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业余文化生活现状的思考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整体生活水平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巨大跨越,但与逐渐鼓起来的腰包极不相称的是农村居民业余文化生活却越发显得单调乏味。当前,党中央把“三农”问题作为发展中的重中之重,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提出要培养新型农民,这就对农民的业余文化水平以及农村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对农村业余文化生活现状进行了调研。
一、我村农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现状的基本情况村位于镇政府所在地东部,由、两个自然村合办而成,区域面积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89亩,拥有18个村民小组,570户,总人口1958人。经过走访调查,我村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看电视。看电视是目前我村农民用于业余生活娱乐普及率最高的休闲方式。它拓宽了农民的视野,丰富了农民的业余生活。但在节目安排上,大量的连续剧、搞笑片及综节类节目占据荧屏。特别是随着有线数字电视的推广,这类节目占据的份量越来越大,而一些反映农村生产生活的文艺节目、农业生产技术的节目很少。
2、串门聊家常。这个主要集中在中老年妇女之间,她们在晚饭过后,经常串门、聊天。串门聊家常是农村最原始、最淳朴的一种娱乐方式,但是这种娱乐方式正在随着看电视等其他各式各样的更具诱惑的娱乐方式的出现而逐步消退。
3、打牌和打麻将。在农村,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娱乐方式,从最初的老年人闲时打打牌消磨时光发展到一些农村的青年人打麻将赌博。由于现在农村的耕作模式发生了质的变化,收割耕种均已实现机械化,导致村民有大量的业余时间无所事事,造就了打麻将赌博现象的存在,再者人们的意识薄弱,普遍认为赌博并非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恰恰相反,大多数人认为只是一种休闲娱乐的方式,甚至认为赌博是一种经济实力的体现,能力的较量,饭前饭后的谈资。殊不知这种行为对外会造成人情世故的冷淡,亲戚、朋友关系的不和谐;对内造成家庭的矛盾,一些恶性的赌博往往还会滋生社会治安事件。
4、迷信活动。时下,在农村封建迷信活动日渐盛行,稍微留神一下,就会发现封建迷信活动在我们身边时有发生,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丧事大操大办,祭祀之者,不仅要披麻戴孝,大吃大喝,请乐队和吹鼓手,为去逝的人焚烧冥钱和扎制的别墅、小轿车、电视机、牛、马等纸制品,还要请和尚超度亡灵。
(2)算命先生、风水先生生意兴隆。无论嫁娶,还是盖房、选墓,甚至升学考试、出远门等都要找算命先生或风水先生看手相拆字占卜算卦。(3)神鬼思想作崇,在家里挂神像设香案,烧香跪拜,祈求神灵庇佑钱财、命运和健康,以保平安顺利。
(4)更有甚者有病不去医院,相信巫婆神汉,找一些所谓的“神医”化解病情,最后既浪费了钱财,又耽误了宝贵的治疗时间。这些现象的出现说明了当前农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天平严重失衡了。
以上是农村业余文化生活的基本现状。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持续加快,但文化事业的进步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匹配,与农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不相适应。昔日曾在村庄里的歌声、锣鼓声、戏曲声、电影声已越来越多地被麻将声、吵闹声、过路车辆的鸣笛声所代替,在农民追求物质生活现代化的大道上,文化生活却在退化,这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距甚远。
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1、经济原因。农村的经济发展落后于城市,大多数农民群众都以外出务工或者务农为主,这些工作都非常辛苦,导致了他们没有足够的精力和金钱用来进行文化娱乐活动。所以他们很难对文化娱乐活动感兴趣,文化娱乐活动也很难在农村发展。
2、观念因素。群众对文化娱乐活动不太赞成,许多群众都会把各种合理的文化娱乐活动当成不务正业,这就扼杀了一些农民的艺术创造激情,以及表演的积极性。也影响了农村文化娱乐活动的创新性和延续性。
3、政府投入不够。农村可供娱乐的公共设施很少,虽然现在每个村都配备了体育健身器材,但是往往一个村只有一套或者两套,远远不能够满足农民群众的需求。我村现有一个农民健身广场,但是我村有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而且健身广场只配备了体育健身器材,还缺少音响等设备。这样很难实现农村文化娱乐的普及性和多样性。
4、文化程度不高。农民群众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造成了他们思想的固化、传统,使得他们很难接受一些新潮的文化娱乐活动,或对这些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三、改善农村文化娱乐活动的建议
