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校新校园绿化规划建设的探讨和思考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发展,我国高校校园建设近十年来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校园环境的好坏,校园的绿化美化风格品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校新校区建设正在建设中,作为我校职能部门的管理者,通过参观学习的过程,吸取兄弟院校的先进经验做法,就如何做好校园绿化美化工作规划如下:

一、绿化美化校园环境的立足点

校园建设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障条件,学校校容校貌也是风貌的重要窗口,开展校园环境建设是促进美化环境、改善办学条件、深化后勤管理改革、形成持续、长效的校园环境建设的良性机制,创造布局合理、整洁优美、高度文明、管理有序、安全舒适的校园环境,意义深远。

二、校园的绿化构想原则

设计原则

1、新校区的绿化面积必须满足部颁标准及城市总体规划区绿化率的要求

2、自然景观及营造景观等建筑风格相协调

3、因地制宜尽可能保障有足够的乔木种植率

4、总体景观体现设计生态化,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在绿化建设的规划设计中,必须考虑利用山泉水节能喷灌方案

四、探讨建议

校园绿化拟一次规划到位,组织领导意识要强,要论证准确,充分听取专家意见,要发挥专业人员的积极作用,可以分期实施又要抓住时机做到适时逐步到位。

根据我校新校区的建设,环境绿化建设拟同步进行,在规划设计中,尽量要做到听取专家和群众意见,最重要的是吸取经验和教训,要把别人的经验教训与本校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要走出去,带进来,可以修改设计,但切忌不可今年建明年改,要把创新与特色结合起来,把学习与运用结合起来。做到一步一个脚印,特色要靠人去创造,再好的条件也要人去做。只有精英才能创造品牌。要把园林绿化建设与校风、学风、师德、师风等结合起来,将路、林、园、亭、池、桥、小品等升华到理想与信念,历史文化寓意命名,塑造激励师生学习和工作的作用。

历史经验证明,校园绿化环境建设要做到领导重视,多方参与共同建设少不了。根据我校校情实际,特作出如下几点建议:

1、发动群众,为减少投资,开展群众性绿化美化校园活动,学校对乔木的种植,由学校选购苗木,组织师生开展绿化种树和养护

2、对亭、廊、小品、雕塑、文化景观开展募捐活动,在广大校友中和毕业生开展成长不忘母校,我为母校献爱心活动。学校把捐赠者或集体名字刻纪念石竖在有纪念传颂的纪念物旁。

3、争取多方支持,开展属地医院或企业家的赞助活动

4、后勤职能部门要在党政的领导下,加强素质建设,提高职能管理的水平,不断研究探讨管理改革经验,提出合理积极意见和实施方案。建设新校园,美化校园环境是我们的主要任务和职责,为把新校园建成既有园林山水,小桥流水,鱼跃碧水,鸟语花香,廊亭幽雅,欢声美语,充满活力,具有特色,体现文明,激动学习的幽雅和谐的气氛是我们共同的愿望。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尽职尽力努力工作,为学校的全面建设和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关于我校校园文化建设规划的一些思考关于我校校园文化建设规划的一些思考

序。广州,一座让人深刻的城市。每一座校园都是诗,都是画。每一座校园中浓郁的文化气息,都是抹不掉的记忆,让人回味,让人思考。此次有幸参加东风日产“阳光关爱·教育援川”广州之行活动,感悟颇深,特记录如下。汶川第一小学诞生于抗震救灾之时,由广州市对口援建,星河湾地产控股有限公司捐建,占地面积2038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6207平方米,绿化率30.6%,抗震设防9度,总投资6520万元,可容纳36个教学班,1620名学生,分为教学区、活动区、宿舍区。9月1日全校师生欢欢喜喜地在这座安全、漂亮、实用的现代化的学校里举行了隆重的开学仪式。

就像每座城市都会以各自独特的文化气质而呈现其与众不同,每一所学校在建设和发展历程中也会逐步形成具有鲜明特质的校园文化而让人解读。我们希望汶川第一小学现在是建筑质量上的“第一”,将来还要在教学质量上“第一”。为了在灾区打造一所精品小学,汶川一小人决心在“创新”上求发展,在“特色”上做文章,在“铭恩”中奋进。依法治校,改革活校,科研兴校,特色立校。哲人说:任何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唯有文化生生不息。要打造品牌学校,就需要良好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表征,是学校生命所在,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是催生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生命发展的深厚土壤,是学校人文传统与良好校风的根本之源。学校应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以文治校,以文育人,形成共有的价值观和教育观。

