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保险问题研究
内容摘要和关键词„„„„„„„„„„„„„„„„„„„„„„„„„„„„„„3
一、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历程及现状„„„„„„„„„„„„„„„„„„„„„„3
(一)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历程„„„„„„„„„„„„„„„„„„„„„„„3
(二)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现状„„„„„„„„„„„„„„„„„„„„„„„4
二、我国银行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5
(一)手续费支付弊端„„„„„„„„„„„„„„„„„„„„„„„5
(二)销售方式单
一、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6
(三)代理保险产品业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6
(四)对银行保险业务的监管不够完善„„„„„„„„„„„„„„„„„„6
三、改善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环境的对策研究„„„„„„„„„„„„„„„„„„„7
(一)对代理手续费进行规范管理„„„„„„„„„„„„„„„„„„„„„„7
(二)创新产品和销售方式„„„„„„„„„„„„„„„„„„„„„„„„„7
(三)加强销售团队建设„„„„„„„„„„„„„„„„„„„„„„„„„„8
(四)加强信息技术合作„„„„„„„„„„„„„„„„„„„„„„„„„„9
(五)健全相关监管机制和完善监管环境„„„„„„„„„„„„„„„„„„„9结束语„„„„„„„„„„„„„„„„„„„„„„„„„„„„„9参考文献„„„„„„„„„„„„„„„„„„„„„„„„„„„„„„„„„10abstract&keywords„„„„„„„„„„„„„„„„„„„„„„„„„„„„10
第1页共9页
我国银行保险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趋势下,银行与保险的合作已经成为国际金融业主要的发展趋势,通过银行渠道销售保险产品成了保险公司继个人业务和团体业务销售渠道外的又一大销售渠道,随着银行保险的不断发展,它逐渐成为了保险业开辟市场、提高利润率的重要手段。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但由于起步晚、金融环境不完善等原因,我国银行保险仍处于较初级的阶段,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本文主要是通过回顾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历程,了解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现状,剖析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改善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环境进行对策研究。【关键词】
银行保险;代理;问题
一、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历程及现状
(一)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历程
1.萌芽期(1981—1992年)。我国正处于金融改革的实验阶段,金融政策不完善,金融市场发展滞后,银行保险的发展仅仅表现为机构之间自发的银保合作,是银行保险发展的最浅的层面。
2.探索期(1993—1999年)。我国政府在调整金融秩序过程中确立了“分业经营、兼业代理”的银行保险模式。为尽快占领市场,国内银行和保险公司开始展开合作,中国金融业出现了“银保合作”热,业务规模逐步扩大。但在这一阶段,银行和保险公司还没有真正找到银保业务的突破点。
3.发展期(2000—2003年)。国内银行和保险公司合作更为频繁,逐步建立了银行保险战略联盟关系,联手开拓银行保险市场,纷纷开发出具有新型投资功能的银行保险产品,拉开了我国银行保险业务高速发展的序幕,银行保险业务量呈现出跨越式增长势头。
4.停滞调整期(2004—2005年)。早期高速增长的银行保险业务从2004年开始增长速度放缓,部分保险公司出现银行保险业务收缩,显现出停滞的趋势,银行和保险市场进入调整态势。
5.发展调整期(2006年至今):2006年之后,银行保险又开始恢复发展,并且由于
第2页共9页
牛市行情的出现,银行保险在险种上也出现了分化,投资连结险很热销,其他保险险种都面临一定的退保压力。银行保险又面临产品创新,银行和保险公司合作等问题。
(二)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现状
我国银行保险的起步比较晚,银行保险在我国金融市场上出现是在20世纪90年代,尽管这样,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却非常迅猛。自2001年以来,银行代理成为保险公司业务的增长点,特别是寿险。2002年银行代理的保费收入(包括邮政)为388亿元,是全国保费收入的12.7%,2003年以后保险保费收入迅速达到816亿元,占全国保费收入的21%,截止2010年年底,银行代理的保险收入已达到4721.59亿元。从2001至2010年银行保险实现的保费收入与总保费之间的关系来看,尽管在发展过程中有些波动,总体上来看呈现出向上增长趋势(见图1)。