1、上级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当前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农民生活要不断改善提高,除了丰富的物质需求之外,精神文化需求同样不可忽视。而目前农村文化建设却相对滞后,农村文化生比较贫乏,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这不仅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也制约着农村整体发展的进程。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长期以来“重经济轻文化”的思想比较严重,以至导致农村文化发展缓慢。政府就必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巩固农村这块文化阵地。
2、加速农村文化队伍的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农村文化队伍的建设是农村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尤其是对乡镇文化队伍的建设是农村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关键问题,他们担负着农村文化发展的重要使命。乡镇文化站就是农村文化的一线管理者和组织者,村级文化室、图书室的管理辅导离不开文化站,乡镇一级的文化市场管理、监控也离不开文化站,集镇大中型文化体育活动以及文化体育协会网络组织的管理与引导,不仅离不开文化站,而且还需要文化站去组织、去发展。由此可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个过程之中,乡镇文化站所面临和承担的工作是繁重而复杂的,因此,加强乡镇文化站和充实基层文化队伍己迫在眉睫。
3、健立健全各种机制。要把农村业余文化生活的建设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预算。健立健全农村文化建设目标责任制和基层文化单位评价机制,推动农村文化生活建设的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第二篇:对农村业余文化生活现状的调查对农村业余文化生活现状的调查
——以陕西省扶风县天度镇为例
调查意义: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巨大的提高,实现了由基本生存型向温饱生活过渡及由温饱向小康的巨大跨越。但与逐渐鼓起来的腰包极不相称的,是农村居民业余文化生活却越发显得单调和乏味。当前,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提出要培养新型农民,这就对农民的业余文化水平以及农村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由此,对农村业余文化生活现状的调查与全面了解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其有利于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促进农村文化和经济、政治、社会协调发展。
而在我的家乡,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如何呢。对此,我利用暑假返乡时间,对我家乡几个村庄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进行了调查,希望能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建设方面起到一点参考和借鉴作用。在我家乡的农村里,农民的生活情况基本上是相似的,因此这几个村庄是整个地区农村社会的一个缩影,可以代表家乡农村的整体状况。
时间:2009年8月17日——2009年8月25日
地点:陕西省扶风县天度镇
方式:在村干部的协助下及询问自己的亲戚朋友,较远的通过走访询问来进
行。
对象。陕西省扶风县天度镇村民。
一、总体状况与分析。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以及十七大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农村的文化建设也在蓬勃地发展和繁荣,农民的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化、多样化。就我调查的范围和人群来说,农民对当前的情况是部分满意的,但是由于农村经济水平的相对落后及农民自身的文化素质的相对欠缺,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文化决定精神文化。因此,经济水平决定了当地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的状态。所以,要了解此项问题,必须先了解当地农民的收入情况及风土人情。
陕西省扶风县位于关中平原中断,东邻西安,西接宝鸡。县城中心距西安市110公里,距宝鸡市98公里。全县面积751平方公里,举世闻名的佛指舍利藏地佛教中心法门寺就位于本县北部。全县产业45%为农业和畜牧业,35%为工业,20%为旅游业,人均年纯收入将近人民币3000元,人口45万,辖11镇。天度镇位于扶风县北部,现辖10个自然村。本次暑期实践我主要走访了7个村庄,包括鲁上村、永平村、天度村、上寨村、齐横村、晁留村、杨继岭村。
从对天度镇7个村的调查情况来看,当地农村农民业余文化生活呈现以下特
点:
1.看电视,打麻将,串门,是最主流的休闲方式
