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市场监管系统质量发展、计量、标准化、认证检测监管和科技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2023年工作作个总结,就2024年工作任务作出安排部署。

一、2023年质量发展、计量、标准化、认证检测监管和科技信息化工作卓有成效

2023年,全省质量发展、计量、标准化、认证检测监管和科技信息化条线的同志们,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市场监管工作的重要指示和论述,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质量强国、质量强省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全面加强质量发展、计量、标准化、认证检测监管和科技信息化各项工作,奋力推进质量强省建设,有力服务了x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质量发展促进,推动质量强省建设一是优化质量工作制度机制。在全国率先出台《质量强省建设纲要》。《省质量促进条例》正式施行,“我省率先立法推进质量发展工作”入选省行政立法十件大事。建立质量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协调推进机制。迎接2023年中央质量督查考核。首次部署开展对各市党委政府的质量督察考核。持续开展质量强县(市、区)创建活动。开展2023年全省“质量月”系列活动,首次在“质量月”期间举办世界制造业大会质量基础设施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话会。围绕重要时间节点、社会热点等进行策划,创新开展质量主题宣传,营造了良好的质量氛围。宿州市政府印发《进一步加强质量促进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争创质量强国标杆城市。二是实施质量提升行动。5部门联合印发《进一步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行动方案》,部署新一轮质量提升行动。聚焦主导产业,滚动实施138个“四个一”(一业一域、一园一品)质量提升项目,参与企业8492家,解决质量问题1021个。命名首批12个省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17个区域启动第二批示范区创建。开展新能源汽车产业质量提升专题调研,实施新能源汽车产业质量提升行动。发布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典型案例,召开现场推进会,推广x市“六个规范统一”做法,全省设立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146个,服务企业4.6万家。开展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和消费品质量合格率统计调查,我省两项指标均位居全国第四。优化公共服务,我省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位居全国第六。x市创新开展“质量强链助企赋能”行动,助力汽车零部件产业链质量提升,高分通过首批长三角质量提升示范试点项目验收。三是提升质量管理效能。推进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联合省总工会举办首届全省企业首席质量官职业技能竞赛,遴选发布首席质量官质量变革创新十大典型案例,受到市场监管总局通报表扬。联合省经信厅开展数字化质量管理创新与实践十大典型案例遴选发布活动,海螺集团同时入选全国典型案例。举办第四届省质量创新技能大赛,引导一大批企业开展质量创新、质量改进活动,提高质量管理水平。x市、x市、x市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质量管理培训,引导企业导入卓越绩效、六西格玛等先进管理模式,推动全员、全要素、全过程、全数据的新型质量管理体系应用。强化缺陷产品召回工作,全年实施召回182次,召回各类消费品138.08万件,均位居全国前三,全国消费品安全与召回技术工作组交流会在我省召开。四是培育质量品牌标杆。编制《皖美品牌示范企业申报推荐指南》,185家企业入选2023年皖美品牌示范企业。协助省发展改革委组织35家优秀企业参加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举办中国品牌日x特色活动,发布皖美品牌十大影响力事件,举办质量品牌知识竞赛和品牌故事大赛,组织优秀企业交流品牌培育经验。在世界制造业大会上向第六届省政府质量奖获奖组织和个人颁奖。向省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报送省人民政府质量奖成效评估报告,省政府质量奖设立10年来,全省累计投入质量奖励经费x亿元,撬动企业质量投入x亿元,产生效益x亿元。组织优秀企业参加中国质量(x)大会及“质量之光——中国质量管理与质量创新成果展”。