2001-2010年年底银行保险收入与总保费收入的比例图16000140001200010000800060004000200002001年2003年2005年2007年2009年40%35%30%25%20%15%10%5%0%银行保险收入[含邮政](亿元)总保费收入(亿元)比例(%)
图1图表数据来源:保监会公布的保险行业年度收入报告
目前,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模式主要是银行代理模式,即银行通过柜台销售以保险公司名义开发的保险产品,保险公司支付相应的手续费,这是最简单的合作形式。其特点是:双方建立的合作关系为“一对多”的关系,即一家银行同时和多家保险公司合作,代理多家保险公司产品,或者一家保险公司同时与多家银行合作,寻找多家银行来代理其保险产品。银行和保险公司除了代理销售外,没有更多合作内容,是一种简单的低层次的银行保险,与真正意义的银行保险仍存在很大差距。
第3页共9页
二、我国银行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手续费支付弊端
手续费率越来越高,保险公司盈利的空间越来越小。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的保障成分低,业务的利润来源主要是费差和利差。预定费用率是在产品开发时就已经确定下来的,不可能随时进行调整。而手续费率却是一年比一年高,因此保险公司盈利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小。
一直以来,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是存贷利差,而代理保险产品这种中间业务使银行既不需负担任何风险也没有准备金提取方面的问题就可以获得稳定的收益,因此银行自然希望代理手续费率越高越好。而我国银行机构和保险公司之间的合作,因为各保险公司之间为了抢占银保渠道的竞争使得银行在合作上处于一种强势地位,一般来说银行都会以保险公司支付手续费的高低为标准,在众多保险公司中选择支付手续费率较高的保险公司进行合作。面对银行的强势,各保险公司为了能在同行业竞争中取得优势只能被迫提高支付的手续费率,无形中就提高了保险业务的成本,保险公司盈利的空间自然就越来越小。这很大程度上也因为我国保险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各保险公司之间没能达成统一的态度共同去对抗银行的强势姿态。也正因为这种状况,对于各保险公司高层来说减少手续费就会使得自己在同行业的竞争中失去机会,抢占不到银保渠道,业绩得不到提高,公司的发展就会难以为继。而提高手续费率虽然提高了成本但是若能得到银行的代理合作就可以提高公司的业绩,扩大公司的业务规模。因此各保险公司争相提高手续费,就是想用利润来换取规模。但随着手续费的逐年提高,近年来许多保险公司因银保业务的开展使得公司自身的业务规模虽然有所增长,但是带来的收益效果却并不可观,甚至呈现负增长现象。
(二)销售方式单
一、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
目前银行代理保险产品的销售基本上都是代理业务人员在柜台上直接向客户进行推销,在柜台以外就没有代理保险产品的相关服务了。而且我国绝大多数的银行还是封闭式柜台,因而保险产品的销售一直处于一种“等客上门”的状态。而且有些银行基层网点的管理人员自身对销售保险产品的意向都不大,银行代理的保险产品缺乏主动性的宣传和解释,银行也没有根据不同的客户资料去进行分析、营销的服务。这种非主动性使得银行拥有的广泛信息平台、众多代销网点的优势没有完全发挥出来,银行没有起到挖掘到深层次客户的关键作用。从我国时下流行的各类银保产品来看,虽然不同产品销售的侧重点不一样,但是在期限的安排上、销售目标群体上以及在产品的结构上都有着很强的相似性。更有甚者,不少保险公司新的银保产品并不是依靠市场调查与需求分析来研发,而是直接对
第4页共9页
同行业公司的既有产品进行修改与重新包装。以至于很多公司的新产品一经推出,就面临着被复制的威胁。并且从知识产权的角度上来讲,银行保险产品的设计不属于受保障的知识产权,这使得保险公司失去了产品创新的动力从而降低了对产品开发的投入,这显然会让银保产品陷入“同质——模仿——更同质”的恶性循环。
(三)代理保险产品业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银行代理保险产品,早期一般是直接由银行的柜面员工进行代理销售,他们没有经过相关保险知识方面的培训,缺乏专业的保险知识,甚至很多员工对自己代理销售的银保产品也没有去深入的了解,在销售产品时不是用专业的保险知识去引导客户,而是模糊其词误导客户。近年来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规定,要求银行类机构代理保险产品必须申报保险兼业代理资格,并要获得《保险兼业代理业务许可证》方可从事保险代理业务。而且保险兼业代理人员也要求通过相关的保险知识培训和考试以及取得《保险代理资格证》才能代理保险产品。银行保险产品业务的市场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目前依然有许多银行机构和保险兼业代理人员是无证经营的,“持证上岗”制度执行不到位,部分营业网点存在取得保险业务从业资格证的人员少甚至存在没有取得保险代理资格证的人员办理保险业务的现象,致使“存单变保单”的事件屡有发生,事后产生许多争执和投诉,严重损害了银行机构和保险公司的信誉及形象,带来诚信危机。
(四)对银行保险业务的监管不够完善1.监管体制有待完善
从我国对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的监管来看,目前银行监管与保险监管尚存在脱节或重复监管的问题。例如:按我国目前的体制来看,商业银行要代理保险业务,代理人的主体只有一个,但是监管的主体却有两个。商业银行既要获得保监会的许可,也要得到银监会的许可才可以从事保险代理业务,如果监管机构之间沟通协调不畅,就可能导致推诿,拖沓等行为,导致监管效率低下。
2.缺少专一的、成文的法令
