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文明村创建工作经验

××镇是经山东省政府命名的中心镇,地处××县城北部,辖95个行政村,总面积226平方公里,总人口5.4万,其中4.8万生活在农村。近几年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小康文明村创建活动,将其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来抓,通过实施“三级联创”,全镇已有省级文明村1个,市级小康文明村7个,县级小康文明村5个,占全镇村的13.7%。××镇还先后被授予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市“五个好”乡镇党委、市级文明单位、全市创建小康文明村工作先进单位、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其具体做法是:

一、因村制宜,分类指导,增强“三级联创”的针对性

在创建小康文明村活动中,探索出了“三级联创”的工作机制,即每年都要有一批创建村分别达到市、县、镇三级小康文明村的标准。根据各村实际,标准不拘一格,合理安排创建内容,实现了梯次推进,层层升级,全面发展。对市级小康文明创建村实行“样板式”管理。按照“高起点、高水准、高质量”的创建目标,创建村狠抓街道环境治理、文化活动中心建设,组织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率先完成各项创建任务。同时,为各村的创建工作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成为创建村的“标杆”和“样板”。对县级小康文明创建村实行“超前式”管理。从为今后争创市级小康文明村夯实基础出发,主要侧重基础性的创建工作,做到有场所、有活动、有内容,着力形成了一批“准市级小康文明村”。对镇级小康文明创建村实行“选题式”管理。在做好基础性工作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的村情,创建村可选择“小康文明一条街”、“小康文明活动中心”建设、参与“小康文明户”和最佳小康村规划评选等其中的一项或多项活动,真正做到量力而行,务求实效。

为充分激发创建村的积极性,对三级创建村实行柔性管理,条件成熟的村可以越级创建,例如,北坝村就从县级争创村一跃成为省级文明村。目前,全镇95个村全部参与了“三级联创”,特别是一批基础差、底子薄的村也主动加入到了创建行列中,全镇形成了“村村搞创建、户户讲文明、人人树形象”的可喜局面。仅2005年,全镇三级小康文明村创建共投入资金780万元,修建柏油路12公里,新建、改建文化大院16个,建设文化广场2000平方米,植树2.6万株,安装路灯210盏。

二、深入宣传,全民参与,增强“三级联创”的广泛性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四、多元投入,共建帮扶,增强“三级联创”的参与性

小康文明村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和帮助,需要创建村自身管理的规范和完善。为此,××镇重点抓好资金投入、结对共建、村级规范管理三项工作。在资金投入上,镇党委、政府专门设立了“小康文明创建基金”,根据创建计划,科学制定了帮扶激励措施,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为创建村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具体困难。仅2005年,镇财政支持创建村资金达16万元。2006年,镇政府预算创建专项基金为20万元,进一步完善了多元化投入机制。在结对共建中,开展了镇直部门单位帮扶创建村活动,发挥帮扶单位人才、信息、管理、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加强与县直有关部门密切协作,凝聚合力,逐步形成了组织、宣传、综治、民政、农业、科教等职能部门及团委、妇联等群团组织齐抓共管、同创共建的工作格局。在村级规范管理中,扎实开展了“村级管理规范”活动,推动创建村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同时,借助“社会救助服务中心”,规范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确保了各村“五保五救助”目标的实现。“三级联创”机制,使××镇小康文明村创建工作呈现出了市级标准高、县级重实效、镇级基础牢的三级梯次发展的良好态势。

2006年,东营突破××,××突破××。××镇把创建小康文明村作为县委、县政府“突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抓好以下四项工作。一是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小康文明村创建内涵,使创建过程成为服务农民群众、搭建创业平台的过程,积极探索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二是开展小康文明村创建“回头看”活动,对市级小康文明村进行复查,促其上档次、上水平,进一步探索创建工作领导机制、考评机制和物质保障机制,充分发展其辐射带动作用。重点指导郭屋村民营企业创品牌,找准融时代要求与群众需求为一体的活动载体。三是与城镇建设有机结合,实施以城带乡、连片创建的新模式,今年确保8个村达到市级小康文明村指导标准,新增12个县级、30个镇级小康文明村四是多措并举,将集贤社区、付窝社区与镇政府驻地串联起来,把两个社区建设成为农民聚集点,建设新型农民培训中心,实现交通、通讯、供电、供水、医疗、教育、科技培训等配套服务,全面推进小康文明村创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