电视是目前农村农民用于业余生活娱乐,普及率最高的大件用电器。经调查,在我走访的农民家庭中,都有彩色电视机。电视在农村的产生,极大的开阔了农民的视野,让农民吸收了大量的“外来文化”,但是电视的这种作用正在逐渐的淡化,甚至扭曲。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基础设施落后所限,有线电视开通较少;二是能收到的几个仅有的频道,节目数量少、质量差。
从2006年起,全镇开始普及有线电视,不过刚开始费用较高,很多
农民从一定程度上不能轻易地接受。到2009年,有线电视普及率达70%,并且30%左右的家庭拥有vcd或dvd,这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总之,看电视在农民的文化生活中占据主流。
其次是打麻将,这是中青年农民比较喜欢的娱乐方式,但是随着农民
经济水平的提高,它却逐渐成为赌博的一种媒介,并且经常引起人们之间的许多矛盾。这种娱乐方式破坏了农村的和谐气氛,已经成为阻碍新农村建设的绊脚石。
串门聊天也是农民之间进行交流的主要方式,是农民精神生活中不可
或缺的一种重要元素。它增强了人们之间的感情,加强了人们之间的交流,但同时由于另外一些原因,滋生了人们之间的小矛盾。
2.看秦腔,赶庙会,扭秧歌,传统的狂欢。
秦腔是关中大地上一种历史悠久的一种戏剧文化,在改革开放以前,秦腔长期占据人们精神文化中的主导地位,所以,坚守这些文化的大多是中老年人,并且对此有很大的热情和激情。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和谐了社会的气氛。
在关中的农村,大部分人都信奉佛教,并且有一种传统的习俗,每个村子每年都有定时的庙会,通常以佛教文化为主。相邻的村子不会同时举行,在相对的农闲时节,它们各有自己的节日。每逢庙会时节,村里张灯结彩,都是唱秦腔,别有一番情趣。庙会一般是三两天,每家都有亲友从四面八方的村子里赶来,他们拖家带口、扶老携幼,穿上节日里的新衣裳,走亲访友。穿了新装的孩子们把村子装点得鲜活了起来,商家和小贩们也赶了来,为乡村里的节日增加了另一种氛围。卖小吃的,卖衣服,还有卖居家用品和各种农具的。庙会是比人们重视的春节、八月十五等传统的节日更具交往性和商业性的。
庙会期间或者节日期间,有的村子要操起锣鼓家什,扭秧歌、社火,武术表演等看家本领上街“过招”,十里八村的百姓前来助兴,到处人山人海,除了观众都是演员,男女老少齐上阵,载歌载舞,其情其境堪称中国特色的乡间狂欢节。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由于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逐渐形成,农村的整体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但同时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历史原因所造成的父辈们自身文化素质过低、观念落后,使得他们在受到外来文化冲击时显得犹豫、盲目以及不适应,当地农村里传统的文化生活方式如:看秦腔,赶庙会,扭秧歌等等一些非物质文化逐渐淡出主流,农村传统文化面临巨大挑战。
3.农村网络时代的萌芽。
迈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电脑在城市当中的普
及,已经深深影响到了农村。农民们利用互联网获取与农业生产有关的信息,这极大的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在我调查的七个村子当中,只有不到10%的家庭拥有电脑。虽然国家从2008年开始家电下乡包括电脑进行补贴,但是高昂的上网费用仍然让很多人望其项背。而且拥有电脑的家庭一般很少能充分的利用网络资源去帮助农业生产,而是进行看电影等一些休闲活动,主要原因是农民们的自身文化的欠缺及政府宏观指导和培训的不足。
网吧是公告的网络资源,本应该为人们的生活发挥积极地作用,但是,这种公共资源的媒介从一开始就被人们扭曲了。在我调查的全镇的5个网吧之中,有80%以上的顾客是未成年,而且大都是小学生和初中生。他们不是在利用网络去学习,而是聊天和打游戏。电脑和网络本来是一种现代文明的传播工具,而如果缺乏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的管理和指导,使孩子们整日沉迷在游戏或聊天的虚拟世界里,势必会影响他们的学业,甚至毒害他们的身心健康。农村互联网时代的“萌芽”,是大势所趋,但又是一把双刃剑,对于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大的考验。
二、存在的问题。
当前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主要是:
1.基础文化设施建设的极度落后。由于政府投入的不足,在我调查的农村,基本没有像篮球场、阅览室、放映室等这样的文化场所,所以农民们只能进行一些其他的活动。
2.低俗文化的泛滥。
(1)由于文化设施及内容的单调,赌博现象日益严重,它是造成人民之间矛盾
及滋生不劳而获的思想的罪魁祸首,有百害而无一利。
(2)迷信文化的泛滥。当地农民主要是汉族,只有很少部分回族人。所以大部
分人信奉佛教,但是这种思想已经变质,比如。“信佛者得病可以不用打针吃药,有佛保佑病就能好”,“只要信佛就能风调雨顺”等,这已经带有很深的迷信色彩了。
3.部分农民参与健康文化活动的热情不够。有些农民仍然只注重挣钱,而忽视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对群体文化活动热情不高,参与较少。
三、相关建议。
对此,我提出几点建议:
1.加强文化硬件设施建设。如阅览室、体育健身房、篮球场、电影放映室等。有场所了,农民们才会有机会去进行一些有意义的文化的活动。这几年乡镇经济发展迅速,应该有能力来进行此类建设。
2.积极进行“送文化下乡”活动。政府应当组织人员成立文化宣传队伍,下乡进行节目演出、宣传等。让农民有书看、有电影看、有节目看。