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专门针对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的成文的法令。现阶段的监管措施都是以中介业务和兼业代理人的相关条律及规定来执行的,缺乏专一性,管理起来漏洞多。例如虽然对于银行代理保险业务中的兼业代理有着较为完善的规定,有着资格标准、申报及审批等程序,但是在资格申报时申报机构上交的材料要求并不十分严格,没有对银行是否有员工通过代理人资格考试进行审查,没有详细明确的规定手续费的标准,也没有对银保合作创新的产品提供法律保障。还有一些银行将自己的客户经理同时介绍给多家保险公
第5页共9页
司,这样一来银行就又带有保险经纪的味道了。这种既是保险代理又是保险经纪的机构的管理对于银行保险的监管来说也是一种挑战。
三、改善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环境的对策研究
(一)对代理手续费进行规范管理1.有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
目前,保监会对兼业代理手续费未按险种给予明确规定,自07年以后手续费率上限8%的规定也被取消了,市场手续费水平逐年上涨。因此,保监会因当继续着重对代理手续费进行规范管理。保险监管机关应当要求银行提供因从事银行保险业务所获得的收益或代理手续费的基本信息,从而对银行保险经营进行监督。为了防止银行保险业务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保险监管机关和银行监管机关应当通过联合执法的方式,对处于优势地位的银行滥用其优势地位与保险公司进行不公平的交易行为进行查处,从而制止银行向保险公司提出过高的代理手续费或者保费折扣等要求。
2.规范银保手续费自律承诺
09年8月,由上海保险同业公会牵头,上海各寿险公司签署了《上海市人身险公司银保业务手续费标准自律承诺》,自律承诺大幅降低了银保业务的手续费标准,在此前后,北京、江西、广东等地也相继出台了类似的相关公约以规范银保市场。自律承诺出台的初始效果的确很显著,银保业务出现了保费规模和手续费收入规模双降的局面。但是只有保险公司的自律,没有银行的参与,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减少手续费等于放弃市场。例如上海保险公司的自律承诺出台后,2个月内上海就有上百家保险兼业代理机构纷纷退市。在这种情况下,各保险公司私下又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代理手续费又出现了悄然回升的现象。因此,必须严格规范银保手续费的自律承诺,只要各保险公司齐心协力面对银行的强势渠道,加上监管部门的引导就可以增加保险公司的话语权,就可以使得代理手续费的问题趋向合理化。
(二)创新产品和销售方式1.产品创新
银行保险产品的创新是银行保险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开发产品上,我们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出充分兼具保障、投资、储蓄功能的银行保险产品,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还应该对市场目标进行确定,对客户进行细分,针对不同地区开发出符合区域性的保险产品,改变一张保单卖全国的状况。同时,银行保险的产品还应以价值为导向,坚持可
第6页共9页
持续发展。目前我国银行保险产品主要集中在理财型产品上,保障水平很低,保险期限较短,降低了银行保险的内涵价值。银行保险不应该盲目追求保费规模,而要以价值为导向,加强保障型功能产品的开发,增加长期产品,改善产品结构,提高银行保险产品内涵价值,实现银行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2.销售渠道创新
在销售方面,要打破“等客上门”的传统状态,建立新的销售模式。可以尝试创新一套专业工具为客户提供各种银保业务个性化的服务,加大银行保险知识的宣传力度,积极向客户推荐银行保险产品,为客户提供银行保险咨询服务。此外,可以尝试让合格的保险兼业代理人在业余时间里销售保险产品,甚至鼓励客户帮忙宣传,对自己购买并带动亲戚朋友来购买保险产品的客户可以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还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的展开产品介绍会令更多的群众去知道和了解代理的保险产品。为客户提供适合的风险保障计划和个性化服务,与客户进行更多的双向沟通,促进银行保险走出银行柜台。另外还应提高保险产品的售后服务,增强产品的质量保证,为保险产品建立一个良好的口碑,形成品牌效应。
(三)加强销售团队建设1.加大对银保销售人员的培训
银行与保险公司应共同加强对辖内一线员工、大堂经理、客户经理和理财经理的保险产品、营销技巧、营销手段以及保险兼业代理人资格与考试的工作。提高保险兼业代理人员的准入门槛,培养保险理财人才,以促进银保业务的持续发展。明确规定保险代理人的职业培训时数和内容,培训的基本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保险产品的特点、保险利益、投资状况、激励计划、消费者保护等。
2.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
当前我国银行保险行业内存在的违规经营、兼业代理人员的误导、欺诈等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与相关的激励制度有关。保险公司单纯的追求保费的规模,以规模论英雄,对积极推销保险产品使公司的保费收入得到较大提高的保险兼业代理人员给予异常高的奖励标准,这必然带来巨大的道德问题和信任问题。保险公司应坚持规范的承保、核保、理赔程序,加强保险期间的风险防范和控制,对银行保险从业人员、兼业代理人要有严格的考核,提高保险兼业代理人的准入门槛,不要一味的以保费收入作为唯一的绩优评价指标。也不应该只有奖励而无惩罚,要有一套完善合理的惩罚规定,对那些为了提高自己的业绩而不择手段去误导、欺诈客户,影响公司信誉及形象的业务人员给予相应的惩罚。因此,保险公司应该综合考虑利润指标、公司信誉增减度、被保险人满意度等指标,建立一套科
