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基金评审经验

自然基金评审的体会

写基金和评基金的视点不同,自然体会不一样。今年硬着头皮,审了二十多份申请,在此与大家共享一些体会。有些是我熟悉的,也有大约一半是有点关联但本质上不属于我研究兴趣的(因为关键字相同的缘故,也都发到了我这里),抱着学习的态度也接了下来。

首先是标书的阅读,为了尽可能负责,也为了尽可能客观,我没有急于写评阅意见,而是看完一遍后放下,回头再看,反正可以利用各种时间间隙。虽然不是所有的标书都能弄得很明白,但大体上了解了每位申请者想干什么。(想想自己被拒的时候,我可以容忍不同意见,但对于不负责任的评阅却很有意见,所以还是尽量认真一点吧)

1、不同标书,拿在手里一比,好坏立现。撇开申请的立意,标书本身写作的质量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一般来说,好学校的标书质量相对较高,也比较规范。这说明,一个较强的环境里,大家可以学习的范本多,容易把质量,至少是形式上的质量提高上去。最后写评阅意见时,由于心里已经对标书质量有个大概的估量,所以剩下的工作就是对标书进行分类,其实好标书我也会提一些我认为的建议(很可能不对,请拍砖轻一点),但最后给评阅结果和资助时我并不吝啬(这个结果大家不会从我的评阅意见中看到),而对横评质量较差的标书,可能负面评价就会多一些—-在这点上,我也不能免俗,会带着对质量较差标书的倾向性来总结评阅意见,不过,我还是尽量客观的在意见中写清楚自己的建议和疑问,至少学校和出身不在我考虑范围之内。绝大多数标书我都写了100字以上,最长的一份写了半页多纸。总结评阅意见也是个累人的活啊,断断续续差不多拖了我两个星期的时间。

–体会。一份逼得评阅人去总结评阅意见的标书不是好标书。好标书大都可以很快处理完毕,真正花时间最多的反而是那些写得不太好的标书,因为我得仔细总结,考虑措辞,说不定还评价得不好,因为有的时候不好是整体的不好,我不知道该抓哪一点,请大家海涵。

2、有一份特优,可以说我是于众标书中一眼相中,立意高,写作极其到位,申请人是一位年轻有为的学者。看到这份标书,我觉得自己相差太远。总之,最后能给优和资助建议的标书都在立意上有过人之处,且写作上没有明显漏洞可抓。也有两份给了小额资助,主要是考虑立意有新意,但写得有欠缺,特别是其中一份跨学科的,质量确实欠佳,但考虑到本学科没有人从这个视点研究该问题,故仍然最终建议小额资助,算是保护创新吧。还有一份小额建议给了一个不知名学校的一位大龄教师,带一点照顾的味道,就当是照顾下西部发展吧

–体会。所以以后写标书立意(做什么,解决什么问题)很重要,至于方法,相比问题,重要性还是要低一点。我发现许多人固守在自己以前所了解的那一亩三分地,不敢大胆的向外拓展,在这种固化的思维定势下,很难产生出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意。research不同于engineering,前者要求基础,要求创新,要求唯一和首创,后者要求成熟、性能、可靠性、最优等等,差别还是很明显的。

–一份标书,按照模板格式来写最保险,任何一个小节都不应该有明显的缺憾。否则被评阅人抓到漏洞可不是什么好事。有些标书,改动了模板的提纲,比如说把关键科学问题陈述改成关键问题陈述,这差别可就大了,是个大忌讳。

3、最难的是有若干份标书,立意无明显新意,但写得很认真,也没有明显漏洞,申请者努力地挖掘研究问题,但就是高度不够(虽然自己水平也欠佳,但给人挑刺比自己写还是要容易许多)。考虑到该学科要求30-40%的建议评阅资助率,这类标书最后只有2份给了资助(因为总的评阅资助率需控制在30-40%),对其他几份只能抱歉。

–体会。由此可见立意的重要性。否则即使写得好,也要跟别人去做惨烈的pk。这时候,被pk掉的概率还是蛮大的,所以自我感觉良好可不行。做好自己的领域固然重要,但同时也一定要关心大范围的进展。

4、还有几份标书,很明显申请者长期不从事真正的研究工作,在问题的把握上虽比较到位,但在问题的凝练、抽象和提高上显著不足,只能就事论事,特别是对学术界已有的研究进展没有了解,综述或研究内容中多是介绍个人想法,其实那点想法相比已有进展明显落后了,但申请者由于对外交流和了解不够,说不定还当作一块宝。这种情况多见于长期从事实际开发工作的申请者,真是遗憾,因为我自己也长期从事具体的开发,深知这种不利。这几份,几乎都被拒绝,成绩上都是良。