回顾我校的前身——威州小学、威州镇中心完小、七盘沟小学,三所小学在过去的校园文化建设中,都存在多多少少的误区:

1、过分强调教学工作而忽视文化建设。在前几年激烈的教育竞争中,许多人认为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水平的唯一标志,其他工作必须依附于教学工作,领导对校园文化建设没引起足够的认识,这是不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是一种短视行为,混淆了教学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客观逻辑关系,其结果只能是向高一级学校和社会输出素质结构存在缺陷、缺乏健全人格的“畸形”人才,反过来也影响着学校自身的社会形象。

2、突出制度管理而忽视文化熏陶。以前的学校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特别是在抓精神文化建设时,片面地强化制度管理,注重制度约束,而不注重营造文化氛围去诱导学生,没有把制度管理提高到文化层面来建设,导致管理工作只能是管得了当面,管不了背后,学生没有真正从思想上解决问题,反而对执行制度抵制、反感甚至阳奉阴违。

3、曲解文化内涵而忽视校园现实。认为“文化”是个大概念,博大精深,一所学校搞文化建设只能是蚂蚁撼树,学校小天地既没有开展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也没有可行性。殊不知“文化”一词有“文治与教化”的意思,文化是人类创造出的文明成果对人自身的改造,有人的社会活动,就有文化的建设与创造。

4、热衷庸俗功利而忽视人本情怀。过去有的学校把人生理想、人格完善没有摆在应有的位置,因而对校园文化建设采取被动应付的态度,甚至迎合部分人追求时尚的心理,另外,许多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缺乏个性,没有自己的特点,没有内在有机的连贯性,更谈不上校园文化的传承与积淀。那么,在新的形势下,我校如何在已有的最基本的校园文化基础上,走出误区,进一步扩展、优化和创新,更好地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导向、陶冶塑造、凝聚激励、娱乐释放和传播的整合功能呢。作为一小的教师,我们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

一、坚持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育人,使一个自然的人变为社会的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为人的全面发展准备了充分的条件,教育要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江泽民同志指出:“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一个关系我国教育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我国教育方针所指的全面发展,是使学生各方面素质都获得正常、健康、和谐的发展,学生的脑力与体力、做人与做事、继承与创新、学习与实践同样不可偏废。素质教育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一教育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引导我国教育迈向21世纪的一种新的教育价值观、建设独具特色的小学校园文化,在学校中确立起合乎社会要求和时代精神,积极向上的新型教育价值观念体系,充分发挥小学校园文化在基础教育中的育人功能,应坚持以素质教育观为核心,只有这样,才能使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达到形式与内容、目的与手段的完整、统一。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学校校长要充分认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其摆上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与其他工作一同规划、一并部署、一起落实,要组建专门的校园文化建设规划领导小组。学校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要结合实际、精心规划,描绘校园文化建设新美蓝图;要广泛动员、群策群力,汇聚校园文化建设强大力量;要注重实践、加强研究,提高校园文化建设整体水平;要立足长效、建立机制,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健康发展。刚开学不久我校就确定了学校教育宗旨:

为了一切的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校训:文明、友爱、勤奋、健美。校风:勤奋、求实、和谐、创新。教风:敬业、爱生、博学、善导。学风:乐学、多思、探索、创新

三、以优美环境物化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发达程度的外部标志,它包容着丰富的教育意义与教育价值。无论是校园中的设施,还是校园中的环境,它们是学校开展教学活动的物质基础,而且也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既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文化顺利进行的保证。学校应根据地理环境和现有的建筑、场地、经济条件,按以文治校,以文育人的原则规范校园文化的各种物质载体,要坚持技术和艺术、实用与文化的和谐统一,切实抓好学校的美化、绿化、亮化、净化,让学校的每一扇墙壁都会“说话”,努力创设布局合理、格调高雅、文化味浓的校园环境。