第7页共9页
学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四)加强信息技术合作
银行保险的发展需要信息技术强有力的支持,银行与保险公司应该实现联网来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业务效率,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建立统一的操作平台,为客户提供便捷、完善的售前售后服务。例如保险公司的信息部门可以针对银行的特点开发出适合银行代理工作需要的操作系统,实现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工作的电子化操作以及同银行的电子商务合作。同时,最好能够在避免银行保密资料泄露的情况下让银行的电脑网络与保险公司的电子商务网站进行连接,令双方的客户都能直接从网上获得包括银行、保险在内的全方位的个人理财服务,购买保险产品的银行客户也可以随时随地在网上享受便捷明了的保单状态查询、保单贷款、保单更改及理赔申请的提交等服务。
(五)健全相关监管机制和完善监管环境
加强银保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保监会和银监会应建立规范化的协调联系和信息共享机制,对新出现的金融业务及时界定性质和明确监管职责归属,不断完善监管的功能划分,共同加强对银行保险业务的监管。同时,保监会也可以通过协调与银监会的关系,对能够达成一致的协调和沟通机制形成正式的规范性文件,从而以制度化的方式更好地规范保险监管部门与银行监管部门的协调和沟通。完善非现场监管制度,建立相应的银行保险业务监管报表体系。同时可以通过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交流和沟通,讨论银行保险发展的新问题、新趋势,大力开展宣传合作,为银行保险业务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结束语
我国银行保险业的发展正处于重要的转折时期,在国际金融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市场发展趋势下,我国银行与保险公司应进一步加强合作,形成银行业与保险业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完善合作机制,创新合作模式,提高银行保险业的竞争实力,促进我国银行保险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8页共9页
[1]陈文辉,李扬,魏华林.银行保险[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2]吴定富.中国保险业发展蓝皮书[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3]刘华军.我国银行保险的现状及发展[j].中国保险,2007,(12).[4]李有祥.保险监管与保险发展[j].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7[5]郭清,胡巍.我国银行保险深层次问题的研究[j].保险研究,2006,(6).[6]黄金财.中国银行保险发展的模式选择[j].保险研究,2006,(11).[7]王倩.我国银行保险的合作及发展[j].中国保险,2007(3):15—17.[8]王臣.浅谈我国银行保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商业研究,2004(5)[9]李曼.浅析我国银行保险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济南金融,2005(3)[10]和讯保险.网址:http://insurance.hexun.com/index.html[11]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http://www.xiexiebang.com/web/site0/
analysisonthe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sofbankinsurance
agency
[abstract]insuranceistheinsuranceindustryinourcountryinthelatenineteennintiesintroducedfromabroadanewinsurancemarketingmode,aftertenyearsofdevelopment,hasnowbecometheinsurancecompanymainbusinesssystem,especiallythenewcompany,thebankinsurancebusinesshasgreatlyexceededthetraditionalmarketinganddirectsalesbusiness.butinitsrapiddevelopment,alsoexposedmanyproblems.thispaperonchina’sbankinsuranceagencyatthepresentstageoftheanalysisofexistingproblemsandputforwardthe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stotheseproblems.