–体会。与更强的人交流,时刻关注最新动态还是很必要的。

–体会。抽象抽象再抽象,就算是认为拔高吧,也得拔出几个科学问题来支撑整个基金。

–体会。自然基金要么追求高水平研究,要么针对国家重大需求和战略规划展开工作,如果两边都不靠,那想获得资助就有点困难。工程性工作为主的研究人员并非不可申请自然基金,但一定要做那些有重大潜在影响力和价值的工作,切忌把基金都投在犄角旮旯问题上,这些问题尽管申请者觉得很有把握,但在评阅者来看,如果和其他人的标书横评,就不占优势了。

5、评阅中发现的一个突出毛病是一些低水平的标书中,申请人经常是凭借着一个想法就写标书,缺乏足够的前期工作和对当前研究现状的准确把握。不过,我自己过去也犯过这种错误,当时也对评阅专家极有意见。这对于青年基金也许还有命中的可能,因为不怎么要求研究基础,但对于面上基金,希望就不大了。申请人有责任convince评阅人,让评阅人确信该想法是可行的,而且是可以做出有影响力的成果的(这点很重要)。

–体会。光有想法还不够,要有前期工作并醒目的展现出来,要convince评阅人你能得到有影响力的结果。

–体会。低水平标书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就是写得特别全,把一个领域中几乎所有的研究问题全都堆上去,真的不需要这样做,一定要突出主要研究问题。写得太多就难以深入。

ps。面上基金在我这差不多有35-45%的通过率,变动主要是因为有小额资助建议,比基金委要求略高。应该说手不算太严。

今年的基金申请书评审任务终于全部上传了。共断断续续为2个学部评了27份,其中面上基金和青年基金各占一半左右。

个人感觉,青年基金的水平不比面上项目低,有一个学部的

6、7个面上项目中我硬是找不出来一个能心甘情愿给它a的项目,有那么一个确实新意也很好、方案也很详细、可行,研究基础也好,就是部分内容和他本人在研项目有些重复,而且参加时间只写了2个月,结果还是给他过了,这也是因为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另外,个人感觉,同一类课题或者说大致是同一个领域的课题,不同学部的水平有不小差距,这就提醒大家申请的时候选学部或者口子是比较重要的。下面我就自己所接触的这些本子,讲讲自己的感受。

一、面上项目:

(1)立项依据。这点还是非常重要的。我是一般都非常仔细的读几遍,我觉得这块要考虑写法和立意两方面。

关于写法,有些人写得很长,而且从很通常的东西讲起,很多东西都是众所周知的,这其实非常不好,有些人可能就没有耐心看完了,不过我一般也是耐心的看完,为什么呢,如果我觉得它挺有新意的时候,这点还是并不是决定性的。

关于立意,其实这应该比写法更重要,你整个课题的立意或者思路如何,基本上决定了你的项目的评价,因为在这个时代,大家的研究基础都不错(这点除了新意外,应该是专家最看重的地方),所以在同等条件下专家还是非常看重新意的。当然如果写得特别好,这个意思是在立项依据中要非常清晰的表达出你的新意,或者层层递进从而得出你的研究课题的重要性,哪怕你的新意其实并没有那么大也很有希望,专家也会认为你这个是比较有研究价值或者新颖性的,其实我个人觉得我对很多本子的领域也不是特别熟,很难一下子就确定你的立意是否有新意,而且说实话我也没有太多时间去细细的查查文献以判断你的新意,因此写的好的话,专家能够更容易被你说服从而认可你的新意。

(2)团队人员。建议年轻老师,还是多找些系内或者本校的高知放上去,不要太搞那种青年教师间互相挂,或者这种放在次要位置。切忌就一两个中级加上二三个学生。曾经见到一个本子,就四个讲师,而且都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而且分属于三个不同学校。这种毫无疑问只能是认为凑数的,建议不予资助。人员方面总之就是合理的人员要比较多,力量比较强。

(3)经费预算。还是要比较合理,每一部分行业内大家都写多少,你也写多少,这种地方给专家留下口舌那就不值得了。

(4)研究内容与方案。研究内容要完整,内容中所有方案都要具体、清楚。而且,所有方案都要自己斟酌过,切实可行。其实很多方案大家可能自己也没有做过,这其实不要紧,可以参考别人的方法和写法,但是切记要可行,没有漏洞。我想专家评审其实就是在找漏洞,反正我就是这样,你留的漏洞越少,专家就越是无话可说,除非他故意卡你。

