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统计信息工作的现有模式与持续改进

【摘要】

高质量的医院统计工作是医院实行量化管理的关键,对医院领导、决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医疗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医院的统计工作也从原来单纯运用手工完成数据的收集汇集总报表,到现在运用卫生信息平台和数字化医院快速完成大力电子信息共享提取。因此,医院统计工作的任务也由传统的以制作和完成医院统计工作报表,转向以数据挖掘、统计分析为主,所以,提高统计信息工作的质量是医院统计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为保证数据质量达到更高的要求,针对我们医院统计的现状,对可能造成影响数据质量的因素作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统计数据影响因素改进措施

医院统计信息是医院工作计划和决策的制定依据、高质量的医院统计工作是医院实行量化管理的关键,对医院领导、决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医疗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医院的统计工作也从原来单纯运用手工完成数据的收集汇集总报表,到现在运用卫生信息平台和数字化医院快速完成大力电子信息共享提取。数据提取更科学,更快捷,更准确。因此,医院统计工作的任务也由传统的以制作和完成医院统计工作报表,转向以数据挖掘、统计分析为主,提高统计信息工作的质量是医院统计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为保证数据质量达到更高的要求,针对我们医院统计的现状,对可能造成影响数据质量的因素作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1医院医疗统计信息工作的现状

从2002年开始我院医疗信息统计工作由传统的人工收集与制作完成统计报表,转向以网络统计数据信息为主,使用的工作软件是病案统计管理软件,经过了三个阶段的更新与升级,新病案统计系统有更全面、开放的his数据接口,2013年电子病历的使用,使病历中的重要信息资源通过接口准确导入病案统计管理软件,根据卫计委统一部署,按照医疗机构改革需要,系统启用了新版住院病人首页格式,病案首页作为统计资料的主要数据来源,所提供的资料质量高低,决定我们统计工作质量的准确与高效。

随着医疗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运用卫生信息平台和数字化医院快速完成大量电子信息共享,我院涵盖his,.lis,pacs,emr,cmis等方面的数据,通过elt模块,自动从业务系统中抽取数据,替代手工上报医疗统计数据的方式,并用数据挖掘系统进行集中储存,汇总,统计和分析,但是有的系统的运行不稳定,各系统之间的接口数据导入需要进一步升级,新的系统软件使用处于不成熟阶段,需要不断的完善与改进。

2医疗统计数据的来源及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2.1医院信息统计数据系统提取环节的差错2.1.1门诊、医技医疗统计数据质量存在的问题1)医院his,lis,ris,pacs系统数据提取环节的差错

随着医院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医院由传统的手工统计收集医疗数据转变为医院统计多源头的网络信息数据,这些信息数据来源于门诊,挂号室,住院收费科,各临床科室,各医技科室,门诊各科医生工作站,药剂科等医疗信息,在医院统计信息的数据来源分布点多,内容多,类型多,录入人员多的情况下,部分医疗数据仍需要采用手工和计算机辅助生成医院报表,尤其是医技科室的数据,lis,pacs,ris系统的接口数据的导入与实际科室产生的统计数据由于收费或操作的原因存在比较大的误差,我们目前采取的方式是由各系统生成报表通过oa系统传送再人工录入病案统计软件产出医技科室工作报表。

2)门诊相关医疗统计报表,我院根据临床与管理部门的需求病案统计科每天产出门诊住院合并报表,此报表的数据来源一部分是由his系统导入病案软件系统,住院部分的数据由于住院科办理入科或出院的病人与临床科室实际当天入出院的病人数因病人或床位等实际情况存在时间上的误差,根据此类问题,我们采取了病案统计软件制作科室日志录入模块,要求各临床科室主班每天晨交班前仔细核对his系统数据与科室实际入出院病人动态情况,再录入日志数据,保证每日提供给各职能科室以及管理部门院领导的日报表准确与及时性,为领导的决策提供及时的信息,现在已发展为由计算机网络自动生成各类报表,虽然运用计算机来进行各类信息的处理和统计,处理起来会比原来人工统计更方便快捷,数据也更科学精细,准确性更高,但是如果我们在不了解软件开发商在软件开发上的一些计算机条件,就盲目信息电脑的处理结果,有时就会从计算机上得出不符合实际的错误信息,比如,因门诊诊疗人数统计是提取门诊收费系统的病人数,但如有些病人虽然有就诊但是没有开药交费,这部分就诊病人在收费系统就无法体现,后来发现在医生工作站这个应用系统能统计到这部分漏掉的病人,加上这部分诊疗人次数才是真正的门诊诊疗人次数。

