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工业健康发展指导意见

造纸业是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基础原材料产业。为促进*省造纸工业健康发展,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经济和文化发展需求,特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充分认识促进造纸工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以来,*省造纸工业快速发展,产量和经济效益增速年均超过22%和30%,连续13年居全国首位。到20*年底,全省造纸行业木浆年产能达到120万吨,造纸产能达到1500多万吨,其中机制纸和纸板产量1452万吨,占全国产量的19%,纸制品产量214万吨,占全国产量的8%。20*年造纸及纸制品业实现销售收入1377亿元,利税149.8亿元,利润95.2亿元,分别占全国同行业的25%、27%和29%。其中:造纸业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利税117.2亿元,利润75.2亿元;纸制品业实现销售收入305亿元,利税32.6亿元,利润20亿元。另外,与其相配套的造纸机械完成产量3.43万台,占全国的66%,实现销售收入66亿元,利润3.5亿元。造纸产业已成为*省工业经济的重要产业。

同时,*省造纸工业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产品档次和品种有待进一步提升和优化。目前,*省高档纸不到30%,特别是一些高档纸、特种纸和功能性纸还不能生产,纸制品深加工相对落后。二是原料不足将成为制约*省造纸工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省森林资源匮乏,木纤维原料供应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三是制浆造纸机械工业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在造纸机械的幅宽、车速和自动化水平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国外先进设备四是节能减排工作任重道远,不少企业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较低,节能新技术应用滞后,能源及原材料消耗较高。因此,必须加快*省造纸工业全面优化升级,促进造纸工业健康发展。

二、促进造纸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以产业政策为导向,优化原料和产品结构调整,适度控制纸浆生产,着力发展替代进口纸张,大力发展纸制品深加工,提高行业技术水平,加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速度、效益、环境保护相统一,促进全省造纸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

1.产业发展规模。到2010年,自制纸浆产量达到600万吨,制浆企业平均规模达到10万吨/年以上。机制纸和纸板有效产能达到1800万吨,产量1650万吨。纸制品产量380万吨。造纸及纸制品业实现销售收入1800亿元,利润135亿元。其中:造纸业实现销售收入1300亿元,利润100亿元;纸制品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利润35亿元。另外,与其相配套的造纸机械产量5万台,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利润6亿元。

2.结构调整。(1)逐步增加商品木浆和废纸浆比重,到2010年,非木浆、木浆、废纸浆三者比重由现在的25:30:45调整到15:35:50。(2)逐步淘汰落后产能100-150万吨,到2010年,全省造纸企业平均规模达6-8万吨/年。(3)压缩低档纸及纸板产量,到2010年,中高档产品的比重达到80%。

3.节能降耗。到2010年,全省造纸行业机制纸和浆综合能耗为700-800kg标煤/吨。其中自制草浆800-850kg标煤/吨,纸及纸板500-600kg标煤/吨,分别比20*年下降15%左右。

4.节水。到2010年,纸浆平均综合水耗50-60立方米/吨,其中草浆60-70立方米/吨,化学机械木浆20-25立方米/吨,漂白化学木浆40-50立方米/吨,脱墨废纸浆15-20立方米/吨,纸及纸板30-40立方米/吨,分别比20*年下降15%左右。工业重复用水率达到80%以上。浆纸达到国家标准《造纸产品取水定额》a级水平。

5.治污减排。到2010年,全省造纸废水排放总量和污染物cod排放总量控制在3.6亿吨和12万吨以下,分别比20*年下降20%和18.36%。逐步建立节约生产、清洁生产的造纸产业发展新模式。

三、促进造纸工业健康发展的工作重点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五)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环境保护力度。充分发挥财政专项资金的引导和激励作用,推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攻克一批节能减排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加快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制定和落实造纸行业用水定额及能源消耗标准,实行节奖超罚政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积极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消减污染。建立完善废水排放在线监测体系,依法责令废水排放未达标企业停产整治,依法关停整改后仍不达标或超总量指标的企业。

(六)实施人才兴企发展战略,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大力实施企业家、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级技术专家和高级技师。加大对业绩突出的企业经营者和骨干科技人员的激励力度。加强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协作,充分利用好*省造纸行业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的技术资源和人才优势,促进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支持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成果服务平台与信息网络建设。

(七)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作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组织与协调作用,积极发展与国内外同行的合作与交流,为企业发展提供信息。加强行业发展问题的分析与研究,为政府制定行业政策、法规、规划提供参考。制定实施行业行为规范,建立行业自律机制,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为行业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