[keywords]bank;insurance;agency
第9页共9页
第二篇:银行服务问题研究银行服务问题研究
js09477312009级金融七班问闻
【摘要】
:服务质量是现代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提供高质量的银行服务是现代商业银行不懈的追求,也是我国银行业新形式下应对新挑战的必然选择。随着wto对中国金融业保护期限的届满,新一轮主体更加多样、程度更为激烈、规模更为宏大的竞争已经拉开序幕,中国银行业要想在国内外各大商业银行日趋白热化的竞争中取得胜利,
必须转变服务观念,科学认识商业银行服务的重要性,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因此,本文从提升服务质量的研究背景开始,阐述了对服务质量的基本认识以及深入开展理论研究的目的和现实意义,在深刻分析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服务质量现状、现实水平、面临的问题和根源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商业银行服务的客户满意度大幅下滑,且服务质量的整体下滑导致竞争能力弱化,从而进一步分析了国内银行业服务水平与国外商业银行的差别。【关键词】
商业银行服务质量研究报告
一、对服务和服务质量的认识
关于服务的定义,服务是为满足顾客的需要,供方与客户接触的活动和供方内部活动所产生的结果。服务的对象是客户,决定了必须以客户为中心,必须密切关注客户的需求:根据客户需求,持续的调整和改进。金融服务的本质特征:有信用性、规范性、整体性、安全性、增值性(盈利性)、创新性。按照表现形式来分,服务分有形产品服务、无形产品服务:按照所发挥的作用来分,服务分功能性服务——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辅助性服务——嘲范化、标准化服务,延伸性服务等。
关于服务的认识一般有以下几种:服务,是经营能力的展现,是企业形象、员工精神面貌的反映,企业文化培育的结晶。善待客户,也是在善待自己,跟客户过不去,其实是在跟自己过不去。怎样的心态决定怎样的(服务>态度,什么是态度:就是心态的表现程度。服务是发展战略的灵魂。银行是服务企业,服务是银行业的本质所在,“服务立行”是商业银行的摹本战略。提升服务质量是统领发展战略的灵魂,也是一切工作的核心。服务质量的提升要渗透到商业银行的每一件产品、每一项工作和每一个细节,要融入到每一位员工的血液之中;服务是全过程的管理。服务体现于过程之中,过程的价值在于体验。服务质量的管理关键在于过程管理,价值在于为客户提供愉悦的体验。要科学、正确地处理服务质量和业务指标的关系,使银行的经营管理迅速转移到过程中管理上来。要以打造最佳服务品牌带动业务的发展;服务是全覆盖的管理。服务质量的高低取决于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商业银行每一个岗位、每一位员工都是过程中重要一环。必须认真抓好每一条渠道、每一个岗位(包括对公、对私等业务),每一个环节的服务质量,切实落实“前台为客户服务、后台为前台服务,全行为市场服务”要求,以每一环节的优质服务打造整体的最佳品牌;服务是品牌价值提升的载体。服务的目的在于价值提升。优质的服务将为客户创造利润,也将提升员工的市场价值,还将提升商业行的品牌形象。服务质量提升是实现客户利润、员工价值、银行品牌共同提升的重要载体。银行所有的服务工作都要以争创“三赢”为目标,共同打造最佳服务品牌。
二、对优质服务和增值服务的认识
优质服务的标准就是实现全员服务意识,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是商业银行员工工作和职位的价值所在。顾客是银行经营活动的乇要对象,满足顾客的需要是银行的工作。金融服务是现代服务业中光荣而重要的职业,业务娴熟、服务热情的员工是银行树立服务品牌的法宝,真诚服务应是商业银行坚持不懈的追求。作为金融服务人员,要将服务的理念融入和客户接触的每一时刻。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人人有责,每个员工都是为客户服务的人员。做好对外部客户的服务,也要做好内部各岗位之间的相瓦服务。要求在商业银行内部形成全员服务意识。优质服务不仪仅是基层一线人员的责任,也是所有员工共同努力的目标。
优质服务是银行给客户的综合感觉,是持续不断地满足并超越客户期望的全过程服务行为。客户在光顾银行营业厅时对即将面对的服务过程有个预先的期待,通常会有个最低的预期和最好的预期。如果服务低于他们的最低期望,就会被认为是不合格的服务;如果在最好和最低的期望中间,就是良好的服务;如果服务能够超出其最好的预期,就会被认为是优秀的服务。
