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调查报告

国家林业局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证书号:林资证字甲a012号**省*****族自治县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报告**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二○○六年三月项目名称****自治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项目完成单位***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分院分院院长***(高级工程师)业务副院长***(工程师)主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项目负责人***(高级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参加项目人员:

项目组人员***************配合单位人员:

**************************************************成果编制人员:数据统计******编制专题图***************************编写报告***审稿:***前言

*****族自治县山区幅员广阔,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发展林业有着雄厚的物资基础。如何进一步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本县森林资源,关系到保障农业稳产高产、促进全县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山区农户致富奔小康的需要。

森林资源调查是林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基础性工作。通过调查,摸清森林资源家底,建立完备的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合理制定林业发展规划,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此,受**彝族自治县林业局委托,**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承担本次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任务。

**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大理分院接到任务后,及时抽调23名技术人员,组建项目组,全面负责**县的森林资源调查任务。

本次调查,按照《**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操作细则(试行)》(2004年5月)、《思茅市、文山州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补充规定》、《**彝族自治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方案》、《**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第一次调查会议纪要》的有关要求开展调查工作。

调查工作于2005年6月开始筹备,8月17日至11月2日开展外业工作,历时78天;11月3日进入内业工作阶段,包括调查材料检查、统计、制图、成果复制等工序;2006年3月全面结束。外业工作的各阶段,由县林业局和项目组组成外业联合质量检查组,对外业工作进行质量检查。外业结束时,省森林资源总站和思茅市林业局组成联合质量检查组对作业小队进行抽查。抽查结果,全县外业调查综合合格率为98.1%,质量评定等级为“优”。

本次调查全县总面积为446585hm

2、活立木蓄积量27666100m3,森林覆盖率66.8%,林木绿化率69.1%,公益林与商品林比例为34.7:65.3;系统抽样调查估计的全县活立木总蓄积量为26621290m3,总体蓄积量的估计区间为24356402~28886186m3,小班调查活立木总蓄积与抽样调查估计值差值在1倍标准误内,系统抽样总体蓄积精度为91.49%,达到规定精度90%以上要求。本次调查的主要成果有: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报告、森林分布图、森林按森林类别、生态公益林保护等级和事权等级图、基本图、林相图、2×2m县卫星全景影像图、森林资源统计表、小班因子一览表及其电子文档、县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库光盘。

调查成果,在林业厅的主持下,于2006年3月22日在思茅市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评审会上顺利通过评审验收;项目组根据验收会意见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县人民政府对本次调查十分重视,成立了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办公室具体负责调查的协调和处理工作。林业局抽派5名技术人员与项目组组成联合质量检查组,各乡镇、保护局、森工局抽派人员18名配合工作。在整个外业工作中,得到**县人民政府及市林业局、各乡镇政府、林业站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项目组二〇〇六年三月目录第一章

工作开展情况……………………………………………………………………………1第一节

调查的目的和意义…………………………………………………………………..1第二节

调查的内容……………………………………………………………………………..1第三节

调查的依据……………………………………………………………………………..1第四节

主要技术方案………………………………………………………………………….2第五节

工作开展情况………………………………………………………………………….4第六节

外业工作质量评定及调查精度…………………………………………………7第七节

主要调查数据………………………………………………………………………….8第八节

成果资料…………………………………………………………………………………9第九节

需要说明的问题………………………………………………………………………9第二章

基本情况…………………………………………………………………………………13第一节

地理位臵及行政隶属……………………………………………………………..13第二节

自然条件……………………………………………………………………………….13第三节

社会经济概况………………………………………………………………………..18第四节

林业生产经营管理现状………………………………………………………….20第三章

森林资源现状………………………………………………………………………….25第一节

各类土地面积、森林覆盖率…………………………………………………..25第二节

森林面积蓄积………………………………………………………………………..30第三节

林种结构……………………………………………………………………………….33第四节

用材林资源……………………………………………………………………………36篇二:森林资源调查报告(格式)森林资源调查报告(1)(供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第一章调查工作概况(简况)1.1调查地点1.2调查技术依据

1.3调查使用的数表及资料1.4调查内容

(1)各类土地面积及分布

(2)各龄组、优势树种面积、蓄积分布(3)各龄组组成树种蓄积、径级分布(4)无林地各立地类型面积分布(5)各小班因子调查1.5森林区划

1.6主要调查方法及精度

(1)调查方法:目测、标准地、实测(2)精度控制:“三类”或“a”类技术标准(3)面积:“实测”或“勾绘”(4)林种“档案”