3.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农闲、节日和集市,组织花会、灯会、赛歌会、文艺演出、劳动技能比赛等活动。大力发展农村特色文化。积极开发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民间工艺、民间艺术、民俗表演、民俗旅游项目。
4.大力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组建村级文化骨干队伍。目前乡镇文化站不过是一个空壳机构,人员未专用,设施场地缺乏,开展活动无经费。在巩固加强乡镇文化站建设的基础上,可以尝试在每个村委会设立一个文化骨干的岗位,经自愿报名、群众推荐、才艺展示、组织考核等程序,在当地农民中选拔一名有知识、有责任心的文化骨干上岗,让其负责全村文化事宜。
四、调查总结。
当城市当中的老人们在文化广场上打太极拳的时候,谁又能想到农民们在进行着什么样的文化活动呢。当前我国经济正在快速发展,但同时,我们不能忽视人民的精神文化建设,尤其是农村文化建设。在调查中,我深深地感到一点,不是农民不想娱乐,不是农民堕落,而是他们还不富裕,农村的文化生活的太贫乏。不是他们不追求高尚的文化娱乐生活,而是他们没有高尚的文化娱乐生活追求和种种硬件设施。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这其中就包括农村的文化建设。农村文化建设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政府投入,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文化产业,实现和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努力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
总之,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农民们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的实现都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参与,相信经过我们不懈的努力,农村的文化建设会越来越好,农民们在工作劳动之余也将有更丰富的生活。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理想也一定能实现。
。
第三篇:关于农村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现状调查报告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
2008级思想政治理论课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农村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作者郑英
系别经济与管理科学系
专业会计学
年级2008级
学号成绩
指导教师
2010年8月3日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题目:
关于农村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通过对温县部分城乡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方面的寻访以及对一些社会实践主要内容:的问卷调查,我从中归纳出我县农民业余文化生活的现状。为进一步了解城乡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的情况,我查阅了大量资料,发现农村业余文化在实施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执行不迅速、贯彻不全面、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所以丰富农村居民业余生活还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为此我总结出了一些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改进的方法。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评语: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成绩:
评定教师签字:
年月日
关于城乡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现状的问卷调查
一、调查人员的个人情况
1、姓名:
2、性别:□男□女
3、年龄:□30岁以下□30~40岁□40~50岁□50岁以上
4、家庭年收入:□1万元以下□2~5万元□5~10万元□10万元以上
5、职业:□事业单位□个体、私营□农民□无业□其他
6、文化程度:□大专或大本□硕士或硕士以上□大专□高中以下
7、所在城市
二、经常参与或感兴趣的文化娱乐活动(可以多选)
1、报刊杂志
2、玩麻将、纸牌游戏
3、看电视、听广播
4、看戏剧演出
5、遨游网络
6、看电影、唱卡拉ok
7、跳舞
8、收藏
9、其他方式的娱乐
三、每月平均用于文化生活的时间的选择率
1、15小时以下
2、15~30小时
3、30~60小时
4、60~90小时
5、90~120小时
6、120小时以上
四、每月平均用于文化生活的支出情况
1、5元以下
2、5~20元
3、20~40元
4、40~60元
5、60~80元
6、100元以上