(二)强化计量技术基础,服务高质量发展一是强化计量能力建设。2023年底全省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达到3888项,全省覆盖强制检定计量器具项目达到41项,计量器具强制检定能力大幅提升,x、x、x、x、x市及所辖县均完成建设目标。全省新立项和批准发布省地方计量技术规范33个、29个,发布总数达到189个,稳居长三角地区第二位。x、x、x、x等市局技术规范方面走在全省前列。在x召开县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能力提升行动专题推进会,16个县级机构率先达到a级。二是推进产业计量工作。在全国率先出台《省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成立省碳达峰碳中和计量技术委员会,参与总局《碳计量支撑发电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对策研究》1项课题,立项、发布一批地方标准和技术规范。省计量院筹建的国家新能源汽车储供能产品产业计量测试中心高分通过总局验收(全国第二),x市申报筹建国家机器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x市省半导体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批准筹建。三是加强民生计量工作。对眼镜制配场所、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和流通领域经营单位等开展计量专项检查,并通报检查结果。开展全省电子计价秤市场秩序综合整治行动,x、x等市局分别曝光一批典型案例。开展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型式批准省级“双随机、一公开”计量监督检查,配合省教育厅强化全省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评议考核。诚信计量示范单位由894个增加到4533个,参与创建行业由12个增加至19个,组织编印《省诚信计量典型案例汇编(2023年)》,x市1个案例入选全国诚信计量典型案例,x市在全省率先开展诚信计量优秀案例现场交流。强化燃油加油机计量强制检定,全省备案加油站4458家,检定合格率99.96%。x市局强化加油机计量监管成效突出,宿松、望江、岳西均查处了加油机计量作弊案件。四是推进计量改革创新。稳妥推进“二检合一”改革,指导省计量院和皖能集团联合申报国家计量数据建设应用基地(充换电设施),探索推进电动汽车充电桩在线监测。五是加强计量人才队伍建设。组织295人次参加全省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传帮带”培训,联合省人社厅举办全省计量技术人员职业技能大赛,全省专业计量技术委员会总数达到13个,重新确认二级考评员113名,考试考核确定新二级考评员138名。

(三)强化标准引领,以标准化助力创新型省份建设一是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更加紧密。印发《省国家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工作方案》,会同省科技厅共同立项实施省质量基础设施标准化专项项目22项,新批准筹建先进金属材料等4个省技术标准创新基地,x通用机械研究院获批国家标准验证点,7个项目获评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获评国家企业标准“领跑者”标准55项。二是产业标准化水平不断提升。发布现代农业地方标准78项,6家单位获批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批准建设29项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x市大力推进x牛肉汤标准体系建设。推进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新兴产业领域参与国家标准制定,新获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项目2个、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项目2个、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项目4个,x市获批建设国家强制性标准实施情况统计分析点(新能源汽车)。1个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商贸流通专项)项目通过评估,2家单位获批承担国家级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三是城乡建设和社会建设标准化进程加快。联合省民政厅、省商务厅印发《省养老和家政服务标准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省气象局落实《省气象业务数字化转型标准建设指南》。x市牵头制定全国首个预算绩效管理地方标准。建立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标准体系,加强乡村旅游、民宿经济、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等标准化建设。x市委《关于“x标准”探索与实践的报告》获得韩俊书记阅示。四是绿色发展标准化保障加快建设。组建环境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标准制定工作,截至目前,我省单位共主导和参与制定环境保护国家标准40项、行业标准55项,发布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标准共49项。组建自然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绿色勘查技术规范》等7项地方标准。发布《省林草领域新型地方标准体系》。开展《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等强标宣贯培训。五是标准国际化能力持续提升。2023年我省共牵头制定11项国际标准,累计发布“一带一路”国际联盟标准27项。x工业大学表面科学与技术领域专家张世宏教授荣获iso杰出贡献奖,这是我国专家首次在该领域获得iso总部颁发的奖项。六是标准化改革不断深化。2023年共主导、参与制订国家标准589项。新发布省地方标准358项,连续3年开展地方标准实施效果评估。联合16个部门印发《推进团体标准化工作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3年在国家团体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公开团体标准747项。七是标准化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368人通过省标准化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累计达到1609人。开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年度考核,推进企业标准总监培育。

(四)优化认证检测监管服务,强化技术支撑能力一是聚焦重点产业补短板。招引国内知名整车检测机构招商检测、中国汽研入驻,鼓励国家机动车质检中心(上海)广德基地拓展建设二期项目,支持国家汽车零部件产品质检中心(x)转企改制。对接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德国tuv莱茵集团等认证机构,促成与车企建立出口认证便捷咨询机制。二是优化技术服务供给。培育壮大认证检测服务业,新增检验检测机构56家,全省机构总数达1762家,包括国家质检中心26家、省质检中心81家,