2.1.2.病案首页数据录入和提取存在的问题

住院病人信息的采集,主要来自住院病案的首页和病房工作日志,2013年我院实行了电子病历并同步使用了2012年新版病案首页格式,而且也建立了院内数据接收接口,实现了住院病历信息数据局域化共享,这是我院病案管理的一个重大改革,基本实现住院病人的首页基本信息和费用信息的数据接口导入,大大减少了因病案人工录入造成的差错,同时还减少了临床医生和病案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更多的时间用在怎样提高原始数据质量,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上,为高质量的统计分析打下坚实基础,

出院病历病案首页非常重要,目前医疗机构向上级管理部门上报的信息就是病案首页(或者是通过病案首页信息采集到的数据),病案首页几基本上能反映住院患者住院期间的诊疗情况。病案首页的填写也与医疗机构各种疾病统计、病种平均住院日、病种平均费用、疾病顺位等的准确性密切相关,病案首页信息,住院医师要仔细准确的填写首页中的信息,针对现阶段病案首页资料的填写和数据提取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在此进行整理汇总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1)病案首页基本信息的缺失或填写错误,影响病人基本情况调查表季度报表等的产出与网络直报,比如,病人身份证号码的填写错误,年龄填写与身份证不符合,手术切口愈合等级,麻醉方式等信息的漏填,必填项目的填写缺失等都会影响医疗信息数据的上传。

2)临床医生对病案首页填写重视度不够,没有按照首页填写要求规范填写,如主要诊断、手术、离院方式、是否有31天再住院计划、病例分型等重要医疗信息填写错误,这不仅严重影响病案书写质量,还导致医疗统计相关报表数据的错误,如主要诊断疾病顺位统计表,病历分型统计表等。3)住院重点疾病和重点手术总例数:根据百姓放心医院重点疾病和重点手术的编码的范围与要求,查找重点疾病和重点手术的例数、死亡例数和平均费用等等,这些数据均以报表的形式可以查找得到,但是这些信息均取之于病案首页,因此要求住院医师认真仔细的填写住院病案首页的诊断信息。

2.2因信息统计人员责任心不强,造成产出相关报表造成数据不准确

科室统计人员过于依赖电脑统计数据,对于与实际不符合的医疗数据,未经过核查,不能准确提取数据,或者需要录入的数据未核查其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盲目录入。比如介入手术与造影检查人数笼统填报总人数,没有分开填报,导致介入手术人次虚高现象。

2.3各个行政部分需要上报的医疗数据由于统计口径的不同对统计数据带来的影响

为了更好的适应新时期医疗改革的需求,有关行政部门开始对基层医院每月医疗数据要求进行上报,并对一些指标的统计口径也做了相应的标准和要求,所以我们在提供医疗数据信息时务必熟知政策,统计指标的标准要求,如数据统计口径不统一,就会出现上报数据“数出多门”的错误,影响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3.医院统计信息工作的改进措施3.1加强医院统计信息的基础工作

对于医院的各个上线的软件系统涵盖his,.lis,pacs,emr,cmis等方面的数据,根据临床的不同需求不断完善软件的使用功能,重点搞好数据库的建设,丰富数据内容,系统之间的数据导入或共享能准确,高效,建立起科学,高效的数据处理系统,使医院信息开发和再利用过程提升到较高的层次,在大数据背景下,统计人员应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善于捕捉运行轨迹,及时地为领导管理决策提供辅助的统计信息。

3.2努力提高医院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新形势下的统计信息工作,要求从单纯的医疗业务统计向反映医院综合运营情况的综合统计迈进,这就要求统计人员需具有强烈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增强统计信息工作的主动性与时效性,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强化广泛收集,系统整理,深入加工,及时提供的系统化工作流程,利用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更新知识,积极撰写学术论文以及参加学术会议等措施,改进医院统计人员职业素质,现代化医院需要的时高素质的复合型医院统计人才,不但熟练掌握多项相关知识和技术,而且应具有广博的知识,重视交叉科学的使用,不但能做好医院的统计工作提供保障,为领导管理决策做好参谋,还能够积极主动为临床教学和科研服务。