1、校园的绿化与美化

好的学校要像花园一样美丽。一位教育家说,学校要让年轻人的心激荡,走进学校,应当让人能够感受一种神圣、魅力和诗意。学校里的花、草、树、木都是可充分利用的办学资源,它对学校构建优美的育人环境发挥着潜在的作用。我们说,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希望,那么,优美的小学校园就应当成为花朵盛开的地方,成为希望放飞的摇篮。试想,当一名名小学生,一天天地看着在自己亲手呵护下的小树苗与自己一起成长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我们的校园有30%的绿化面积,有教师的教育,有外形像花草一样美丽的提示牌的温馨提示下,小学生们会提高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热情,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并把这种认识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为。

2、校舍内部的陈设布置

校舍内部陈设包括室内外墙壁,走廊墙壁的利用,橱窗、名人挂像、警示牌的布置,教师办公室的装饰与布置,各专用教室的合理位置和内部陈设等。校舍内部的陈设应做到:精、准、美。

精。橱窗的内容,名人挂像的选择等应精选、简洁。

准。校舍内部物品摆放、悬挂的位置要准确、醒目。

美。校舍内部的陈设应与校园的布局和谐、统一,要规范、协调。

(1)墙壁文化:可设文明礼仪墙、行为规范墙;德育墙;安全知识墙;艺术墙等

(2)走廊墙壁文化:可设美德墙(诚实、守信、宽容、感恩、孝顺);励志墙等

(3)楼道文化。楼梯两边可以以学生和教师的活动为题材制作活泼的图案拼图,楼梯上标上安全提示,倡导绿色行为;一区楼道正面的墙可作书香长廊之系列,二区楼道正面的墙可作数学名人之系列介绍墙。

(4)厕所文化。可贴警示牌;可作统一的装饰。

(5)办公室文化。制度墙;装饰墙要尽显年级组特点。

(6)专用功能室文化。彰显各功能教室特点,营造学习氛围。

(7)班级文化。建立卫生角;班务公开栏;班训,班主任寄语;特色中队墙(激励、展览);图书角。

四、以活动形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文化建设另一层面就是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各种文化活动。校园文化形成的主体是校园人,尤其是学生,他们是校园主体中的主体。小学校园文化中的主体对象是儿童,他们天性好动,活泼受玩,他们不习惯于长时间的静坐和死板教条的说教、灌输,他们的心灵是脆弱的,极易受到伤害和过度的剌激,也极易产生逆反和厌倦的心理。长时间的单一的静态性的校园课堂教学形式,往往使他们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所期盼的是既能调剂学习、生活,又能获取各种知识和才能的充满强烈动感的校园文化活动,如能将常规性活动与主题活动结合起来,有阵地、有载体、让学生人人参与,人人受益,为学生搭建充分展示才华的舞台,就能有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1、以课堂教学渗透校园文化建设

教师们要以端庄的仪表风范、科学的教学方法、良好的职业道德,孜孜不倦地教书育人,大力营造清新的教风和浓厚的学风,促进学生心智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2、以重大活动助推校园文化建设

要精心策划和组织开展突出地方特色、时代主题、尊重师生主体地位、增进身心健康的重大活动,既活跃校园文化建设,又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工作是愉快的、学习是轻松的”浓厚文化氛围。

(1)学科类。

主要是指围绕各门基础学科的教学目标和任务,以生动有趣的活动方式,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基础知识的理解,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开展了校园手抄报、黑板报、数学趣题征解、小喇叭课文朗读、数学知识竞赛、英语诗歌朗诵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2)艺术类。

艺术类活动是小学生最喜爱最易于接受也最能展示其个性特点的校园特色活动之一。在这方面,可以以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为舞台,成立了唱歌、舞蹈、器乐、美术等活动小组,并开展诸如书画展、现场作画、师生摄影展、手工制作等一系列寓教于乐、形式多样的文娱活动。

(3)科普类。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将在人们的学习生活中越来越显

示出巨大的作用。在小学校园文化中普及科技知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内容。在这方面可以开展了动植物标本制作、科技手工制作、科普知识讲座“崇尚科学,传播文明”等活动。

(4)康体类。

强健的体魄不但是人体美的根本标志,更是新一代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和精神风貌的外在表现。也是学生能够进行终身学习的坚定基础。小学校园文化中的康体类活动应根据学生的生理条件,有节奏、有规律地开展轻松、活泼的活动,把卫生、健康与体育活动有机地组合起来。例如,经历了地震,学校可以举行敬畏生命,珍爱生命,坚持锻炼,讲究卫生,爱护眼睛,乐观向上,远离危险,自护自救等一系列活动。