(5)林木检尺及蓄积计算:“全林每木检尺”计算蓄积或设置“标准地”调查推算蓄积(6)起源及林龄:“实地调查”或“档案”(7)权属:“林权证”

(8)其他调查(9)精度控制第二章基本情况(概况)2.1地理位置2.2自然条件2.2.1地形地势2.2.2水文2.2.3气候条件2.2.4土壤与植被2.3社会经济状况第三章森林资源概况3.1林地权属3.2各类土地面积3.3森林活立木总蓄积

3.4有林地面积、蓄积分布情况3.5有林地各龄组结构

3.6有林地各优势树种(组)组成情况3.7有林地各组成树种蓄积结构3.8林木树种株数及径级分布3.9小班因子位置图基本图

森林资源调查报告(2)第一章基本情况(概况)2.1地理位置2.2自然条件2.2.1地形地势2.2.2水文2.2.3气候条件2.2.4土壤与植被2.3社会经济状况

第二章调查目的、内容及方法2.1调查目的2.2执行标准2.2.1调查标准

2.2.2调查详细等级和精度要求2.2.3调查工具2.2.4调查用图2.2.5成图方法2.3调查范围2.4调查内容2.5调查方法

2.5.1林地区划系统2.5.2面积调查方法2.5.3株数、蓄积调查方法。。。

2.5.6地类划分及林地、林木权属和起源的确定2.5.7面积、株数、蓄积统计方法第三章木森林资源概况3.1林地权属3.2各类土地面积3.3森林活立木总蓄积

3.4有林地面积、蓄积分布情况3.5有林地各龄组结构

3.6有林地各优势树种(组)组成情况3.7有林地各组成树种蓄积结构3.8林木树种株数及径级分布3.9小班因子位置图

基本图篇三:森林生态学调查报告

森林生态学实习调查报告

题目:关于校园植物群落的调查报告——以家属区及周边(第四区)为例

学生姓名所属组别学号指导教师院系风景园林系专业名称班级2014年05月24日一,调查的主要内容

①调查时间:2014年05月24日②调查地点:校园家属区及周边道路③调查对象:校园植物群落组成④调查方法:

调查方法是利用种类-面积曲线法。即在按一定比例增加取样的同时,在确定群落的表现面积后,该群落的植物种类名录、群落生活型谱即可得出。具体方法如下:

1.根据植物群落中的优势种、外貌特征和地形部位的变化选择典型调查地段

2.记载植物种类、生活型类型和植物种累计数

某一生活型的百分率=该生活型的植物种数/该群落所有的植物种数×100%群落中各生活型百分率序列即为该群落的生活型谱。利用对一个类型的最小面积中植物名录,确定各个种属于所划分的五大类生活型中的哪一类。并计算各生活型的百分率:

某一生活型百分率=某一生活型物种数/群落全部物种数按上式计算出各生活型百分率,列成表1,即生活型谱。仪器工具:皮尺,花杆,海拔仪,指北针,记录板。⑤调查人:二,报告正文1.前言

为了在实践中巩固和进一步认识所学知识,老师给予了我们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在本次实习中,我们十人小组详细地走访了学校两处家属区,调查了地区的主要树种,分析了所调查区域的非生物环境因子——光因子时空变化规律下的生态作用和植物的适应性及其生态类型。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家属区内植物较丰富,这主要是因为小区居民环保意识较强,喜欢植树种草。同时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努力解决。

2.主体

一,群落的植物名录群落内乔木以香樟,枫杨,日本珊瑚树为主,这主要是人为地种植行道树造成的,枫杨树下主要有构树幼苗更新。同时落叶树与阔叶树兼有,反映了本地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地理特点。树木大多是观花观果观叶等观赏树种,如牡丹,石榴,红枫等树种。藤本植物以葡萄为主,也是人为种植的。但养护不太好,病害较严重。灌木较多,以石楠,金边大叶黄杨为主,应该是小区绿化的结果。草本植物以天堂草,马尼拉草这些草坪草为主,应为人工的草坪种植。同时一些蔬菜较多,反映了居民种植蔬菜的喜好。在墙角等贫瘠处散见苔藓,地衣。

