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全国“两会”精神交流发言:关于学习和工作的几点认识

  在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我有一个强烈感受:我们这一代人不仅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而且身处和工作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的历史交汇期,既令人自豪,更催人奋进。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人大机关党员干部,不仅要把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作为自己矢志不渝的信念追求,而且要把这个信念追求转化成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实际行动。迈上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人大工作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对人大机关干部的理论水平、法律素养、工作作风、业务能力等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只有适应这个要求、达到这个要求,才能做出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工作业绩。在常委会党组的领导下,研究室注重加强思想教育和规范管理,注意调动每个同志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团结协调、认真履职的良好氛围,比较好地完成了各项重点任务,应当给予充分肯定。目标在前,尤需努力。借今天这个机会,围绕学习与工作谈几点看法,与大家共同交流。

一、学与用结合

无论做什么工作,学习都很重要,都是第一位的任务,对研究室的同志来讲尤其如此。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可能有的同志会讲,我学习是为了完善自身并不是为了什么运用。这是不对的,完善自身也是一种运用。在座的同志,大多是大学毕业以后参加工作的,在中学学习,主要是为了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使自己的人生有一个较高的起点;在大学学习,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主要是学习如何学习、学会如何学习,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走上工作岗位学习,主要是为了适应工作、胜任工作,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工作的成效。一个人不断进步,工作越做越好,肯定是学习与运用结合得好。有的同志工作的基本面是好的,肯干、不怕吃苦,但能力水平始终没有明显提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学习与运用结合得不好。我这里着重讲的不是想不想学、肯不肯学的问题,相信研究室的同志都是想学、肯学的,而是如何学得好的问题。学得好与用得好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衡量学得好的一个主要标准,是看在多大程度上把所学转化为所用。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勤于学习,更要善于学习。

一是要有目的地学。为把牢方向学。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对总书记提出的新观点新论断要及时跟进学、持续深入学,领会精神实质、把握核心要义,用新思想武装头脑、引领方向、指导工作。为把好大局学。只有深刻理解中央的重大决策和省委的部署要求,只有全面了解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改革攻坚任务,我们才能在大局中找准位置,更好地融入大局、服务大局。为把握规律学。学会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分析问题,学会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解决问题,在把握本质、把握关键、把握规律中不断提高工作质效。

二是要有重点地学。学习无止境,所以提倡多学,而人的时间和精力又有限,如果求多不求精,效果反而不好。要立足岗位学。除了共同需要掌握的内容以外,人大与党委、政府、政协职责不同,学习应有侧重;同在人大机关工作,研究室与其他工作机构、委员会职责有所不同,学习应有侧重;同在研究室工作,各个处室之间的工作职责不尽相同,学习也应有所侧重。没有重点的学习与没有重点的工作一样,往往事倍功半。要带着问题学。工作总会碰到问题,有问题就要解决问题,工作就是解决问题;自身也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努力解决,解决了才能做好工作。人大机关不少同志尤其是调研处、综合处的同志都具有一定的文字工作能力,近年来文稿质量也有提高,但以高标准衡量还存在差距和不足。有的材料思想性不够、缺乏深度和真情实感,结构不够合理、各部分各层次咬合不紧,文字人为雕琢的痕迹比较重、不够平实和自然,等等,既有共性的问题也有个性的问题,需要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地认真加以解决。要即用即学。平时学习积累很重要,用时集中学习也不可少。接受一篇文稿的起草任务,首先要把中央及省委的相关要求搞清楚,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搞清楚,把我省以及外省的相关做法情况搞清楚,把已经做、正在做、将要做的事情搞清楚,在此基础上,经过比较深入的分析、比较系统的思考,真正弄清楚写什么、怎么写。不下这番功夫,怎么能下笔。

