爱惜生民,爱惜这方水土,爱惜子孙后代,才能杜绝短期行为,也才能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

第二篇:关于环境保护对我国经济发展作用的论文关于环境保护对我国经济发展作用的论文

合肥六中高一三班黄志宇

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有了飞速发展,但其代价却是资源的过度利用与环境的破坏,造成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关注环境问题、保护环境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

从短期发展来看,牺牲环境可以换取更快的经济发展。但从长期发展来看,必须通过改善环境才能获得长足持续的经济发展。我们现在所实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其最大特点就是将环境作为经济成本的一个部分,所以环境保护成为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保护环境提供了经济持续发展和稳定的条件。

但是环境保护绝不是消极地防治,更重要的是对环境进行有效的改善和管理,以及开发和利用。这样才能把环保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同时经济力量也要为环境提供物质上和技术上的支持。

只重视经济却忽视环境保护的严重后果比比皆是。例如2011发生的舟曲泥石流,此次灾害共造成1144人遇难,水毁房屋307户、5508间,损坏车辆38辆。而发生灾害的主要原因就是对环境的破坏。舟曲县城承载了大量的人口聚集,人一多,就需要各种各样的资源,于是砍伐树木,开采矿山,乱开乱挖就变得很平常,所以才有灾难的发生。以及最近发生的广西龙江镉污染事件、欧洲严寒、越来越频繁的沙尘暴、极端天气的增多,都与环境的破坏有关系。

由此可见,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最终将反作用于人类自身。保护环境并不是牺牲发展,发展与保护环境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保护环境,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所以,解决环境问题,避免环境带给人类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该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摆在同样的位置。要选择恰当的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治理,就不会给环境带来毁灭性的污染或破坏,反而会拉动经济实现可持续的增长。

第三篇:统一战线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统一战线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统一战线为经济建设服务,是时代赋予统战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自身发展壮大的客观需要。如何才能更好地研究和探索出统一战线服务经济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基本模式呢。从新时期统战工作的职能、特点和服务实践看,我认为必须充分熟悉统一战线服务经济建设的重要性,牢牢把握好四条基本原则,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充分熟悉统一战线服务经济建设的重要性

1、统一战线服务经济建设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对我国当前各项工作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更是做好统战工作的根本指导方针。只有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统战工作,使统一战线服务经济建设的各项工作都围绕贯彻科学发展观来展开,才能不断开创新时期统战工作的新局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阶段,要保证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需要发挥统一战线的独特优势和作用,需要统一战线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好务。

2、统一战线服务经济建设是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的重要途径。为经济建设服务,是和平时期统一战线一项永恒的任务。作为服从和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的爱国统一战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肩负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不断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添力量的光荣使命。切实增强党领导发展的能力,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不断巩固和扩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通过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把各族、各界、各方面的力量凝聚到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上来,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提供强大的力量支持、创造团结稳定和谐的社会政治环境,为加快发展发挥作用、贡献力量。

3、统一战线服务经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对本世纪头20年我国发展做出的战略部署,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宏伟事业,也是国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不集众力而莫能为,不聚众智而莫能成,这就需要动员包括统一战线成员在内的全社会各阶层、各界人士的共同奋斗。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改革发展处在要害时期,

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内外条件下,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各方面力量为之共同奋斗。因此,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切实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加快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来,努力为经济建设服好务,显得十分的重要。

(二)牢牢把握统一战线服务经济建设的四条基本原则

1、为经济建设服务,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要害。统战工作只有积极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分忧解难,在服务经济建设上有所作为,才能找到合适的位置,发挥应有的作用,体现自身的价值。离开了服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统一战线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统战工作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因此,要把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要害的思想变成统一战线广大成员的共识和自觉行动,动员他们紧紧围绕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中心任务,围绕推进结构调整、提高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增长,围绕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整体优势积极组织统一战线广大成员为发展建言献策。

2、为经济建设服务,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为统一战线如何紧扣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开展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我们要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不断增强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深刻理解“五个统筹”思想,大力发挥统一战线各方面优势和独特功能。尤其要着眼人的全面发展,积极为党外人士创造平等发展、安居乐业、能够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把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和发挥好。

3、为经济建设服务,必须充分发挥大团结、大联合优势。大团结、大联合是统一战线的永恒主题。统一战线历来是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组成部分,为争取人心、凝聚力量,实现党在各个阶段的目标任务做出了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依靠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与联合。因此,统一战线要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紧紧抓住大团结、大联合这一主题,多做求同存异、体谅包容,沟通思想、增进共识,加强交流、凝聚力量的工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引导广大统一战线成员自觉投身到现代化建设的