我们新修的校园有两个塑胶篮球场和室内篮球场,还可以以“篮球节”为形式,并开展多项与篮球运动相关的篮球节摄影展、征文、篮球运动智力竞赛、篮球知识讲座、篮球节展板、篮球宝贝(健美操)比赛等活动

(5)文史类。

小学校园文化中的文史类活动主要是指将民族文化中的基础性的文学、历史知识通过开展读书教育活动、知识竞赛等形式的综合性活动,使学生了解国情、继承和发扬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

(6)生活类。

主要是指学生的在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学生的在校生活强调以接受生活基本知识和集体生活为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则是学生在校园生活的基础上以实践为主。例如感恩系列教育:广东人民的大德至爱,我们会传承,大爱让我们学会感恩。学校可组织一系列的感恩活动:讲古代的名人先贤为我们留下的动人的感恩故事;为贫困受灾地区群众捐款等主题队会。

五、以学习研修之风提升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是教书育人场所,经过长期培养,我们在学生中倡导的“乐学、会学、学好、学活”的学风已被社会所公认。然而在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今天,教师作为校园文化的创造者,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自身的学习提高同样必不可少。我们可以以校为本,学研并行,通过“个人自学树意识、通识培训要先行、岗位培训打基础、加强研讨教中学、课题研究交任务”等学习、研究形式,让教师边教边学,边教边研。根据师资培训规划,学校要统筹安排教师的岗前培训、岗位学习、教学研究学习等。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学历达标培训,有计划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州、省、全国研修培训,通过压担子、交课题、给任务等方式,培养骨干教师和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平时,落实教研制度和“中心发言人”制度,互相研课、听课、评课,组织自愿签订“伙伴教师”协议,互帮互学,共同发展。每学年定期举办学科优质课评选活动,促进教师不断学习、提高。在教师中大力倡导“读书活动”,要求教师每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专著,撰写读书笔记(感言)。这样教师素质的提高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保证,也是芬芳的校园研修文化的积淀。

总之,校园文化不仅是环境的建设和知识技能的传承,更是校园中人的行为习惯,理想信念的体现,是一种精神文化。它拓宽着教育内涵,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汶川一小的莘莘学子,让每一个一小的孩子都怀揣美好理想走人生之路。在此,我们对继承和延续这种文化充满信心,为了我们所追求的事业我们将不断努力。

第三篇:关于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刍议校园文化建设

傅伟

[摘要]本文就校园文化的内涵进行了介绍。并就我校目前文化建设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今后需改进和完善的方面。

[关键词]学校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人们常说。靠领导来管理的学校是三流的学校,靠制度来治理的学校是二流的学校,靠文化来统领的学校才是一流的学校。因此,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并要长期不断为之而努力的一个问题。

一、学校文化的内涵

学校文化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培育形成的、占据主导地位并为全体师生员工所认同和恪守的共同的价值观念;它是以学校整体价值观为核心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反映着一个学校长期的为社会所公认的品格、素质、精神、作风以及公众形象等文化积淀。从不同层面看,学校文化又可细分为三个方面:即学校物质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和学校精神文化。

学校物质文化是指物质形态的内涵及其表面附着物所包含的文化,主要是指学校的硬件设施和环境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校园物质文化形态主要表现在优雅的校园、宁静的教室、整洁的宿舍及文化设施这些校园环境中的硬件,是学校各类活动的载体。它是校园形象和精神风貌的物质依托,对于增强学生的凝聚力,陶冶情操,享受美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步入学校的第一印象,就起始于物质文化形态之中。学生们在那里消化学术营养,增长知识;在那里与学友进行交流,学会与人相融;在那里构建文明卫生环境,提高公民素养。因此,营造宜人的物质文化形态,不仅能树立学校的良好形象,而且使学校的建设与学生素质的提高能协调同步,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起着最基础、最形象、最直接的促进作用。

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包括师生的价值观、行为理念要求和规范在内的精神成果,是学校教育管理思想、管理体制及管理模式的凝结形式,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反映和体现着学校文化的发展水平。“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了师生的行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风,才能保证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