高位芽植物(ph)多年生芽着生在空气中的枝条上,至少高于地面25cm以上。包括乔木和高灌木、藤本和木质藤本、附生植物、高茎的肉质植物。地上芽植物(ch)多年生芽紧接地面(高度低于25cm)。如匍匐灌木、矮木本植物、矮肉质植物、垫状植物。

地面芽植物(h)多年生草本,地上部分在生长季结束时死去,留下体眠芽在地表或地表下,被积雪或枯枝落叶保护。如季节性宽叶草本和禾草,莲座状植物。

隐芽植物(cr)休眠芽位于土壤表层以下或没于水中,如深根茎植物、球茎、块根植物、水面植物、沉水植物。

一年生植物(th)以种子度过不利季节的植物,如一年生草本植物。

三,分析所调查区域的非生物环境因子——光因子时空变化规律下的生态作用和植物的适应性及其生态类型。

所调查的区域优势树种不明显,整个调查区域内香樟,枫杨,日本珊瑚树的盖度较大,均占主要地位,为小灌木营造林下空间。所以林下空间光照度并不充分,主要为耐阴树种。该地块的植物设计能够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将形态和生态能够相适应的植物作合理配置,由于道路两旁乔木层为枫杨,枫杨的密闭性较强,林下阳光缺乏,故其下种植的植物均为阴生灌木和地被。而东面居民区乔木层是香樟,其下是一个较开阔的草地空间。西面居民区乔木层浓荫覆盖,其下也多种植耐阴树种。设计者用不同的植物组合营造了不同的植物空间,提供了一个可供休憩与观赏的环境。利用不同植物组合充分利用阳光,塑造良好植物空间,能够用植物顶极发展理论作指导,从长远的植物群落结构、绿化立体结构来考虑树种的搭配;通过搭配不同树种,使得树木的色彩、季相,花木的花期、花色色彩变化丰富,很好的实现了美学价值.

第二篇:秋季森林病虫害调查报告梅街镇松材线虫病疫情调查报告

我镇在区森防站的指导下松材线虫病疫情调查和枯死松树监测清理工作进行的有条不紊,于9月份对全镇12行政村的松林进行一次全面普查。现前期调查工作已基本结束,现将结果通报如下:

一、普查范围和方法

因我镇与青阳九华毗邻,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境内有国家级公益林和老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因此十分重视松材线虫病的防范、调查、监测。调查前对全镇松林进行了摸底,并进行了认真细致的部署。根据区林业主管主管部门的要求,结合我镇松林资源分布的实际,今年我镇松材线虫病秋季普查的范围是国家重点公益林、自然保护区、水库两旁、松木加工厂。普查中发现有可疑的单株或成片死树的松林,设立标准地,认真调查死树数量、原因。为除治、清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镇在疫情调查基础上,认真制定枯死松树清理方案,积极组织除治队伍。

二、调查结果

全街道共调查了71935.5亩松林,占全镇松林面积100%,包括马尾松林和国外松林。发现枯死松树725株,造成枯死原因为年前雪压和火灾以及上半年马尾松毛虫大发生造成部分树木衰弱枯死,我站已及时通知相关单位清理。我们对全镇详查的结果统计分析,目前我镇境内没有新发生松材线虫病。其它地方少量的零星松树死树是由于火烧或松树害虫危害致死的。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通过这次松材线虫病秋季普查,我们深刻感受到肩头责任重大,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任重道远。尽管今年我镇秋季普查中没有新发生松材线虫病,但零星死树现象时有发生,存在的安全隐患也不少:首先,木材运输管理工作亟待加强,确保木材有序、合理流通;其次,要加强松材线虫病宣传工作,提高全民认识,防患于未然。

梅街林业工作站

2011年10月

第三篇: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调查报告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调查报告

——呼和浩特市森林资源资产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调查报告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保和少乡森林资源资产

森林资源是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兼具经济和社会效益。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森林资源是生物多样化的基础,不仅能够为生产和生活提供多种宝贵的木材和原材料,而且还能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和净化空气。资产评估中亦对森林资源资产做出详尽描述,评估方法繁复多变,使得评估标准和评估结果准确深刻反映出森林资源资产状况。对此,我对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保和少乡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进行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调查对象简介

保和少乡地处大青山山脉脚下,是呼和浩特市的重要生态防线,其森林资源的状况直接影响到呼和浩特市的生态安全。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2.4、明确利用的方向、内容和措施;

2.5、建立健全林地保护利用管理机制和措施

阅读更多调查报告:http://6dgww.com/diaochabaog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