五、更喜欢哪种文化娱乐活动
1、外地或城里的文艺团体送戏下乡
2、能够亲身参与的活动
3、当地农民自编自演的节目
4、观看反映基层群众生活的影视剧作品
六、当地有无文化站或文化室等活动场所
1、有
2、无
3、不清楚
七、对当地文化站或文化室等文化活动态度
1、满意
2、不满意
3、无所谓
八、对当地文化娱乐活动的建议如何
1、创建一些群众文化娱乐设施和场所
2、积极开展科教文卫“三下乡”活动
3、发掘群众自创和表演自娱自乐的兴趣和能力
论农村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现状
郑英
摘要。农民群体是我国社会一个有特殊身份的群体,这个群体处于中国社会底层,因生存压力而充满活力,是中国社会的底层精英。这一群体对农村社区建设和中国的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业余生活现状原因对策
正文:
一当前农民工群体文化生活状况
(一)当前农民工文化生活总体上贫乏
根据本次对城区、城乡结合部、各乡镇、等地农民200余人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并通过对158份有效问卷的统计分析,发现当前农民群体的文化生活比较贫乏。农民在干活之余的主要活动分别是:睡觉(35%)、看电视(34.7%)和聊天(25%),此外还有15.1%的人读书看报,
15.1%的人将闲暇时间花费在打牌或打麻将上,
11.7%的人听收音机。较少农民工上网(9.1%)、看电影(5.3%)、看录像(3.9%)和上歌舞厅(2.8%)。
从上可以看出,由于农民群体在工余不存在组织和其他的约束,所以他们从事较多的文化休闲活动与他们的意愿基本保持一致。虽然业余文化生活比较缺乏,但并不能掩盖农民工群体对文化休闲活动的需求。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农民工群体渴望能够在业余从事一些自己喜爱的文化休闲活动,按照喜爱的程度排列依次是:看电视(33%)、睡觉(19.9%)、聊天(18.4%)、读书看报(18.2%)、打牌打麻将(13.6%)和上网(11.0%)。值得注意的是,有11%的农民工喜欢上网,伴随着大量的青年人加入到打工一族、农民工文化程度的逐年提高和网络的普及,特别是网络虚拟世界可能弥补农民工的情感需求,农民工上网的比例将会稳步增长。
调查表明,农民工的文化消费水平低、文化生活匮乏单调是一种普遍现象,农民工群体即便有些许文化消费也基本上属于娱乐消遣型。
(二)不同农民亚群体的文化生活图式差异性较小
我们在开展这项研究之前,有一个重要研究假设。不同性别、年龄段、行业和地区的农民工,在文化生活方面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但是,数据分析的结果是,不同性别、年龄段、行业和地区的农民工亚群体在文化生活方面尽管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也仅仅是强弱的差异,整体而言,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图式基本趋同。
这个原因可能是在农民群体文化生活普遍贫乏的情况下,不同亚群体很难在满足程度上和文化消费需求上拉开档次,从而体现出比较明显的区别。一方面主要是由于农民工作时间长、经济收入较低,尚无暇或无力顾及文化生活。无论是农民业余生活的偏好取向还是他们的文化需要,都与其经济基础相适应,脱离其经济基础和社会地位的文化需要,对他们而言是不现实的。只有他们的经济状况得到切实改善以后,他们才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说明,当前农民所在地方政府给农民提供的免费或便宜的文化设施、文化生活项目太少,农民文化生活现实的选择空间较小,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除了看电视、读书看报以外还难以承受其他的文化消费。农民文化生活供给的严重匮乏,也是导致不同性别、年龄段、行业和地区农民工文化生活图式基本趋同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三)当前农民群体文化需求旺盛,供给不足
2地方政府和社区的文化供给倾向于简单供给,缺乏高层次文化供给
调查统计显示,地方政府提供给农民的文化设施或文化项目难以满足农民的需求(只是在提供“招工就业信息”、“阅报栏”上基本达到了农民工的需要),且所提供的文化设施、项目也比较单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教师工作中的每一个愉快的早晨,是学生的需要;每一个轻松的夜晚是家人的需要;每一个自主、充实的周末是发展的需要。
2.营造提升农村教师生命质量的氛围
在问卷中对“你对自己的业余生活是如何评价的”回答是“丰富多彩(11.11%)、有时丰富,有时平淡(48.15%)、平淡无奇(33.33%)、枯燥乏味(7.41%)”;对“为了丰富教师业余生活,提升教师生命质量,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您对学校工会工作有什么建议。”回答的主要观点有:①多组织多搞活动,尤其是青年教师较多,外出在近郊搞活动应该是比较可行的;②买一些体育器材,如跑步机,登山车等,在空课之余进行锻炼;③定期或不定期组织轻松有益的休闲活动;④建健身房;⑤创造平时锻炼的活动空间;⑥有计划搞几次放松活动。从上面的数据和观点可以看出,大多数农村教师对其自身的业余生活现状的满意度较低,渴望改变现状,并提出了若干建议。建议节假日开放学校的相关设施,教师凭工作证就近使用;自我规划,工会终端评价或积分制评价。通过评价达到引领的目的。挖掘出教师的潜能,最终实现农村教师的发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