3.77万家组织获得认证证书13.7万张,居全国第7.联合省生态环境厅等部门在环境监测、食品检验等领域开展能力验证。开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141”提升行动和检验检测促进产业优化升级行动,精准帮扶小微企业278家,x、x市局通过提升检验检测服务,促进中药材、机床产业升级。三是推动认证检测行业治理规范。常态化开展认证检测机构监督检查,累计立案361件,罚没款448.36万元,2起案件移送公安机关。会同省生态环境厅、省公安厅开展环境监测和机动车检验机构“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淮北市局建立机动车检验检测监管联合协作机制。会同省公安厅在全国率先开展虚假认证专项整治行动,有力打击一批认证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受到总局通报表扬。四是深化认证检测工作改革。下放自贸区内ccc免办审核发证工作权限,共受理ccc免办申请877件,货值6.5亿元。推动认证机构资质符合性省级现场核查试点在皖落地,共现场核(检)查认证机构23家,报请总局撤销资质15家。开展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员考核晋级。五是强化示范引领。承办全国质量认证系列宣传体验周活动启动仪式。评选第三批省质量认证示范区3个。x、x市局积极探索乡村民宿服务认证,x县开展乡村民宿服务认证示范县创建。

(五)强化科技信息化支撑,服务监管效能提升一是提高科技创新水平。成立省局科技创新委员会,召开全系统科技创新和认证检验检测高质量发展会议,首次获得总局科研成果奖(省特检院,三等奖),立项总局科技计划项目2项、省局科技计划项目41项、省质量基础设施标准化专项22项,3人入选总局科技创新委员会分委会、1人入选总局第一批科技创新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二是提升智慧监管能力。开展市场监管部门整体数字化设计,系统规划政务服务、执法监管、运行管理等领域数字化应用场景21个,积极申报2023、2024年度信息化项目计划,扎实推进平台经济“三化”监管、知识产权保护“一件事”、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以及电子营业执照系统、审批许可系统升级改造等项目,为我省政务服务提供身份认证、企业信息推送等应用服务,进一步提高了政务服务效能。三是加强对外交流合作。省局与中国计量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积极配合做好第二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市场监管专项工作。省计量院与江汽集团、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合力打造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省质检院与国外机构共建新能源汽车高压零部件能效和安全性测试实验室。省质标院持续推进与英国标准协会(bsi)的合作。四是重视舆情应对处置,建立舆情通报机制,舆情处置率达99.9%。有效化解央视“3·15”晚会曝光的“香精大米”、焦点访谈曝光的“问题手办”等舆情风险。五是开展科学普及工作。围绕“热爱科学崇尚科学”主题,扎实举办市场监管科技周活动,12部作品在总局和省科普比赛中获奖。

(六)强化区域质量合作,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一是推进质量发展合作。联合沪苏浙赣市场监管局共同命名首批长三角质量提升示范试点项目,启动第二批项目建设。参与筹办全国“质量月”苏浙皖赣沪共同行动启动仪式,共同发布《首席质量官评价规范》地方标准和一批质量提升项目成果。二是推进计量合作。省计量院和x、x等市积极参与长三角计量技术规范建设,新获批立项“沪苏浙皖”计量技术规范4个、发布3个,均占获批总数的1/3.在x市召开长三角计量一体化发展暨结对帮扶皖北八市产业计量建设工作推进会。三是推进标准化合作。牵头制定《长大桥梁无人机巡检作业技术规程》长三角区域地方标准。在x市组织召开2023年长三角标准化工作会议。市场监管总局同期在x召开2023年度长三角标准化工作新闻发布会。四是推进认证检测一体化监管。轮值推动长三角认证检测监管合作事项,联合开展“锂离子电池检测”等4个项目能力验证活动,联合发布长三角检验检测促进产业优化升级行动典型案例,互派执法人员和技术专家开展联合监管。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质量领域变革创新能力比较薄弱,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还不多,数字化、信息化水平不高,企业落实质量主体责任的积极性还不高,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和科技信息化等质量基础设施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服务支撑能力还不能做到全覆盖。我们要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提升工作水平。

