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环境审计城市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环境审计最早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企业为应对政府的资源环境督查,在内部首先实施试行的有关环境审计相关政策来处理环境可能带来的相应问题。资料显示,环境审计委员会成立后,积极鼓励各国重视环境审计问题,将环境审计作为审计工作的重点之一,通过逐渐渗透,环境审计工作在各国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发展。对我国来说,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部分政府和企业片面地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gdp的增长、先污染后治理、推行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等现象,导致各种环境问题严重遏制了城市健康和稳定发展。环境问题逐渐走进人们的视线,引起了社会公众关注,国家也逐渐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环境问题变成了治理重点,为了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人类社会文明,从而达到城市可持续发展、人文建设环境良好的治理目标,环境审计成为一项重要手段和工具。环境审计可以通过对环境建设有关项目的业务活动是否客观可靠、合法合规以及收益效果状况开展评估和监督工作,促进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是一种具有独立性的满足城市不可忽视的长期发展建设行为。环境审计主要分为环境合规审计、环境财务审计和环境绩效审计。环境合规审计建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相关法规政策的基础之上,审查被审计单位环境管理的执行情况是否合法合规,根据审计结果及时提出整改意见,若存在与相关环境法律及规划有不合理之处及时向国家立法机关反映;环境财务审计则主要是对环境保护资金的审计,注重审查环保部门及企事业单位是否制定了合理的环保资金预算、有没有按计划及时拨付环保资金、环保资金筹集途径及使用用途是否恰当等内容;环境绩效审计则重点关注被审计单位实施的环境项目建设产生的效率效果,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环境效益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判断项目对所在及周边城市在未来期间是否会产生积极或者是消极的影响。下文将针对环境审计的具体实施与反馈结果,来具体分析服务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并提出可行性的对策建议。

二、环境审计服务城市推动文明建设

在2016年上半年,审计署针对审计工作作出相应调整,其中重点提出着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始终关注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环境保护政策的落实,推进绿色发展方式,服务城市的可持续发展。2017年,环境问题愈演愈烈,已然成为不得不重视的大问题,政府工作也作出相应调整,将环境审计作为重要工作内容,成为审计署工作中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从总体上看来,全国各级审计机关积极开展环境审计工作,发现环境审计的重点、要点,将环境审计作为绩效考核,不断地拓展审计方式和方法,在服务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具体内容看来,可以通过审计署的审计结果公告看出具体的环境审计进程,分析环境审计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审计公告分析

2003年以来,国家公布了一系列涉及环境主题的公告,第一个涉及环境审计主题的公告在2006年发布。截止到2017年5月,审计署总共发布了264个公告,其中有关环境审计内容的公告有19个,在公告总数中占比7.20%。单从数量上看来,环境审计结果公告从无到有,再到在全部审计公告结果中占一定的比例,反映了环境审计经历了从萌芽到探索发展的现状,说明环境审计已经逐步进入政府的视线,并开始着手解决。从19个环境审计公告结果中不难看出,政府对环境审计项目结果高度重视,将结果发布出来,并对存在问题的整改结果也进行公告,共涉及18个环境审计项目,通过分析审计结果公告,可以对环境审计工作的现状得出以下结论:

1、环境审计项目内容。审计公告中的环境审计项目内容主要包括: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审计10个,环境保护建设项目4个,环境政策法规执行情况审计3个,环境绩效审计1个,为2008年开展的“三河三湖”流域内北京、辽宁、江苏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水污染绩效审计项目。其中可以看出,在近年来的环境审计工作中,环境保护资金审计项目占比最高,环境绩效审计项目占比最低。

2、环境审计项目涉及主题事项。审计公告的环境审计项目涉及主题事项包括资源开发利用、生态建设以及污染治理三个方面的主题。资源开发利用不仅要节约现有不可再生资源,而且要开发新资源,将资源有机整合,统一规划,对土地开发加强监管监督,得到土地的有效利用,共涉及5个环境审计项目;生态建设主要是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天然森林资源保护、青藏铁路环境保护、退牧还草等,共涉及4个环境审计项目;污染治理从社会层面看,工厂企业的废气废料排放,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生活用水污染预防,共涉及9个环境审计项目,为数量最多的主题事项。可以看出,目前环境审计涉及面较为广泛,并且以污染治理为最主要的处理事项。

3、环境审计项目中的整改问题。所涉及的整改问题主要是:政府部门监管不到位、环保建设工程项目未按计划开展实施、环境保护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企业未按政策规定要求执行节能减排工作等问题。可以看出,环境审计工作较为注重事后监督审计,对已结束的环境项目开展审计,缺少在事前对环境问题风险进行评估和考量。

(二)环境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由以上内容可知,环境审计公告结果在数量和涉及的内容范围两个方面都呈现正面扩张效应,将生态建设和环境污染的治理两项内容确认为审计的重点内容,反映出我国当前环境审计方向明确,这对我国环境治理工作的推进和环保政策的落实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存在实施依据不足、绩效审计类型偏少、审计方法不恰当等问题,妨碍环境审计服务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1、环境审计实施依据不足。环境审计的有效实施,依赖于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及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作为我国环境审计实施的依据,仅在审计机构对资金收支的监督原则上作了明确的规定,而对于环保治理、生态建设相关的原则和规范,环境绩效的评价和鉴证则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从而导致环境审计机构主要以环境保护资金作为载体开展环境审计工作,审计的内容和范围受到了限制。另一方面,环境审计工作缺少审计准则规范,没有专门针对环境审计制定准则,审计人员只能参考其他类型的审计准则,而环境审计与其他审计类型在对象、标准、实施程序上有较大的差异,增加了环境审计的难度和风险。

2、环境绩效审计较少。从审计项目的类型构成看来,绩效审计相关项目类型占比最低,仅占总体的5.26%,而环境财务审计项目和环境合规性审计相关项目占据了主体地位。在环保专项资金审计的合法合规性及征收管理使用过程存在的相关问题上,环境审计机构过于偏重,从而造成了对环保专项资金使用的经济性和效益性的评价力度及方式的不足;审查环境建设项目的投入、建设、运营情况,却未对环境建设项目的可行性、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原则进行评价。对环境绩效审计的忽视,使得环境审计更偏向于对问题的直观描述,未发挥环境审计应有的预测和促进作用。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4]谢志华,陶玉侠,杜海霞.关于审计机关环境审计定位的思考[j].审计研究,2016,(01).

[5]张帆,龚旻.税负与公共商品支出的约束关系: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j].财经论丛,2017,(05).

[6]张长江,陈良华,黄寿昌.中国环境审计研究10年回顾:轨迹、问题与前瞻[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