(5)拟解决关键问题:我的感觉还是要认真分析下,不要列出几个标题就好了,这样太概括,建议还是合理分析,然后写出本项目的解决办法和措施。我有时候也会写“拟解决关键问题提炼准确,但是本项目如何解决这些问题。”(6)可行性分析:这个其实和“拟解决关键问题”是类似的,关键在于本项目是如何来解决那些影响本项目可行性的问题的,这可以按不同内容部分分开分析,也可以按照理论-实践这种分法来分析,也可以按照不同技术路线-研究基础的方式来分析。

(7)创新性。这部分也不要就是每条列一两句话就完了,虽然很多人也这样写,但是我觉得这样并不是最好的,我自己从来不这样写,我建议还是要每条都展开分析下。

(8)研究计划和预期结果。计划没有什么可说的,经常会看到大家把一年分成几个月来写,我建议还是按年度来写比较好。预期结果呢,有些时候成果还是要写得丰富些,在其他情况完全相同下,我肯定偏向于预期成果比较多的本子,因为我认为这个本子可能确实好些,因为他相信能出这么多的文章,或者我认为这个申请人能力更强些。

(9)工作基础、成员介绍。这方面总之是越丰富越好,哪怕有些基础和这个本子关系不大,说实话怎么都应该有点关系吧。说句心里话,有时候看到申请人发了不少文章,我原意是想毙的都担心怕自己把握不准,毙错了,呵呵,毕竟大家都年轻,不同领域的水都不一样深,真不敢确保自己的认识一定是准确的。

以上拙见,仅供参考。祝大家都能高中。

我本人去年中的青年基金,今年领导又让我帮他评阅了6份,一半是我较熟悉的一半是不熟悉的。不过看本子的质量也能看的出申请人的水平和态度来。

第一,申请人的态度非常重要,例如本子写的一塌糊涂,要图没图,要基础数据没数据。真的要用心去写,梳理自己思路和想法。

第二,关键科学问题,不会提炼和总结,归纳,写的那些所谓的关键科学问题,都貌似工艺条件,影响因素,科学问题是本学科内基础共性的问题,需要总结归纳。比如化工领域,科学问题就是三传一反,如果申请人说到点子上,评阅人是非常认可的。

第三,没有多少人,在立项依据中对所谈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而只是这个内容现在没有研究和研究较少,这种写法不一定创新,研究少,你研究了,也不一定有意义啊。关键是自己要对本领域和学术方向,要分析,解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办法。用心去专研其中问题,而不是没有人研究,除非大部分忽略了的某些有价值的东西。

第四,研究基础非常重要,尤其是青年基金,如果没有几篇文章,很难让评阅人相信你能做好项目,毕竟现在的基金评价指标最后都落实在文章上,这是我们暂时无法改变的事实。第五,我记得好多帖子都说过人员安排的问题,有些申请人以为队伍中有些大牛,就有分量,正好恰恰相反,是你的思想还是他的思想啊。基金以培养人为主,当然也有培养项目的,青年基金是培养新人的。

第六,希望广大青年,尤其帮助领导和老板评阅基金的人,对得起自己良心,确实做到公正。另外对青年基金要多加爱护,在不违反大原则的基础上,尽量保持一颗培养新人,锻炼新人的态度。毕竟我们都曾年轻过。不要过于吹毛求疵。

国家自然基金是相对研究基础科学的项目,讲究申请人对问题的认识深度,尤其是对本学科的科学问题的认识深度。以及对科学方向发展的预见性,分析文献的不足,加上自己的思想和方法措施,能够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然而实际问题和科学问题还有一定差距,因此需要申请人提炼或提升到科学问题,进而提高本学科发展速度和发展空间。

本人的思考过程一般是从实际问题——解析问题(科学问题)——对策(解决思路)——具体措施——强化或调控方向(科学问题)——目标——解决实际问题——具有现实意义和学术意义。至于文章的多少当然是一个方面,如果文章少,就的扬长避短,说白了就是创新,文章不过是作者思想和逻辑的体现。关于文章的档次,我觉得是这样的,关键看文章在你的学科方向所处的位置,和文章中提出的思想能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影响因子固然重要,但是不具备完全可比性,比如纳米材料、基础医学、生命科学的期刊或内容就很高,低于5的都好意思说出来。那对与化石能源、冶金、化工领域好期刊不过就3左右。创新比论文更具体现作者思想和对本学科方向的把握,另外创新一定要有意义,现在好多博士的sci的确有些创新,然而这些创新不过就是数学或文字游戏,玩概念或新词,而不具备指导现实工业或者学科发展具体实际意义和学术价值。老外搞科研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中国人搞科研恰恰相反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这样显得自己有多高深。

