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局平安建设工作意见

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意见》,不断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责任意识,切实履行齐抓共管职能,根据中央综治委、中纪委、中组部、人事部、监察部《关于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的若干规定》和《江苏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实施办法》,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及省、市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区委总体部署和要求,加强执政能力,促进为民服务意识;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法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着力抓好平安*建设各项措施的落实,在更高层次上提升*建设的水平,确保新一轮平安建设工作始终处于全市和全省的前列,努力争创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地区,为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标志区创造更加平安有序、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的组织领导

1、加强领导,强化组织职能。把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纳入我局发展总体规划,列入党政综合考核,列入为民办事工程,严格落实综治、创建工作责任制、制订适合本部门实际的年度综合暨平安建设工作计划,确定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明确一名联络员,严格落实责任制,切实加强对综治暨平安建设的组织领导。把综治暨平安活动引向深入,为实行上述目标必须建设一个和谐安定的环境,我局为落实区委区政府工作目标用三年时间对梅园、雍园、桃园新村改造作为我局建设目标之一,由一名工程科科长配合街道实施。深刻领会和把握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深刻领会和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深刻领会把握新阶段党所肩负的崇高使命。为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标志区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2、抓住机遇开拓创新。抓住机遇,采取有力措施,扎实开展各项创建活动。结合十七大精神的学习贯彻,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学习先进地区、先进单位的好经验和好方法。增强抢抓机遇的意识、增强善捉机遇的能力。在全系统上下树立创新意识,打破常规,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历史意识和责任意识,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投身到工作中去,为我区市政建设完善制度,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和个人职能作用。促进平安创建工作稳步发展。

3、解放思想搞好协调。加强组织协调,坚定不移地推进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大胆开拓,进行工作创新,真正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转化为又好又快发展和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的实际能力。

二、扎实开展“平安工地”创建活动,完善创建标准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1、建立健全大调解组织管理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在新一轮平安*建设中深入推进“三大建设”的实施意见》。健全局调解领导小组、及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等组织网络,履行工作职能,进一步加强服务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进一步巩固发展,局、企事业单位等人民调解组织,积极发展专业性、区域性、行业性人民调解人员,建立多层次、宽领域人民调解网络,加强基层调解组织网络和信息员队伍建设,实现调解工作对社会矛盾纠纷的全覆盖,筑牢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围绕构建和谐*,加强同企业调整后人员对话,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落实国家政策,积极为人民群众办实事、提供服务,做好少数人解释工作,坚决打击个别人乘机捣乱,维护社会稳定。

2、规范完善大调解工作运行机制。要严格落实矛盾纠纷定期分析排查制度,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全覆盖的矛盾纠纷排查和舆论分析信息网络,建立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分析汇报和重大矛盾纠纷快报制度,局定期上报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情况,对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做到早发现、早研判、早处置。拓宽大调解对接渠道,推进多元化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建设,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解联动机制,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有机结合和公调、诉调、检调的有效参接,增强大调解工作的整体效能。对因排查调处工作不力而造成矛盾激化或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的单位和个人,要坚决实行责任追究和“一票否决”制度,建成集维护稳定、综治和平安建设为一体的工作平台,确保不发生有重大影响的群体性事件。

3、加强预防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平安*”和“法治江苏合格区”创建活动,切实加强对困难企业和正在改制的事业单位,工程建设中外来人员调查、摸底和管理,切实做到管得住、管到位、不失控,积极推行外来人员集中住宿、集中管理、集中服务的“三集中”模式。要继续加大维护稳定工作的力度。严格落实维稳工作“四项制度”,强化各项措施,坚持对突出信访问题,重大疑难矛盾纠纷和重大群体性事件集中处理的工作机制,特别对敏感时期重点控制对象进京上访事件,建立完善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功能齐全、运转高效的应急处置机制,不断完善处置工作预案,对发生重大集访和群体性事件能坚决依法果断处理确保不造成重大影响和严重后果,为建设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