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水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榆林市人民政府代市长陆治原

(2011年11月4日)

同志们:

这次全市水利会议是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省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安排部署我市今后一个时期的水利工作。按照会议安排,我就全市水利改革发展讲几点意见。

一、抢抓水利改革发展战略机遇,全力破解榆林持续发展水资源短缺瓶颈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做出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又相继召开了高规格、大规模的水利工作会议,进行了总动员和再部署,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水利工作的高度重视。这对经济社会处于跨越式发展关键时期,水利建设明显滞后,水问题日益凸显的榆林来说,是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

长期以来,我市历届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水利建设,坚持不懈地开展大规模的征山治水、兴修水利和水保生态建设,取得了明显的建设成效。但是,站在榆林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纵观市情,审视水情,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榆林自然条件差,水利建设历史欠账多,水利基础底子薄,用水方式粗放,开源节流不足,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问题并存,生态恶化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特别是“十一五”以来,随着榆林“两基地、一中心”建设的推进,工业发展、民生保障、现代特色农业建设对水的需求迅猛增长,水利建设现状与榆林经济社会发展对水的战略需求的矛盾愈发凸显,水利已经成为所有基础设施中的短板,水瓶颈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抢抓中央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历史机遇,全力破解水难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头号任务,要确实抓紧、抓好。

一是抢抓国家建设水资源配臵工程的大好机遇,全力破解缺水难题。国家着力实施重大水资源配臵工程,为我省及早实施“引汉济渭”区域性调水工程创造了极好的条件,将有效增加榆林的黄河用水指标,这对于推进我市的黄河东线大泉和榆佳工业园区佳县泥河沟引水工程前期工作,加快实施骨干水资源配臵工程是有力的支撑,将从根木上解决我市水资源供需矛盾,为榆林长远、持续发展提供用水支撑和保障。

二是抢抓国家大幅度增加水利投入的大好机遇,解决水利建设投入不足问题。国家出台一系列水利投融资和扶持政策,提出十年投入4万亿,强度之高,为历史之最,特别是对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给予倾斜。我省计划在4万亿的投资当中争取2000亿元以上,我市计划在“十二五”期间投入150亿元,其中争取中省投资80亿元,市县财政和社会融资70亿元,是“十一五”完成投资的近5倍,力争十年内投入300亿元。这样的大手笔,必将大大增强我市水利建设投资力度,为我们集中力量建大项目、改变水利基础设施滞后的局面,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三是抢抓国家加强水利薄弱环节建设的大好机遇,解决民生水利和基础设施历史欠账问题。近年来,为实现富民强市目标,我们把民生水利作为水利工作的重点,强力推进农村人饮、农田水利建设,群众受益很大。今后10年,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在城乡居民安全饮水、农田水利、灌区续建改造等方面的投资机遇,加快实施城镇水源地建设和供水管网改造,全面提升城市供水保障能力,彻底解决全市农村、农场、林场和学校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全面完成早期建设的低标准农村供水工程的更新改造,积极推进基本农田水利化建设,为确保全市广大群众吃上干净水、放心水,为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四是抢抓国家加强防洪保障能力建设的大好机遇,加快防洪减灾体系建设。当前,国家加快推进防洪重点薄弱环节建设,从整休上提高抗御洪涝灾害能力,这对我市加快中小河流治理、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淤地坝除险加固、山洪灾害易发区的综合整治和预警预报系统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必将从整体上提升我市重点流域和重点区域防洪保障水平。

五是抢抓国家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机遇,有效缓解我市水资源供需矛盾。国家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从制度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明确了“以水定项目、以水定规模、以水定产业”的水资源管理模式,这将对加强我市水资源宏观调控,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提供有力的法律、政策支撑,必将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进程,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一步缓解我市供水矛盾。

六是抢抓国家建立健全水利发展保障机制的大好机遇,解决水利管理机制体制问题。国家在大幅度增加水利投入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在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投资体制、水利服务体制、工程建设运行机制、水价格形成机制等五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并对提高水利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安排部署,为全面破解我市水利发展的机制问题,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现代水利,提供了机制保障。

今后的五到十年,是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黄金时期,我们一定要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省对水利工作的战略定位上来,把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对水利工作的战略部署上来,振奋精神,抢抓机遇,开拓前进,举全市之力掀起水利建设的新高潮。我市的总体目标和任务是,通过五年到十年的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我市水利建设滞后的局面,到2020年,全面构建“五大体系”,建成“十大工程”。具体讲,“五大体系”是:以“两基地、一中心”建设用水需求为核心的供水保障体系,以市内主要河流、重点河段整治、水工程除险加固为核心的防洪减灾保障体系,以服务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建设为核心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以水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为核心的水生态环境保障体系,以水利投入和运行管理改革为核心的机制体制保障体系。“十大工程”是:黄河东线大泉引水工程、王圪堵水库、府谷岩溶水榆神供水、榆佳工业区泥河沟引水、城乡供水、黄河重点支流治理、靖边蒋家窑和雷河咀防洪工程、农田水利建设、节水灌溉工程、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拦沙工程。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四是全力推进前期工作。水利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在“十二五”期间,我市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水利改革和工程建设任务,盘子大,项目多,特别是正在谋划的一批重大水源工程,关系榆林的长远发展,科学规划好、组织好这些项目,扎实推进前期工作,任务紧迫而艰巨。为此,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全市重大水源工程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全力推进重大水源工程建设。要结合榆林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谋划,合理布局,年内完成水利项目库建设。重点抓好黄河东线府谷大泉引水工程前期工作和佳县泥河沟引水工程前期调研论证工作,力争早日通过中省审批立项。加快推进府谷岩溶水开发项目、黄河粗泥沙集电来源区拦沙工程;煤油气水土流失补偿费使用项目等重大水源和生态项目的前期进度,抓紧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规划编制工作,全力推进各项水利项目的前期工作。各级要超前谋划,超前安排,优先保证并加大水利前期工作投入。水利部门要设立专门机构,抽调精兵强将,精心组织,全力加快重大水利工程的前期工作进度,确保重大水利工程顺利立项,按期开工建设。

五是加大宣传工作力度。把水利宣传纳入国民素质教育和公益性宣传范围,利用好“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宣传平台,多形式、多层次、多角度地加大我市水情的宣传力度,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水危机、水忧患意识,树立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为水利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要最大范围的动员社会力量,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参与水利建设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水利建设事业的强大合力。

同志们,榆林水利改革发展的号角己经吹响,水利建设的蓝图已经绘就,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团结一致,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不断开创水利改革发展的新局面,让水利更好地造福榆林人民,为科学发展、富民强市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