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村党建工作思考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原城市郊区的乡镇正逐步融入城区,由此给基层党建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即:如何顺应城市化推进要求,加强和改进城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构建城郊村组型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年10月,**市钟楼区通过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城郊四个乡镇改建成街道,其所辖的35个行政村因考虑到组织体制及相关政策因素等原因,采取了渐进化方式,在村级组织体制暂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各行政村同时挂社区组织的牌子。各城郊街道党工委按照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努力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对构建村组型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现结合我区实际,就如何进一步构建城郊街道村组型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作三方面的思考。

一、构建村组型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必须认清村组型社区和城市社区党组织所处的工作环境、目标任务等方面的差异

党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法历来是由党所处的客观环境和工作任务所决定的,因此,比较研究不同党组织所处的工作环境和面临的工作任务之间的差异,对于探索和研究城郊村组型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非常重要。从我区情况来看,城郊村组型社区党组织和城市社区党组织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差异。

1、管理体制的差异。城郊乡镇虽改为街道,行政村虽挂上了社区的牌子,但城乡“二元化”管理体制仍然存在,城郊街道和村组型社区的管理体制与城市之间仍处于“分割状态”,仍未脱出农村管理体制的束缚。例如:原乡镇的财政体制、企业退休职工的供养体制、公益事业的投入体制等均未变;另外,社会保障体系也未能与城市的保障体系接轨,城市社区建设经费尚不能覆盖到村组型社区。因此,城郊村组型社区必须更加重视经济发展,增强集体积累,提高集体收入,才能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经济保障。而城市社区的公益事业、社会保障等问题主要通过政府规划和社会统筹来解决,社区组织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更好地改进服务,为居民提供“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文明祥和”生活环境。

2、组织体系的差异。由于管理体制与目标任务的差异,城郊结合部依然是以村党组织为核心,同时发挥村委会及各类配套组织的作用,主要依靠自身力量管理村级事务,建设村级事业,它与社区单位联系不多,其主要特点是“自治、自主”。城市社区则是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同时发挥居委会及各类协调组织的作用,主要是依靠社区各方面力量管理社区事务,建设社区事业,其主要特点是“自治、共建”。

3、领导方式的差异。由于管理体制和组织体系的差异,村组型社区组织更需要依靠民主管理、民主自治、民主监督来管理村级事务、发展村级经济、建设村级事业,比较注重对人、财、物的调配。而城市社区建设由于其“区域性、自治性、服务性、公益性”特点,更需要发挥社区组织的组织优势和协调作用,充分调动社区单位和广大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服务和社区管理的积极性,体现的是“协调、共建”的方式。

4、管理对象的差异。城郊村组型社区相当部分“居民白天进城上班,晚上回家居住”,实际上是刚刚离开土地或离开土地不久的“新市民”。再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城郊地域特点,城郊基层组织仍然管理着大量的本村村民、外来村民和世居居民,受文化教育和居住方式差异的影响,城郊部分居民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与城市居民之间仍然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如何把农民转化为现代市民,是村组型社区党组织面临的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

因此,加强村组型社区建设不是简单的“撤牌挂牌”,而是要加快推进固有的管理体制转换、组织体系的创新、居民素质的提升。这是加强和改进城郊党建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是推进城郊党的建设转型不可回避的话题,也是当前村组型社区党组织面临的主要任务。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任务。

一是要打破城乡二元化经济结构,建立城乡一体的管理模式。建立城乡一体的、涵盖城市建设、文教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工作的管理模式既是经济社会中的客观要求,也是城市化推进的必然趋势。这需要一定的时间,但也要加快这一进程。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上级党委、政府应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彻底解决近郊街道和村组形式上“入城”到实际上“入城”的相关问题。

二是要加快村级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理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一方面,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村级集体资产的变迁,而村级集体资产的经营所得恰恰是支撑村级各项社会事业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农民生活的主要依靠。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引进现代管理体系,以保证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群众生活不断改善。因此,推行村级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将使个人与集体的利益关系更加明晰、群众利益得到更好地维护。农民持股进城,生活将有更好的保障。

三是要推行城郊组织体制改革,建立顺应村组型社区建设要求的组织体系。应坚持党的领导与居民自治相结合、经济发展与服务群众相结合、城乡互动与广泛参与相结合,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现有的城郊村组型社区的组织体系,建立区别于城市现代功能型社区和普通居住型社区的社区组织体系。要做好这方面工作,村组型社区党组织必须解决好以下三方面问题:一是对社区建设的认识不到位,尤其是对村组型社区如何向城市社区和现代化新型社区过渡,认识模糊,目标不清;二是认为从农村体制向城市社区体制过渡,问题难解决,工作难适应;三是担心过渡后个人利益受影响,特别是村级经济比较好的单位领导,认为目前城市社区干部的收入太低,会影响社区干部的积极性。这些认识上、观念上的问题不解决,就难以推进城郊基层党组织的转型。因此,需要通过抓思想上的转变,来促进组织体系的过渡,使村组型社区党组织的全体班子成员积极顺应城市化推进要求,自觉地投入社区建设各项工作。

