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区域质量方案

为积极配合“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程”的深入实施,充分提升我局产品质量监督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防止出现新的行业性、区域性产品质量问题,确保行业、区域重点产品质量稳定与提升,认真贯彻落实省局提出的“产品质量问题事先预范、提前预警、产品质量风险前瞻性预测”的质量监督工作新定位,构建和谐监督,结合我局实际,就开展重点产品、重点区域质量关注(以下简称“重点关注”)工作的有关事宜,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精神为指针,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产品质量监管全局;以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配合我市“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程”的全面实施为目的,对全市范围内呈现区域性、行业性产品质量问题苗头的产品行业,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对产业经济结构复杂、经济活力较强,容易产生影响质量稳定因素的区域,积极采取各种质量监管措施,全面构建产品质量监管体系,确保辖区产品质量安全。

二、工作目标

(一)全市区域内产品质量保持稳定;

(二)关注关注区域(产品)不出现新的质量问题;

(三)关注产品监督抽查合格率比上年度有所提高,质量基础较好的行业要争取抽查合格率高于80%;

(四)无证生产、假冒伪劣行为得到有效遏止;

(五)本区域内的主要工业产品行业的总产品批次的平均抽查合格率高于上年度平均水平,质量监管工作基础得到强化,各项质量监管工作制度不断得到建立和健全,产品质量监管体系逐步完善

三、关注产品的确定

通过跟踪检查、分析评估、风险预测等,定期对全市产品质量相关数据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掌握区域产品总体质量状况。将有以下状况的区域(产品)列为重点关注:

(一)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在国内市场同行业中,有较大的市场占有量和较强的竞争力,在监督抽查中呈现区域性质量问题苗头的产品;

(二)因质量问题被有关领导批示或被省级以上新闻媒体曝光的产品;

(三)被省局列为“重点关注”的区域(产品);

(四)产品标准、监管方式有重大改变的;

(五)主要原辅材料价格上涨较大,产品利润空间小,辖区内量大面广的,列为重点关注产品或本级重点关注区域

四、工作步骤

(一)调查摸底,掌握情况。深入了解企业产品的基础管理、生产、销售、执行标准、申报取证、质量抽检、特种设备管理、产品质量保障等情况,建立起重点关注产品质量信息库,为关注产品顺利实施品牌培育质量提升工程提供基础数据。

(二)分类指导,加强监督。根据企业规模、质量水平、管理现状、质量诚信度和企业发展能力等情况,对重点关注产品企业按照重点培育、重点帮扶、重点整治等不同类别实施分类指导和监管。重点监管企业达到“三个有”要求,即每个企业有一分类等级(ABCD类),每个企业有一本巡查记录,每个企业有一套台账资料。

(三)明确职责,落实责任。“重点关注”工作作为“质量提升,品牌培育工程”的子系统,通过“质量提升,品牌培育工程”领导小组,在当地政府领导下,协调有关部门建立健全质量关注工作协调机制和长效监管机制,形成企业自抓、质监总抓、乡镇主抓、部门齐抓的工作格局。企业要切实承担起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要坚持自查质量问题,自觉整改质量问题,不断加强基础管理,保持产品质量稳步提高;质监部门要制订工作方针和实施细则,精心组织实施好;有关乡镇要切实承担起政府的质量工作责任,加强辖区内企业管理,及时报告、制止产品质量违法行为,协助职能部门开展打假治劣工作;相关职能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工作沟通和协调,齐抓共管,工商部门要协助质监部门加强对市场准入类企业的后续监管和信息沟通;经贸、科技部门要加快推进企业科技进步和技术改造,依靠科技创新提高产品质量。

(四)突出重点,强化监管。构建国家、省级、市级、县级四级监督抽查和专项监督抽查相结合的质量监督检查体系,形成企业自律为基础,政府监督为主要手段,社会监督为补充的监督机制。加强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对“重点关注”产品要及时掌握情况,了解信息,构建产品质量预警线,遏制突发性产品质量事故及假冒伪劣生产等点状问题的发生。要加强全行业产品质量宏观形势科学分析和预测,进一步建立完善快速反应机制,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并做出关注重点,提前介入开展产品质量治理,防止发生量大面广的质量问题。

(五)行业协管,加强自律。强化标准自律。组织行业研究出台协会自律标准,并通过协会自律机制,将标准分解落实到产业链的各生产环节。继续探索对漏电行业协会适当授权试点工作,帮助行业协会进一步规范对不合格企业的整改验收工作,发挥协会在维护企业权益、规范自律、实心惩戒和协调合作方面的独特作用,制订行业规范、协调产品价格、引导有序竞争。

(六)做好巡查,确保质量。质监部门要进一步完善质量监管机制,要积极探索企业产品质量的远程管理、智能管理、现场管理和电子监管,加快实现企业巡查的智能化管理。加强与乡镇、村的沟通和联系,积极发挥乡镇质监员、村协管员作用,组织和推动质监员深入企业第一线,开展上门服务,宣传质量管理知识和有关法律法规,帮助企业解决质量问题。要落实“一岗双责”,积极推进区域监管,加强企业监管巡查工作,坚持企业自查、质监巡查、镇村协查。通过巡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日常巡查的同时,要积极组织开展各类专项检查和夜间巡查,确保检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七)完善机制,长效监管。认真分析质量关注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总结经验,形成一整套政策措施和管理制度,实现长效监管。按照统筹、开放、协作、互动的原则,建立质监、经贸部门共同实施的技改推动采标的工作机制,质监、科技部门共同推动的专利融入标准、科技成果转换为标准的实施机制,质监、外经贸部门共同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合作机制。要督促企业加强基础工作,全面提高企业质量管理。积极引导企业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整体素质。加强标准化、计量工作,鼓励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使用采标标志,支持技术力量雄厚的企业和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的制定,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鼓励企业积极开展“计量减损增效”活动,提高经济效益。要针对我市的产业特点,采取各种措施,培育一批经济实力强、质量技术水平高的龙头企业。注重发挥重点骨干企业在质量管理、名牌创建等方面先进性作用,带动一批中小企业质量上台阶。

四、工作措施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完善科技政策。将科技激励政策从科研成果的鉴定延伸到科研成果转化为标准,并作为科技立项和验收的重要指标。推进科技进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尤其要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专利技术迅速融入、转化为适应市场的技术标准。

(六)建立机构,加强领导

成立局产品质量关注领导小组,通过“质量提升,品牌培育工程”领导小组,在当地政府领导下,协调有关部门建立健全质量关注工作协调机制和长效监管机制,形成企业自抓、质监总抓、乡镇主抓、部门齐抓的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