优质服务可以细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能够满足客户的需要。客户是服务的采购者。他们花费了金钱、时间、精力和交通费用等成本,来购买银行的服务,期望能够满足他们的需要。帮助客户办成事,满足他们的需求,仅仅是做对了服务的一部分,是优质服务的基础。二是能够给客户带来价值。客户只有觉得购买的服务给他带来的收益(物质与精神上的)大于他所付出的成本,才会觉得有价值。好的服务虽然价格偏高,甚至高于一般服务的10%,但是如果能给客户带来或创造出巨大的价值和收益,客户也会认为值得。三是达到并超越客户心理和情感上的期望。客户在接受服务过程中还非常重视获取额外的收获以及心理和情感上(隐性需求)的满足,包括美好的感官享受,精神上的温磬关怀、热情友善等。
要想超越客户的期望,一线服务人员必须要做到以下三点。(1)要善于通过观察了解、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体会客户的心情、需求和想要接受的服务;(2)在正常的服务基础上多努力一些,如多做个动作、多问个问题、多想个办法等;(3)在服务中要表现得积极主动、文明礼貌、尊重对方。客户接受了这样的服务,就能感觉到是超出了自己的期望,享受到了优质的服务。(4>要提高对金融产品的熟知度及市场需求和阿业情况。对自己要推出的新产品,要充分了解;对客户需要什么样的产品以及同业市场情况,要充分掌握。
三、我国商业银行服务水平现状
(一)客户满意度全面下滑
尽管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商业银行在提高服务质量方面进行了不懈努力,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从总体看,服务质量较差、水平偏低依然是我国商业银行嗳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二)服务满意度下滑
如果从大项来看,在服务便利项目上的得分下降幅度最大,特别是对公服务便利降幅高达4.14分,是所有大项中最高的。接下来,服务信誉降幅为2.41分,同样是对公服务信誉下降幅度更大的情况。
(三)业务处理效率问题日益突出
在影响服务质量的几个方面的因素里面,等待时间过长是最为明显的,这一因素使得客户对该行服务质量有很负面的评价。提升商业银行服务质量的策略选择
坚持服务立行推动战略转型策略。提升服务质量是一个覆盖各业务环节全过程的、长期持续的工作,是贯穿商业银行改革发展始终的战略任务。要牢固树立“服务立行”的战略思想,坚持把实施服务立行战略作为加快推进战略转型的基础工作来抓,以提升服务质量倒逼经营理念、业务流程、体制机制的变革,从而推动战略转型,促进业务发展。
坚持提升服务质量与流程银行建设相结合。流程银行建设是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内容,提升服务质量的关键是建立有序、高效的服务流程。要以改造、优化业务流程为核心,提高前台业务操作效率,缩减客户等待时间,提高客户满意度,解决制约商业银行业务快速持续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坚持提高服务效率与防范金融风险相统一。提高服务效率和防范金融风险既对立、又统一。不仅要防范经济风险,也要规避社会声誉风险。设计业务流程、制定和执行管理制度时,必须以客户为中心,着力提高服务效率,同时有效控制风险,使服务质量得到实质性提升,塑造商业银行“高品质、高效率、负责任”的良好形象。
坚持标准化服务与差异化服务同步推进。标准化和差异化是优质服务的两个方面,标准化主要体现在行为规范、业务程序、网点和员工形象的一致性上,差异化丰要体现在针对不同类型客户提供不同的服务产品、服务手段上。标准化是基础,差异化是更高要求,二者相辅相成。要把标准化和差异化同步推进、同时提高,为提升服务质量创造必要条件。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三)保险企业文化对企业的作用原理及构建的重要性
1.保险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原理
现今的保险业是极具竞争性的金融行业之一,适者生存是不变的自然规律。保险企业要生存并稳健地发展,除了要注重资本实力和市场规模等硬性指标,更应致力于保险企业文化的构建。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作为一家拥有60多年经营历史的公司,一直占据了中国非寿险市场的主导地位,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2010年广州亚运会唯一全球保险合作伙伴,被穆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