第二次获得国家基金

昨晚得到一个短信,说面上会评通过,别误解,短信人不是本“圈内”的人;只是05年我去她的课题组求过职,08年我的德国导师来中国时候,请她出席我们的学术报告会。

所以,知道结果纯属意外,没有知道消息的人不一定没中,不要着急。

这是我第二次中基金,09年中了个青年项目,回头看看,真的不容易,尤其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看过小木虫中许多基金写作的帖子,受益匪浅,也不知道我的经验有没有益处:

1、研究方向。无论是否愿意,都要努力把自己博士、博士后期间的研究与工作单位的学术圈主流方向扯上关系,这样对青年基金的申请尤其重要。例如,本人工作前一直有机合成化学,而所在单位属于农学,本来相差挺远的,我还是做到使研究基础与单位特色有机结合起来,同时也提出自己有特色的研究理念;

2、天道酬勤。独立工作后,06年回国前的一个春节开始写基金,我表达能力有限,智商又不高,一个本子写了又改,改了又删,每年都要花至少2个月写本子,而且每年的春节都搭进去了,掐指头算算,已经连续6年啦,自己都觉得不容易,不中没道理;

3、不要轻易改申请课题。除非有致命错误而导致没有可行性,不要因为本子被毙就改一个题目再写,最好是针对评委的意见,在下一年中,补充数据,在下一个版本中完善。(注意,我从没有在下一版中针对上一年的意见辩驳,只是针对意见用数据完善标书);年年改课题,一来原有课题无法深入,二来导致专家对你的不信任感,都不知道你到底在做什么,因为有时候评审专家是相同的。

4、相信评委的公正性。我在埋头写本子的时候,有朋友泼冷水,说没用,没人认真看;但我认为,总会有公正的评委,他看了,说不定就会给我a;

5、关于保密。偶然会看到虫友说自己的idea被偷窃了,不排除这种情况,但是首先要相信大部分评委比你强,不屑于偷你的东西;我一般不保密,写的东西基本是真的,因为编的东西总会有漏洞;我一般在提交前会找3个以上业内的牛人“斧正”,一来他们多多少少会提一些宝贵意见,二来,当所有人知道你的idea,那就是你自己的东西了,还保密干嘛。

6、“关系”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不要拍砖,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关系,但是我一般会努力参加各种学术会议,每次都拿着自己的研究进展,休息空隙,请教我心目中“牛人”,听取他们的指导意见,他们有时候不理我,但我会等他们有时间,5年了,他们基本都了解我在努力工作,而且,随后请他们提前帮我斧正标书也就水到渠成了,不排除这些人有的真的审我的本子,但如果这是关系的话,我觉得无可厚非。

7、坚持就是胜利。写基金本子不仅仅是为了中基金,更加关键是整合课题研究结果,挖掘未来研究方向;另外,基金中的子课题是可以用来申请别的项目的。什么大学生urp、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学校启动基金、科研业务费、博士点新教师基金我都中过,加起来也有20多万,这些本子全部是基金的一部分,既省的写,同时得到的结果还可以充实下一版基金的内容,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啊。

8、最后,祝愿所有虫友都会得中,都分享自己的经验

本人2008年博士毕业,当年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省基金面上项目,结果双双命中;2009年成功申请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今年青年即将结题,尝试申请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听消息说幸运通过。本人首先声明,无任何背景和高人帮忙,在此将个人体会简述如下:

1、必须要有好的前期研究成果,尤其是在自己所在学科国际公认的好杂志上发表

2、要寻找比较好的课题,本人选择的原则是。新颖+前沿+有难度。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11)有的申请人学术水平不高,无第一作者sci论文发表;有的无其他课题组成员情况介绍,无法判断研究团队的组成是否合理。

由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比例有限,只能优中选优。上述的一些情况,有的时候就成为不同意资助或延缓资助的理由。有的标书创新性强,研究基础好,实验设计也较严谨,只是因为在标书撰写中出现一些不应该出现的错误而被“忍痛割爱”,实在十分可惜。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在明年标书的撰写中,有意申报者应避免出现上面提到类似的问题,这样就离中标更近了一步。预祝大家马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