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工信息保太镇创新工作方法解决信访问题

今年以来,保太镇围绕全镇信访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作用,坚持眼睛向下,狠抓基层基础工作,积极探索基层信访新机制,形成了村级预防、乡镇化解、回访解决的大信访格局,实现了将绝大多数信访问题消化在基层、解决在镇域内的目标,确保了基层的和谐稳定。

一是整合村级力量,搭建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预防预警平台。超前防范,把组织信访案件消除在萌芽状态。在全镇村一级建立了由信访、司法调解、治安以及计生、妇女组织组成的信访(代理)办公室,同时在各村民小组设立了一名由老党员、老干部、老复退军人或德高望重的老同志担任的义务信访信息员或代理员。对发现的苗头性问题,提前介入,掌握动态,及时同当事人做好沟通,化解矛盾,把组织信访案件化解在萌芽状态。村级信访办公室每周集体办公一次,听取群众诉求,进行调解,能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解决的说明情况约定时间答复。属本村解决的本村研究解决,本村解决不了的由信访代理员反映协调解决,同时明确在村里正式答复前群众不得越级上访,确保了矛盾纠纷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在村一级及时发现、及时预警、及时化解。

二是整合乡镇力量,搭建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平台。整合调解力量,集信访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为一体,建立由乡镇党委政府统一组织,由信访牵头,综治、司法、法庭、民政、建设、计生、土管、经管部门为成员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中心,实行集中办公,一个窗口统一受理,乡镇党委政府赋予“中心”四项权利:矛盾纠纷的分流指派权、调处调度权、调处督办权和“一票否决”建议权。并健全了四项制度:一是健全排查预警制度,乡镇每月对各类矛盾纠纷苗头组织一次集中排查梳理;二是健全分类调处机制,对某一职能部门单独调解不了的矛盾纠纷,由乡镇排查化解中心下发分流督办通知单,督促有关部门协调解决;三是健全协调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协调解决重大社会矛盾纠纷;四是健全跟踪回访制度,对办结的重大疑难复杂矛盾纠纷组织人员进行回访,巩固化解成果。

三是转变思路,对上访人员采取回访机制,避免出现再次上访。采取电话、约见、派人上门等形式,对上访人做好回访工作,做好安抚,及时沟通案件进展情况和处理结果。以防止案件办理期间出现再次上访和越级上访、重复上访的现象,避免已办结案件反复。对已经出现的组织信访案件要分门别类,明确包案责任部门和包案领导、包案人员,具体负责解决问题和稳控工作,遵循“上访人员有理,被反映人员有过,所反映问题有解”的原则,安抚上访人员,寻求解决方案,积极应对,及时化解,确保问题不上交,矛盾不激化,人员不上访。

总之,做好信访工作,解决问题是关键。通过以上几项措施的落实,保太镇的信访工作得到了质的提升,农村干群关系得到了明显改善,农村社会稳定更加稳固,全镇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快速发展。

第二篇。组工信息保太镇“四抓”做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保太镇“四抓”做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近年来,保太镇把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作为提高党建工作水平的重要抓手,以“四抓”为工作突破口,强化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从而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提高了执政能力和水平,有力地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抓班子建设,选齐配强支委班子。在乡镇党委成立非公经济党总支(支部)的同时,县经委切实加强了指导督促,帮助改制企业党支部选齐配强了支委班子,并在支委班子中选拔了一名懂管理、熟悉党务、政治思想素质较好的同志担任党支部书记,进一步促进非公经济党组织的稳定、巩固和健康发展。

二是抓党员建设,积极发展壮大非公经济的党员队伍。按照党员发展“十六”字方针要求,坚持把好新入党员的选择关、培养关、考察关、发展关,实施发展党员“公示制”和预备党员转正“公示制”,广泛接受群众监督,提高党员发展质量。目前为截止,共有28人参加了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有10人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非公企业联合党总支(支部)的组织下,多次开展了捐资助学、扶贫济困等各种支助活动,共捐款5.2万元。在非公有制企业党员中开展“三学一示范”活动。以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为单位,组织党员开展学党章、学理论、学技术、创建党员示范岗活

动。充分发挥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把关定向、服务生产、凝心聚力”三大作用。组织开展了“企业联农村、共建新农村”活动,形成“以工促农、企村互动”的长效机制。截至目前,全镇企业累计为新农村建设投入资金达1000余万元,较好地展示了非公企业“富而思源、回报社会”的风采。

三是抓培训提高党员素质。注重在优秀员工特别是优秀经营管理人员和青年技术骨干中发展党员。近三年,共举办6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培训积极分子180余名,新发展企业党员50余名。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采取定期培训、外出学习、实践锻炼等方式,提高其综合素质。同时,把企业家队伍建设纳入到干部培训教育的总体规划,拨付专项经费,进行培训。

四是抓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在非公经济中的领导作用。针对非公经济企业党建工作的现状和特点,正确把握“因企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总体工作思路,开展好党务工作。在非公经济党支部建设上,按照“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巩固一个,完善一个”的要求,对符合条件的非公企业及时建立党组织。通过合理设置管理,全面加强了党在非公经济中的思想作风建设,促进了非公企业党员、职工树立“企兴我荣,企衰我耻”、“爱企如家、敬业奉献”的理想信念,形成了以党建促非公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格局。

第三篇:我镇创新方法抓好信访稳定工作我镇创新方法抓好信访稳定工作

我镇在信访维稳工作中,按照“坚持政策、整治非访、控制重访、杜绝集访”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新的稳控防控措施,加大信访稳控工作力度,有效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是创新领导体制,落实责任格局。调整充实镇信访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纪委书记、人大副主席为副组长,形成了党委、人大、政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同时认真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把信访工作责任制列入年终考核评比的重要内容,增强镇村干部做好信访工作的责任心和主动性,切实把信访工作化解到最基层。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第五篇:《关于创新群众工作方法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的意见》印发《关于创新群众工作方法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的意见》

印发

中办和国办近日印发《关于创新群众工作方法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量化指标:省级领导干部每半年至少1天、市厅级领导干部每季度至少1天、县(市、区、旗)领导干部每月至少1天、乡镇(街道)领导干部每周至少1天到信访接待场所,接待群众来访。《意见》还强调,积极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方式逐级表达诉求,不支持、不受理越级上访。既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事务,坚决纠正限制和干涉群众正常信访活动的错误做法。同时也要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纠纷,防止以闹求解决、以访谋私利、无理缠访闹访等现象发生。《意见》明确,不再简单以信访数量多少作为信访工作的考核指标,这并不意味着对信访工作取消考核,《意见》中提出健全科学合理的信访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即对信访工作考核应在综合考虑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人口数量、地域特点、信访总量、诉求构成、解决问题的质量和效率等因素后设置考核项目和指标,从而推动各地区把工作重点放在预防和解决问题上。《意见》提出,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的基础性工作,更加注重落实好各项民生政策,优先保障民生支出。针对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劳动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相关政策,全力推动落实。《意见》要求,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重大决策出台的前置程序和刚性门槛,对决策可能引发的各种风险进行科学预测、综合研判,确定风险等级并制定相应的化解处置预案。在评估中要充分听取信访、维稳、综治等部门的意见。健全决策纠错改正机制,实时跟踪决策实施情况,及时了解利益相关方和社会公众对决策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全面评估决策执行效果,适时决定是否对决策予以调整或者停止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