各项事业中来。

4、为经济建设服务,必须立足统战特色和优势。统一战线有条件为经济建设服好务。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开放型经济,而统一战线具有联系广泛、朋友众多的优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而统一战线具有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工作的优势;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靠科技进步,而统一战线具有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改革发展稳定要求广泛集中和反映社会各阶层的意志、意愿和要求,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而统一战线具有在社会各界中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渠道优势和工作优势。统一战线只有立足于自身特点,整合自身优势,选准切入点,把握好着力点,拓宽视野,拓展领域,多角度、多层面地为经济建设提供力量支持,才能在为经济建设服务上大展宏图、大有可为。具体讲,就是要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的优势,为经济建设献计献策;发挥统一战线增进团结、维护稳定的作用,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发挥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发挥统一战线联系纽带的作用,为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牵线搭桥;发挥统战群团组织的作用,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发挥统一战线学习教育的功能,激励和引导统战成员立足本职为发展经济作奉献。

(三)正确处理好统一战线服务经济建设的三个关系

1、要正确处理好直接服务与间接服务的关系。统战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应该说是全方位和多角度的。从服务方式上看,可分为直接服务和间接服务两个方面。在经济工作第一线的统战成员立足本职岗位作贡献,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在国家政策法规答应的范围内把自己的企业做强做大,统一战线成员招商引资或投资投智参与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等,可以算是直接服务。统战工作从基本职能出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争取人心、凝聚力量,推动广大统战成员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参政议政,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等,可以算是间接服务。但统战部门究竟不是具体的经济部门,在服务中心工作中要把握好工作重点和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切入点,既要防止游离于经济建设中心的错误倾向,又要防止等同于具体经济部门、片面追求经济指标的简单做法;既不能混同于经济工作,而置自身的职能、特点于不顾,又不能偏离服务党的中心工作这个根本方向。统一战线工作是政治工作,

是做群众的工作,它同经济工作有质的区别。个别地方把统战部门当经济部门来使用,把引进资金、项目的多少,作为衡量统战工作成绩大小的主要标准,是不正确的。统战部是党委的工作部门,基本职能是“了解情况、把握政策、协调关系、安排人事”,围绕大团结大联合主题,凝聚方方面面的力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献计出力。由此可见,统一战线为第一要务服务,重点是做好间接服务,当然也不能忽视直接服务。

2、要正确处理好协调与服务的关系。统战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涉及到方方面面,只有在取得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才能充分发挥作用。作为党委职能部门,必须发挥协调关系的职能优势,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对内,统战部门要履行协调、监督和检查本地统战工作的重要职责,加强同民主党派、工商联、侨联等有关团体的沟通和联系,整合资源优势,形成工作合力,更好地调动各界人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统一战线人才、智力和国内外联系广泛的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对外,要主动加强与党政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争取支持,搞好配合,协调联动,努力营造统一战线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良好环境。服务是统战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它包括两个层次:一是统战部门服务于统一战线各界人士,以优质的服务,凝聚方方面面的力量,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二是统一战线通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动统战成员建言献策、参政议政,以及开展光彩事业、智力扶贫、咨询服务、招商引资等活动,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协调和服务是相辅相成的,协调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服务离不开协调这一工作方式。

3、要正确处理好有为与有位的关系。有为与有位是辩证统一的。有为才会有位,有位更要有所作为。统战部门在为第一要务服务中能否有所作为,取决于各级党委的重视程度,取决于有关部门的配合程度,取决于统战部门的主动程度。统战部门要彻底摒弃统战工作与经济工作无关的思想,以服务经济建设为己任,找准统战工作与经济工作的最佳结合点,做政治生活的“稳定剂”和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各方面的认可和重视,才能靠自己的作为来争取相应的位置;统一战线自身也才能得到进一步壮大和发展,才能大有作为。

统一战线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薛立国

2009年7月16日

第四篇:环境经济学论文-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摘要: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尤其是我们国家,经济在近几十年内迅速崛起,应经成为世界上gdp增长速度最快的的国家,2009年我国的gdp更是高居世界第三位。但是,高速的经济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环境问题就是其中最为突出的。有人将gdp称为环境的杀手,因为经济的发展必然将会使环境遭到破坏。我国百分之八十的江河湖泊断流枯竭,三分之二的草原沙化,绝大部分森林消失,近乎百分之百的土壤板结。(天空变灰了,大地变白了,河流变黑了,许多人因此而得各种莫名其妙的疾病,动物们也被杀戮,甚至有的永远不会再出现在地球了„„)这就是经济发展的负面后果,但是我们可以努力使这种破坏降到最低。关键词:经济发展