二、2024年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五)要更好地发挥科技信息化的保障作用一是深化市场监管科技创新,扎实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专项,支持质量基础设施各领域的技术创新。继续实施省局科技计划项目,加大省重点研发计划和总局科技计划项目的储备和申报力度,争取获得更多更高层次科研项目。加大省科技奖和总局科研成果奖储备和申报力度,力争获得更多科技奖励。加强各级各类创新人才的招引、培养和使用,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围绕新兴产业战略部署和发展需求,加强市场监管领域科技创新的需求调研。积极申报总局重点实验室,争取总局技术创新中心尽早挂牌运行、总局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尽早获批筹建。持续推进省新能源电动汽车高压零部件检测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省压力管道安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力度。二是加快场景创新,稳步推进市场监管信息化建设。省局将按照“十四五”规划和数字化设计,进一步完善登记注册、审批许可、“双随机一公开”日常监管、食品监管、行政处罚等信息系统,加快知识产权保护一件事、平台经济“三化”监管、“互联网+市场监管”场景应用升级等信息化项目建设,加强与市、县沟通,动态听取意见建议,不断提升智慧监管水平。突出我省主导产业,聚焦中小微企业质量提升需求,积极争取建设省质量基础设施数字化服务平台,推广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助力质量强链行动。市县两级市场监管部门在用好全国和省级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推进差异化监管系统建设和创新应用,提升监管信息化水平。要扎实做好数据工程试点工作,发挥数据在智慧监管中的赋能、创新和带动作用。省局各处室和直属单位要根据《省局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按照新体制、新范式要求,优化内部工作流程,强化政务信息化建设的统筹协调和单位间协同配合。三是提升科普和对外交流合作水平。加强科普基地建设,丰富科普展教资源,创作更多优秀科普作品,提升科普宣传效果。落实省局与中国计量大学战略合作协议和省局科创委座谈会精神,鼓励支持技术机构加强人员、项目、业务和信息交流,不断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和竞争水平。四是加强风险防控,扎实做好网络安全和舆情工作。要严格落实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加强重点时段、重点部位网络安全保障,扎实做好信息系统上云、等级保护、密码评估等工作,持续提升网络安全技防水平。要严格网络安全管理,健全值班、人员审查、权限审计、数据访问等制度,加强企业和公民个人信息保护,严防重要系统和数据失管失控。省局信息中心要加强网络安全工作指导和巡查,及时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省局网信办将加强网络安全检查,对问题突出的单位进行督办。全系统干部职工要强化舆情观念,熟悉掌握舆情应对的应知应会内容,扎实做好日常监管服务和舆情处置工作,第一时间化解矛盾、消除风险,防止重大舆情事件发生。

(六)要更好地发挥对外合作交流对我省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一是加快推进长三角质量合作一体化。推动质量基础设施、质量提升、品牌发展、质量监管等方面进一步互融互通、共建共享。支持x市在“一地六县”长三角省际毗邻区域开展产业质量提升合作。二是落实《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全面深化长三角计量一体化发展的意见》,积极参与建设长三角计量技术委员会,指导和推动“沪苏浙皖”计量技术规范制定工作,并申报立项一批新项目,组织开展好长三角计量比对、计量技术职业能力竞赛和产业计量技术创新挑战赛。落实《沪苏浙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八市市场监管工作备忘录》,力争新筹建1家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三是深化标准化区域协同和国际交流,加强国际标准协作平台和区域人才共享交流合作机制建设,开展“一带一路”联盟标准研究和应用,在人工智能、量子技术、核聚变、动力电池领域加大国际标准的申报。开展重点领域长三角统一地方标准制定工作,推进长三角标准一体化。四是加强认证检测工作长三角一体化合作,持续开展长三角地区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促进验证结果跨区域采信。动态完善长三角地区认证检测专家库,实现专家资源共享。联合征集发布一批长三角检验检测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典型案例。

同志们。新起点新征程,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市场监管工作的决策部署,按照总局和省局党组工作要求,埋头苦干、奋勇争先,努力开创全省市场监管系统质量发展、计量、标准化、认证检测监管和科技信息化工作新局面,为打造“三地一区”、建设“七个强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