3.3提高病案首页书写的质量

电子病历的使用大大的提高了病历的书写速度,减轻了临床医生的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但也出现了纸质书写病历的未曾出现过的错误,书写质量与错误比以往增多,如电子病历中简单的复制,黏贴,录入病案首页信息时的缺项,漏项等,在电子病历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建立与临床沟通的机制,定期给临床医生或新进医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努力使临床医生掌握首页的填写要领,使其真正了解指标的要求与意义,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尤其是在出院病案归档后,病案管理人员对于每天录入的病案首页应加强质控,发现首页有问题应及时联系医生,通过与临床医生的不断沟通与信息反馈,使病案首页的填写规则得到严格遵循,从而有效提高病案的书写质量,减少统计人员因原始数据的质量不高而投入纠错的时间和精力,保证医疗统计报表数据的准确性,腾出更多时间用于数据汇总整合和综合运用。

3.4完善病案管理软件与his,emr软件接口数据导入的管理目前我院由于电子病历软件系统的不完善,根据临床需求在不断更新升级,his系统的数据因接口没有完全对应,使首页信息在接受过程中出现一些缺失和漏洞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网络工程师多了解临床应用中出现的问题,根据《病历书写规范》与《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统计调查制度》的相关医疗统计数据上报的要求,进行针对性的技术改进,不断提高病案信息导入的质量,保证病案信息导入的内容达到及时,准确,完整,不断提高医院各软件系统数据资源的共享

4.总结

医院统计信息是反映医院医疗质量,水平以及管理能力的重要指标,是医院工作组织的手段,医院工作有效控制的导向,指导医院工作正常协调运行的晴雨表,高质量的医院统计工作,是医院实现量化管理的关键,医院信息统计人员应在工作中进一步拓展统计业务,指导临床医技人员,科研和管理服务的功能得到更充分地发挥,医院统计信息的转变以及量化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中最基本,最活跃的要素,医院信息管理应充分发挥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的整理功能,实时主动地提供有价值的统计信息,满足医院量化管理等多方面的需要。

[1]索颖,探讨医院统计工作如何为医院管理服务[j].中外健康文摘,2013,10(2):66-67.[2]林国红,舒权,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2,28(6):242.[3]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3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调查制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3.

第二篇:中医医院持续改进工作方案2015年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工作方案

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以病人为中心,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主题的持续改进活动方案实施细则》的要求,及对照我院二甲评审中存在的医疗质量、病历书写、输血管理及医疗技术等反馈问题,制定2015年我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工作方案,请各科按照要求及科室实际,认真执行。

一、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整改计划

(一)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全程质量控制。建立患者门诊医疗和病房医疗活动的全程质量控制流程和全程质量管理体系,将全面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工作纳入医院质量管理的日常工作,实施动态监控,保证质量管理的落实。

(二)严格按医院诊疗操作常规和医疗规章制度执行

(三)严格执行医疗核心制度,各科室认真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首诊负责制度、三级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技术准入制度等,医务人员个人医疗行为必须符合医疗核心制度

(四)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药剂科等职能部门要加强有针对性地对诊疗活动的质量问题,进行专门调研,加强监管

(五)加强院级医疗质量监控

1、每月监控。每月一次,由医务科、护理部、药剂科、院感科、输血科等科室进行监控,监控目标主要为病案质量、抗生素使用情况、手术安全、各种统计指标、医院感染、传染病报告、输血质量等;对住院病历进行抽查;对临床路径病历质量及医疗缺陷进行监控;不定期对重点问题进行督查。

2、每季监控。每季度进行一次,由院长或分管院长对全院医疗质量进行考核与综合评价,提出处理意见;并对科级监控情况进行评价;同时由院病案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对已出院的病案进行检查评级。