污染

gdp

法律法规

正文。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一方面学习和运用市场经济手段,提高发展的速度和效率,另一方面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保障社会的公平和秩序,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我国经济多年来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总量居于世界前列。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我国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及水资源的人均拥有量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1%、11%、5%及25%),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资源消耗、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等方面的严峻挑战。过去30年里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奇迹,然而经济增长的代价过大,伴随经济增长的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引起了世人的瞩目。中国的能源耗费量由1978年的5.7亿t标准煤增加到2006年的24.6亿t标准煤,增长了3.3倍,占全球能源消费量的比例达到11%;中国消耗的铁矿石从2000年的2亿t急速增长到2009年的6亿t,占全球铁矿石消费量的比例达到45%。环境污染不断加剧,二氧化碳排放量从20世纪90年代的1800多万t增加到2005年的2594万t,增长了40%;废水排放量从1997年的416亿t增加到2006年的536万t,增长了30%。2007年我国创造的gdp占全球的6%,却消耗了全球15%的能源、30%的铁矿和54%的水泥。中国gdp年均增长率是发达国家的2-3倍,但是单位能耗是发达国家的8-10倍,污染则是发达国家的30倍。世界银行的发展报告将中国和印度同列为经济高增长、环境高污染的国家。再来看一组数据:目前,全国有70%的江河水受到污染,其中40%已基本丧失了使用功能,流经城市的河流95%以上受到严重污染;3亿农民喝不到干净水,4亿城市人呼吸不到新鲜空气;1/3的国土被酸雨覆盖,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国占了16个。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从高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的高增长转向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的高增长,已成为科学发展的当务之急。而实现科学发展的基础,是科学认识经济的资源环境代价。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时环境污染的主要形式。大气污染是指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致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和生物造成危害的现象。以烟尘和二氧化硫为主的煤烟型污染是中国大气污染的主要类型,2005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达到2549万t,烟尘排放量达到1182万t,超过了环境容量的一倍以上。同时,随着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机动车尾气排放已经成为大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中国的大气污染已由单一污染向多元化污染发展,呈现阶段性、复合性和区域性特征。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环境。根据国家环境监测结果,2005年我国七大水系的411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32%和27%。辽宁、淮河、黄河、松花江水质较差,海河污染严重。2005年废水排放总量达到524亿t,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1414.2万t,氨氮排放量为149.8万t。

分析:

1、国外直接投资与环境质量

《瞭望》新闻周刊沿长江自上游至下游一路采访,所见所闻深感长江受污染之重触目惊心,污染日益加剧之势令人十分忧心。长江污水排放量2005年已达184.2t,湖泊半数以上已处于富营养化状态,沿江城市500余个取水口受到不同程度污染,住在江边没水吃的现象普遍存在。严重的污染致使长江水体呈“荒漠化”发展趋势。

长江生态恶化,是沿江经济布局不合理的恶果。据统计,全国两万多家化工企业,分布在长江沿岸的就有9000多家,占全国的45%。三峡库区大中型工矿企业3000多家,化工厂有2000多座。这些化工企业不仅污染严重,而且为发生重大污染事件埋下了隐患,一旦发生污染事故,后果不堪设想。环境污染已成为中国经济运行中一个突出的问题,而遍布全国各地的跨国公司一定程度上扮演了不太光彩的角色。

有两点原因促使跨国企业在环保上执行双重标准。

其一,目前中国整体环境监管弱,处罚力度小,导致企业违法成本降低,而守法成本比较高

其二,公众对企业环境行为不关注。也就是说,在国外,企业因为环保问题会导致品牌受损,遭到民众“摒弃”。而在中国,公众只关注企业产品质量和价格,环境问题并不影响其对企业产品的选择。

一些公众并不“熟知”的跨国企业,可能存在着更大的污染问题,如化工、钢铁、有色金属等跨国企业。

2、企业制度改革与环境质量变化

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超过8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中小型工业企业在全国工业总产值和实现利税中的比重分别为60%和40%左右。

中小企业获得迅速发展的同时,我国许多大宗商品的平均规模小于世界平均水平,如制浆和造纸、水泥、制糖、石化产业。这些产业的生产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小企业从事大宗商品的生产表现出经营效益和经营管理水平低下,行业获利能力低的缺陷。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①《环境科学报》第27卷[j]第一期王丽萍郑丙辉等科学出版社②百度百科

③《环境科学学报》第5卷[j]第一期污染控制技术科学出版社④《2005年环境绿皮书》梁从诫[m]

⑤《全球变暖与二氧化碳》[m]张杰刘斌马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