学校精神文化是指学校内除去物质制度以外的所有的精神活动所形成的成果,包括观念文化、活动文化、校本课程等。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校园精神文化又被称为“学校精神”,并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等方面。

(1)校风。校风作为构成教育环境的独特的因素,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在体现形式上,校风主要表现在校训、校歌、校徽和校旗上。好的校风具有深刻“强制性”的感染力,使不符合环境气氛要求的心理和行为时刻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使每一位校园人的集体感受日趋巩固和扩展,形成集体成员心理特性最协调的心理相容状态;好的校风具有对学校成员内在动力的激发作用,催人奋进;好的校风对学校成员的心理发展具有保护作用,对不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抵御力量,有效地排除各种不良心理和行为的侵蚀和干扰。校风建设实际上就是校园精神的塑造。

(2)教风。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作风和风格,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要抓好校风建设首先必须抓好教风建设(包括工作作风建设),因为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是人才的摇篮,而教师是人才的培养者,理应在“三育人”(即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过程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只有形成了良好的工作作风和教风,才能形成良好的学风。

(3)学风。学风是指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优良学风像校风、教风一样,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发展和完善,对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都有重要意义。

(4)学校人际关系。学校人际关系包括学校领导之间的关系、学校领导与教职工之间的关系、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有助于广大师生员工达到密切合作,形成一个团结统一的集体,更好的发挥整体效应。从上可以看到,校园文化渗透于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认真思考并努力加强和改进学校文化建设,对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对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枝江一中办学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经过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学校已经发展到拥有六十多个教学班、四千余名学生的规模,学校办学水平日益提升,多次被评为湖北省文明单位或最佳文明单位,是较早被认定并通过复评的省级示范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已经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并在省内具有一定影响。具体表现在:

1、亮丽的校园物质文化。在市委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办学四十周年之际,学校实现了整体搬迁。新校规划科学合理,建筑恢宏大气,传统与现代融合,东西方特色兼顾,借自然地势,融江南山水神韵,加上点缀于校园的山石、气派的宣传长廊、别致的广场灯饰、整齐的绿化树木,悬挂于走廊上的颇具地方文化特色的图片,立于道路两旁的警示宣传标牌,让人赏心悦目,给人以美感。学生生活其间,无时无地不感受到文化的熏陶。

2、完备的校园制度文化。经过这些年的努力,特别是在2006年,学校通过引进iso9001国际质量标准认证体系,按照国际标准认真梳理并完善了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使得学校各方面工作都有章可行、有法可依,明确了相关工作人员的责、权、利,确保了学校工作的正常开展。

3、纯正的校园精神文化。经过不断的教学管理实践和对办学认识的不断深化,学校办学理念逐渐明晰,从无到有,逐步形成了“为了每一位学生自主、和谐、创新发展”的办学理念。学校从最初的“以德治校、全面发展、求真务实、质量第一”,“求真、尚智、务实、创新”带有较明显的政治色彩和时代烙印的校训,再到今天的将以人为本思想贯穿始终的“人本、和谐、至善、日新”的校训。形成了“求真务实、严谨善导、生动活泼、开拓创新”的校风,“敬业、爱生、学高、身正”的教风和“志存高远、尊师守纪、博学慎思、刻苦自励”的学风,谱写了校歌,设计了校徽校旗,确定了校庆纪念日,还有围绕校园精神开展的多项文化活动等等,使我校校园文化得到不断的厚实和积淀。而这种学校精神,正是我校取得良好的教学质量和社会效益的根本原因。

但是,应当看到,我们的学校文化建设还存在许多方面的问题和不足,和全国其他先进学校相比还有明显差距,主要表现在:

1、文化硬件实施的不完备。由于资金方面的原因,学校建设只完成了一期工程,目前图书馆、运动场、体育馆、艺术楼等还未建设,相关的文化配套设施诸如文化石、文化墙、文化柱、文化路、文化桥等彰显学校文化特色的景点没有规划兴建,使得学生置身于空旷的校园中,直观感受文化熏陶的氛围不强,文化育人的气息不浓。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这是我校校园文化建设规划的草案,可以酌情修改,整个方案的实施时间周期,大约为一个学期。

策划人:李庆魁

2012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