四是要促进近郊农民充分就业,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随着城市化推进,城郊结合部的传统农业正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基地农业也逐步向城市远郊转移。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当务之急是加强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其岗位竞争能力。在培育新增岗位的问题上,城市近郊由于土地资源的萎缩,应把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培育和发展服务业上;城市远郊应充分发挥个私经济、中小企业大量吸收劳动力的优势,以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这是转换农民身份的关键。

五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传统农民向现代市民转变。传统农民向现代市民的转变不仅仅是就业途径、社会保障的改变,更重要的是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的转变。要采取有效途径,使农民始终保持健康、文明、向上的现代生活方式;始终能够吸收市场经济知识、现代科技知识、法律法规知识和城市规则;能够确立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新观念,弘扬与现代文明相接轨的新风尚。

二、构建村组型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确立村组型社区党组织新的指导原则和工作目标

针对城市化推进中的各项目标任务,党组织如何在发展一方、致富一方、稳定一方的实践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迫切需要调整工作目标、完善工作机制、创新组织体系,努力使党建工作适应城市化推进,促进城市化推进。在指导思想上,村组型社区党建工作要坚持以党的十六大关于“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的精神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围绕社区建设各项目标任务,以改进创新为重点,以富民安民为目标,完善工作机制,创新组织体系,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和广大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具体工作中,应该把握以下指导原则: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3、创新领导方式,牢牢确立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城郊党组织面临着全新的社会环境,改进和创新党的领导方式对于维护党的形象、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非常重要。当前,就是要以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和思想政治优势为重点,在继承原有的村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党内民主与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推进领导方式的改进与创新。一是要建立党组织建设的群众公认机制。目前,城郊普遍推行的党组织换届“两推一选”产生村组型社区干部、“双票一审制”民主评议党员等模式,使党的自身建设体现了群众的意愿,得到了群众公认。当前,应重点在深化、规范和拓展上下功夫。二是要建立基层民主的整合机制。一些地方推行的“两票制”和“两会制”(即:在党组织书记选举中,由全体村民投信任票确立候选人,再由党员投选举票;对重大事项的决策由两委会共同提出议题,交由党员大会形成预案,再由村民代表大会形成决议,最后由村务监督小组监督两委会执行),对于村居型社区党内民主和民主自治的互动整合,加强和改进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三是要建立协调各方的协商对话机制。民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民主制度。在城区社区中建立的社区建设协调委员会,是政治协商制度在城市基层的具体实践。城郊村组型社区党组织应该把握社区建设的区域共建特点,在协商对话的形式、内容等方面进行探索。

4、创新管理方式,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村组型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应突破原有的农村教育管理模式。在教育内容上,要把加强党员干部现代城市管理知识、市场经济知识、职业技能、社区建设理论的教育培训作为党员教育的重点,使党员的思想观念、知识结构、思维方式适应现代城市发展需要,为做“现代市民”打下厚实的基础,对于原有的农村党员实用技术培训工作要逐步退出。在管理方式上,由于非公经济迅猛发展和企业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的推行,退休职工党员、企业党员和基层干部党员已经成为社区党员队伍的主要组成部分,纯农民党员越来越少,针对农业生产实际采取的以“冬训”为主要形式的党员教育迫切需要改进,并针对党员队伍规模庞大、构成复杂等特点,坚持分类管理、分类教育,保证实效。

5、创新活动方式,努力提高社区居民整体素质。公民素质的高低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社区党组织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社区居民整体素质。一是要广泛开展社区理念的教育活动。对于广大村组型社区居民来说,“社区”仍然是一个新概念,按照社区建设广泛参与性要求,社区党组织在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尤其要重视社区居民组织和人际关系的协调,注重培养居民的社区情感和归宿感、认同感,这是集体主义在社区建设中的具体化,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二是要培育健康向上、和谐文明的社区文明。坚持以爱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为基本行为准则,加强对社区成员的社会主义教育、政治思想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公民道德行为教育,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倡导崇尚先进、团结互助、扶正祛邪、积极向上的道德风尚。三是要构筑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区。社区不仅是居民的生活场所,也是居民八小时外的受教育场所,要通过建设学习型社区,提高居民素质,使人的素质和城市化推进和城市发展相适应。当前,要充分利用村组型社区经济优势和物质优势,同时注重整合社区单位的教育培训资源,来构筑学习型社区基础和内容。如成立老年人协会、老年人大学,组织老年人开展书画、棋类、健身等活动,设立社区再就业培训中心,开办社区家长学校,组织居民学电脑、科普、家居、卫生保健;建立青少年之家,开展兴趣小组等,使村组型社区真正成为文明祥和的新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