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公共卫生体系是以医务人员、医疗机构、疾控系统为主体,以卫生和相关社会政策为导引,以医药与健康产业为支撑,社会各界广泛支持参与,全面维护和促进公众健康的综合社会体系。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是践行党的宗旨与护佑人民健康的内在要求,是防范重大风险与维护公共安全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公共卫生领域初步建成了体制机制较为完善、操作运转趋向规范的公共卫生体系。

1.爱国卫生工作稳步推进。积极宣传引导。结合爱国卫生月系列活动,扎实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和病媒生物集中防制工作,广泛宣传爱国卫生运动,通过线上线下等形式引导群众参与,不断提升群众的思想意识。强化监督检查。持续开展以“与健步同行,与健康同在”“烟草威胁环境”为主题的世界无烟日活动,组织对2022年无烟党政机关进行督导验收,全市无烟党政机关创建实现全覆盖。注重创建引领。2021年我市成功创建“**省卫生城市”,**镇、**镇荣获“**省卫生镇”称号,**镇**村、**村、**村、**村、**社区、**社区、**镇**村、**村、**村、**村分别获得“**省卫生村”称号,目前我市正在争创国家卫生城市。

2.疫情救治体系初步形成。不断完善多层次传染病医疗救治体系,市立医院、市中医院设置规范化发热门诊*家,各乡镇建设发热哨点诊室**处,明确了市立医院为我市黄码医院开辟有黄码病区。目前市立医院感染科现有编制床位**张,年门诊人次在****人次以上,能实现不同种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分室安置。2021年、2022年**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卫生院)、第二人民医院(**中心卫生院)分别获批二级医院。我市方舱医院在**市范围内率先建成并规范运营,可增加救治床位***张,健康驿站项目已竣工验收。**市第五人民医院(**镇卫生院)已启动建设。全市配备有救护车**台,负压救护车*台,基本能满足疫情救援应急需要。

3.疾控体系建设不断完善。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扎实推进。2022年,我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种****例,报告发病率为***/10万。全市传染病疫情报告实施网络监控,市内设置有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点**处,在工作日每天监测频率不少于四次,节假日不少于两次,所有上报的传染病电子卡实现及时订正、查重。规范开展霍乱、流感、手足口病和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有序开展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全市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实验室检测能力逐步提高。我市疾控中心建设有理化实验室、生化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艾滋病实验室、核酸实验室等5大实验室,实验用房和实验设施设备基本能够满足县级疾控任务要求,为加强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近两年我市在市立医院、中医院、疾控中心分别建成pcr核酸检测实验室,极大提高了新冠疫情防控效率。2022年我市疾控中心核酸实验室、艾滋病实验室在省疾控中心能力验证中获“优秀”等次。

4.医疗卫生队伍逐步增强一是编制方面,全市卫生健康系统事业编制总数****名。其中,市直医疗卫生单位****名,乡镇卫生院编制***名。市立医院、市中医院实行财政定补,其他单位为财政全额供给。二是人员方面,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在编职工****人。其中,委机关**人,市直医疗卫生健康单位***人,乡镇***人。专业技术人员****人,管理人员*人,工勤人员**人。三是机构方面,全市现有二级甲等医院*所(市立医院、市中医院)、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所(市疾控中心、市妇计中心、市血防站)、卫生监督机构*所(市卫生监督所);建制乡镇卫生院**所,村(居)卫生室(站)***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所;社会力量办医*家、个体诊所(门诊部)**所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市在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各种原因,仍存在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3.改革完善疾控体系建设一是加强疾控机构防控体系建设。按照《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能力建设标准》,完善疾控机构建设,在硬件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设备配置;在防控能力上加强疫情发现和现场处置,加强现场检验检测、流行病学调查、消毒消杀、应急处置;在资源整合上,加快疾控中心、血防站等任务相近、功能重叠的疾控机构整合或重组;二是加大疾控机构公共卫生事业经费投入。建立稳定的经费投入机制,改善疾控基础条件,在国家和省级项目资金支撑外,财政部门应适时开展区域性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控投入和产出调研,从政策角度明确公共卫生建设经费占gdp比重,科学合理制定疾控年度预算。在疾控机构实行“一类单位二类管理”,发挥疾控机构一些领域技术优势和设备优势,为社会提供有偿服务,增加疾控机构收入。三是按规合理设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逐步调整城区现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状况,建立政府举办的独立法人、独立运行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设社区卫生服务站,理顺隶属关系,准确定位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职能,以维护居民健康为工作重点,向辖区常住居民主动提供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医疗康复等综合性医疗卫生服务。

4.创新疾病预防控制机制一是成立县级层面的医防融合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医防融合工作实施方案,卫健委牵头抓总,充分发挥市直医共体牵头单位作用,统筹市直医疗单位、乡镇卫生院以及疾控中心、妇计中心、卫生监督所、血防站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协同推进医防融合;二是强化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职能,推进市立医院、市中医院“公共卫生科”建设和公共卫生岗位的设立,加强市疾控中心对医疗机构的业务指导、参与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评估考核;三是将公共卫生工作纳入医疗机构绩效考核内容,在绩效考核中增大公共卫生工作权重,提高医疗机构疾控工作人员薪酬待遇;四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全市统一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推进医共体内各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共享,实现对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和绩效管理等技术支撑,实现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检查检验结果、双向转诊、健康管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连续记录和服务

5.强化医疗卫生队伍建设一是强化领导,压实责任。充分发挥市人才促进发展中心作用,实行卫生人才引进联席会议制度,由市分管领导牵头召集,市卫健、组织、人社、编办、财政、教育等部门参与,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形成合力,统筹安排人才招聘,出台卫生专技人才引进办法,完善人才队伍建设政策体系,探索引培有“一锤定音”能力的公共卫生首席专家;二是分类管理,精准施策。根据需求不同,按照常规人才、高端人才、紧缺人才、特殊人才等不同类别,给予安家费、职称评定、住房、配偶就业、子女就学、个人贡献奖励、科研平台和补贴等奖励政策,对**籍优秀医学人才回乡就业的,给予回乡就业奖励,给予市级医疗卫生机构(市立医院和中医院)人才引进自主权。三是总量控制,适度调整。根据市级医院编制周转池的相关要求和乡镇卫生院编制调整的有关规定,公立医疗卫生单位编制实行动态调整,疾控机构人员编制则按照**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20**〕*号文件“万分之1.63比例统一计算”,加大招聘力度,确保空编足额招聘,建议编制部门根据乡镇卫生院和市级公立医院实际需求,适当增加医疗卫生机构编制总量;四是畅通渠道,有序流通。市委编办、人社、财政、卫健部门要成立联合调研组认真研究政策规定,针对乡镇和市直卫生机构不同的财政拨款体制和区域差别,就如何打破市内医护人员城乡、区域交流,疾控与医疗人员柔性流动,疾控中心人员派驻医疗机构、全日制本科医学生服务期满安排、外县调入人员如何安置等瓶颈积极调研,建立城乡流动机制,真正让人员流起来,激情迸发出来,作用发挥出来,以避免人才流失;五是注重继教,提升能力。要认真解决“有大楼没大师”的问题,强化医护人员的继续教育,卫健委要制定指导性计划,分期分批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上级医院、医科大学进行研修和跟岗培训,通过请专家坐诊、“师带徒”、“一对一”实践、远程网上培训等形式,加强对临床医生、公卫医生、“双医”型医生和基层全科医生的培养,不断提高卫健系统各级各类专业人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