3、环节监控。各项医疗活动中的医疗质量进行动态监控。

4、终末监控。每个病人诊疗活动完毕的医疗质量总评监控。

(六)科级医疗质量监控。定点监控,由各科室自我进行检查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七)加强输血管理整改,输血科按照规定要求,加强对全院输血工作的管理

(八)加强病历书写规范管理,医务科及病案室加强对全院病历书写整改监管

(九)扎实推进继续教育工作。强化“三基”训练,继续开展中医培训和岗位练兵。

二、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整改措施

(一)针对医院制定的各项制度进行医疗医疗质量管理的科级监控及院级监控,持续落实、检查、考核、评价、反馈、监督、改进

1、落实和检查《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病历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交接班制度》、《病人入、出院制度》、《病人转科、转院制度》、《临床用血制度》等

2、对病历进行环节监控和终末监控,落实和检查有关病案各项制度,如《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住院出院病历质量评定标准》、《病历管理规定》等

3、合理用药情况。《抗生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的分级使用制度》及有关抗菌药物临术应用整治的各项相关指标的落实情况等。

4、落实和检查《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医患沟通制度》和《病情告知制度》的执行情况

5、有效防范、控制医疗风险,及时发现医疗质量和安全隐患,落实《医疗纠纷处理程序》和《医疗纠纷防范处置预案》等

6、加强院感指标的达标,落实和检查《突发医院感染事件应急预案》、《医院感染监测制度》、《医院感染报告制度》等

7、加强传染病的及时报告,落实和检查《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二)抓好医疗环节质量管理

1、自觉履行岗位职责。全院各级人员必须严格自觉履行好本岗位职责,自觉接受院、科两级检查,否则为岗位不作为或不能胜任岗位工作。

2、抓好科室质量管理。科室质量管理是环节管理的关键环节,科主任、护士长是科室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要狠抓落实,及时发现并纠正医疗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3、抓好环节中的重点环节和薄弱环节。(1)抓好业务查房、会诊、病例讨论、手术审批、转诊转院、分科收治等制度的贯彻落实。

(2)做好危重病人、围手术期病人和特殊病人的管理;抓好查对工作,保证医疗质量与安全。

(3)抓好临床输血管理,确保用血及时、安全。。

(4)按照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要求规范提供治未病服务。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设备人员配备求,制定常见病种高危人群中医治未病服务技术方案,继续开展中医体检和评估,提供治未病干预服务(包括中医健康教育和指导、中医技术方法干预等)。

(5)抓好急诊急救工作,对急诊科应急反应、人员、设备、急救药品等情况随时抽查。

(6)做好病历书写和管理,及时客观准确书写,上级医师及时签名,按时归档,妥善保存,确保3日归档率大于80%。。

(7)做好沟通工作,一方面做好医患沟通工作并做好谈话记录,另一方面做好院内上下、科室之间、同事之间工作的沟通,确保质量管理的决定及时执行,工作上应互相协作,确保工作正常运转。

(8)实施零缺陷管理,防止差错事故发生。(9)持证上岗,严格执业准入。

(10)抓好中医特色科室、重点科室质量管理,提高诊断、治疗质量。

(11)做好告知义务,各科医护人员必须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保障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及同意权,认真履行法定的告知义务,要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及同意权,要求医护人员在为患者诊疗过程中实行全面履行告知义务,做好医患沟通。

(12)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首诊医师必须详细检查并书写病历,要有时间记录,做好登记。住院一线医师无权将患者转院,由于我院不具备相关技术力量或相关检查设备,患者病情确需转上级医院治疗,必须经上级医师诊查患者,并报科室主任批准,并报医务科备案,同意后方可转院,危重病例可电话报告医务科,转院前必须与接诊医院取得联系和同意,正常工作时间通过医务科联系,节假日、夜间通过行政总值班联系。患者生命体征不平稳、或在转院途中可能出现生命危险时,不得转院。危重病人转院时由急诊科医务人员或首诊科室派医务人员护送。

(13)严格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下级医师要服从上级医师的指导,并对上级医师负责;上级医师应对下级医师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指导。住院医师要随时巡视病房,观察病人并及时处理;主治医师查房对病人做出指导性处理意见;主任或副主任医师每周查房不得少于一次,主要解决疑难病人及新入院病人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24)严格执行医师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医师手术范围,各级医师不得越级手术。对于新开展的手术和难度较大的手术必须由科主任组织全科的病例讨论,进一步明确手术方案,并逐级上报,得到医务科及分管领导批准后方可进行手术。