三是要有感觉地学。读同样一本书,不同经历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小时候背唐诗,只觉得朗朗上口,没有往心里去,现在再读,会产生内心的共鸣。大凡做事,都要找到感觉,学习也一样。有感觉地学,才能学得进、入得深、悟得透。感觉并非先验之物,主要来自社会实践。现在,承担文字工作任务比较多的年轻同志,最缺乏的是实际工作经验。讲起来同志们在研究室工作,但大家一年有多少时间在调查研究呢。一方面,具有比较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同志往往不专门搞文字工作;一方面,从事文字工作的同志往往又沉不下去,这就是我们当下面临的一个困境。摆脱这个困境,作为个人,我们要强化自觉意识和自为实践,抓住一切机会用心体察、用心体悟,丰富自己的感知,找到自己的感觉。相比较个人,在这个问题上,领导者、组织者负有更大的责任,既要在内部营造干中学、学中干的良好氛围,又要创造条件让大家走出去、沉下去,从实践中汲取营养、获得能量,在实践中增进情怀、升华境界。

二、手与脑并用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一是合而有特。人大开展各项重点工作,首先要合乎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合乎省委的决策部署,合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合乎人民群众需要,合乎法定职责、法定范围、法定程序。同时,要立足于人大职能求特色,着眼于服务大局创特色,凸显人大工作的特色优势,发挥人大工作的特有作用。只有合得好,特才有前提、才有意义;只有特得好,才能更有力地合、更有效地合。具体到人大机关,各工作机构、委员会也都要处理好合与特的关系。比如研究室的工作,既要贴合常委会党组的部署要求,贴合全局性重点工作的需求,不能偏向偏移,不能若即若离,又要从更好发挥职能作用出发在做特色、强特色上下功夫,形成不同于其他工作机构、委员会的特色做法,打造同级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工作的特色品牌。

二是准而求新。人大工作的政治性、政策性很强,对准的要求很高。不管在什么岗位、做什么工作,都要准确把握中央及省委的相关精神,准确把握法律和政策的相关规定,力求看得准、做得准、抓得准。在此基础上,要求新、要创新,拓宽思路需要创新,破解难题需要创新,完善制度需要创新,打开局面需要创新。准是原则和方向,只有准确理解、准确把握,我们才能始终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新是动力和活力,只有善于创新、不断创新,才能在正确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好。在娄勤俭书记带领下,我们常委会的工作就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谋划和推进的。我希望人大机关的各个部门都要强化准而求新的意识,努力把工作提高到准而新的水平。抓工作是这样,写材料也是这样。现在有的材料写得好,好就好在既把握得准又有新意。遗憾的是,这样的材料并不是很多。有的材料讲的都是对的,看似没有什么毛病,但最大的毛病是缺乏自己的理解和认识,缺乏联系实际的分析和解答,讲道理大而空,讲工作老一套,于自己是简单的重复,于别人是贫乏的供给;有的材料脱离基本的东西一味求新,表达意思不正确,用词造句比较随意,这种失去准度的新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所以,做到准而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我们机关同志尤其是从事文字工作的同志付出艰辛的努力。

三是实而争先。争先是难能可贵的,不想争先的集体难成一个优秀的集体,不想争先的干部难成一个优秀的干部,甘于落后的集体必然流于平庸,甘于平庸的个人必然沦为落后。而争先,须以务实为本。只有谋得实、做得实,才有底气争先,才有资格争先。有的地方、单位争先喊得多、做得少,没有做多少实际工作却提出过高的目标。有的处在第三方阵,不是想着如何通过努力进入第二方阵,而是提出要迅速迈入第一方阵;有的处在第二方阵,不是想着如何通过努力进入第一方阵,而是直接提出要当排头兵。我一直认为,一个地方可以加快发展,但要慎提跨越发展,更不宜提突飞猛进式的跨越发展,因为缺乏基础条件支撑的跨越,往往伴随的是漂浮的作风,带来的是口惠而实不至的结果。江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是党中央的要求,也是江苏的基础条件所决定的;同样,人大工作走在前列,既是应该的,也是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关键是要把工作做实。我们常委会及机关各部门都要务实创新,多想一些实实在在的招数,多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把走在前列的步伐迈得更稳更实更好。我也希望,研究室保持埋头实干的作风,不断提高、不断进步,走在人大机关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