(15)严格执行院内会诊和交接班工作制度,病人急会诊必须在10分钟内到达;普通会诊在24小时内完成;不论科内、科际间或院外会诊,均需在住院病历中详细记录会诊意见。值班医师需提前到岗,认真听取医师交班,并有书面交班记录;接班医师未到,值班医师不得擅离岗位;备班医师保持通讯通畅,随叫随到。

(16)严格执行危重病人抢救制度,对危重病人的抢救,应做到急救工作快捷、畅通、准确、有效。病人对医院抢救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科要加强医务人员基本功的训练,熟练掌握操作程序及抢救设备。平时工作中随时对抢救药品及器材进行检查,保证抢救物品完好。急诊病人来院要及时接诊,抢救时各科要积极配合抢救,齐心协力,确保抢救成功。对病区的危重病人要及时上报,医务科要现场解决、协调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17)严格报告制度,及时化解矛盾,各科室发生的不良医疗事件及重大医疗事故必须及时报告,不得掩盖事实真相,确保医院能及时全面了解各科室的医疗安全状况。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医疗不良事件或发现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时,应当立即向科主管报告,科室负责人在接到报告后,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及时化解矛盾,将有关情况如实向医务科及院领导报告。发生纠纷的当事科室应于事发后6小时内将事情经过及对问题的认识如实写出书面材料交到医务科。发生重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科室应当自事件发现之时起半小时内向医务科及值班院长报告有关信息。各级医务人员严格按照上述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医务科报告,不得隐瞒、漏报、谎报,缓报等,违反者逐级追究责任并给予处罚。

(18)各科室必须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且能涵盖诊疗各环节的医疗安全纠纷(事故)防范措施和处理预案,措施和预案要包括相关的组织机构、人员配置、法律法规和技术培训、针对不同专科要求的防范细则、奖惩办法、事件发生后的应急处理机制等,将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作为各科室医护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进行定期检查,充分做到防患于未然。

(19)加强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推广实施。各科室至少实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临床路径3个病种,并定期对临床路径实施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不断完善和改进,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中医诊疗方案基础上,结合本院实际实施中医诊疗方案,及时总结评价中医临床疗效;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中医护理方案的基础上,结合本院实际实施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积极开展辨证施护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三)输血质量持续改进整改措施:

1、落实《献血法》和《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有关规定。医院严禁非法擅自采血。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第五篇:十九自查医院感染与持续改进十九、医院感染管理与持续改进

(分值18,自评合格17。其中核心条款1,自评合格1。不合格1。)医院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建立感染管理组织、感染管理部门,制定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措施,标准工作流程。建立、健全二级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有明确的职责与管理权限,有感染管理实际工作能力的专职人员,建立相关的工作制度及记录文件。制定全院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教育与培训计划和方案,2014年开展一次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现患率调查率〉96%,现患率≦10%。开展综合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主要有手术切口目标性监测、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目标性监测以及住院病历抗生素使用监测),医院的新建改建与扩建方案,认真履行审核、审查职能。医院建筑布局、人流、物流基本符合感染控制原则。建立健全了隔离和标准预防制度,有隔离各类感染性疾病、耐药菌的相关制度与措施。隔离标识清楚,隔离的防护用品配备齐全。有合适的空气净化措施。建立有手卫生制度和合格的手卫生设施(流动水、重点部门水龙头为非手触式开关、干手装置、速干手消毒剂),有手卫生监测检查及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记录。制定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报告及处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包括手术室、产房等临床基础科室的管理得到强化,制度及措施建全,符合《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相关规范、标准要求。有消毒药械与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与措施,存放及用后处理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建立了医疗废物、污水处理的管理制度与操作流程。有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的应急处理预案。按卫生部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管理的有关规定,医院每年对医院感染指标进行分析统计。

不足。但我院部分设施还未完善,消毒供应室暂时未能建立、但我院与威远县人民医院签定了无菌包消毒灭菌协议,污水处理监测记录还不完善,限于医院无新生儿病房,重症监护室还未正式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