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思考

改善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导语。民生就是公民的生存状况,这是自有国家以来,执政者必须面对的最重大问题之一,从古代帝王,到现代政府,谁在这个问题上掉以轻心,不重视民生,老百姓就可能成为覆舟之水。

民生问题关乎社会治乱与政权兴亡。“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是我国古代朴素的民本思想,也是对民生问题重要性的认识。

今天我讲的课题是《改善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主要从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含义,当前我国民生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应对基本方针,当前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坚持的几个基本原则这三个方面来阐述,不足不妥之处请提出宝贵意见。(1)民生问题是个筐,什么问题都能装:有教育问题,就业问题,金融问题,医疗卫生,社保,环保,物权问题,抢险救灾,物价问题,民生司法。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五有目标”,这“五有”目标表明,我们党高度重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我就要从这三个方面来解读民生:

(2)

一、正确理解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含义

二、当前我国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应对基本方针

三、当前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坚持的几个基本原则

首先看第一个问题:

(3)

一、正确理解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含义

1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一样,是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适时地将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完善作为科学发展的基本目标,不仅关系到我国的未来,也关系到百姓民生和社会稳定。

1.正确理解社会建设的含义。(4)社会建设。

就是要在社会发展领域建立起各种能够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机制,并相应地形成各种能够良性调节社会关系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

社会建设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关于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的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在党的十七大上,“社会建设”作为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同等重要的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一部分,首次出现在党的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加强社会建设,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也被正式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提了出来。这意味着,社会建设被正式地、纲领性地纳入了国家发展战略。这是我们党深刻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

(5)胡锦涛。我们讲社会建设,是从小社会入手,大社会着眼。

2

就是讲社会建设不能脱离大社会,脱离开经济条件、政治体制、文化条件,社会建设也无法进行。而社会建设如果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全纳入进来,那就讲不清楚了,反而不利于明确社会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所以,从小社会入手、大社会着眼,从理论上讲就比较清楚。

社会建设的重点:改善民生

十七大报告是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充分考虑到目前收入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较大的实际情况,确定社会建设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这样,就明确了重点,也就明确了方向;明确了方向,才有明确的政策。因此,提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既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也是推进社会建设实践的重大指导方针。

社会建设的目标(2020年):

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社会和谐。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社会建设单列一部分,强调“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对发展教育、扩大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社会管理等社会建设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全面部署。贯彻落实好这些部署,做好各方面相关工作,就能不断增进全体人民福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我们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把社会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臵,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增加财政投入,加快社会事业建设,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3

(6)2.民生问题的基本含义及特点(1)、民生的含义及内容我们先从民生的渊源来看一下:

《左传·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中国民生思想源远流长,萌于西周,成于春秋,盛于明清。“民生”语出《左传·宣公十三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意思是人民的生计在于勤劳,勤劳就不会缺少衣食。其要义是满足人民生存发展的基本需求。《尚书·五子之歌》里也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荀子提出“下富则上富”的哲学命题:“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国语·楚语上》警示:“民乏财用,不亡何待。”不难看出,中国自古以来就将“民生”与“国计”相提并论。民生问题一直与国家发展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古代先贤无不把重视民生视为经世治国的最高境界。

1924年孙中山在《民生主义》中,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

民本思想历来是古今中外的开明知识分子和仁人志士所倡导的一种进步的政治主张,孙中山先生不仅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家,而且是跨越时代的伟大思想家和民主革命理论家。在中国传统社会当中,“民生”一般是指百姓的基本生计。到了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给民生注入了新内涵,并将之上升到国家方针大政以及历史观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7)“民生是历史的重心”——孙中山

孙中山民生史观的基本涵义中有民生是历史的重心,表明孙中山对社会历史内容和基本结构的见解,突出了历史主体的人。孙中山提出的民生是历史的重心,抓住了流行的唯物史观忽视人的弱点,突出了历史主体的尤其是维持人生存

4

需要的经济生活,显现了历史观的本质特征。他并没有正确地解决问题。但他确实提出了一个极重要的理论问题,值得当代中国理论界重视,以求进一步深入探索,获得对社会历史的更为全面的认识。

民生是生产、经济、政治等一切活动的中心。

民生是生产、经济、政治等一切活动的中心。他对民生即人民生活是生产的中心作了重点说明。比如以某公司为例,要生产必须有销路,要有市场,靠市场的消费才能赚线。如果市场不需要,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就要亏本。“以一个公司的情形来说,实业的中心是在什么地方呢。就是在消费的社会,不是专靠生产的资本”。“实业的中心要靠消费的社会”。“所以工业实在是要靠民生。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好像天空以内的重心一样”(注:《孙中山选集》,第825页。)。

民生是因,社会中的各种变态都是果。

民生是因,社会中的各种变态都是果。他说:“因为民生的问题,所以社会的文明不能发达,经济组织不能改良,和道德退步,以及发生种种不平的事情,像阶级斗争和工人痛苦,那些压迫,都是由于民生的问题没有解决。所以社会中的各种变态都是果,民生问题才是因”(注:《孙中山选集》,第835—836页。)民生是社会一切活动中的原动力。

“民生是社会一切活动中的原动力”(注。《孙中山选集》,第835页。)。孙中山对此是放在民生是一切社会变态的“因”中提出来的,他认为维持人民生存的各种生活需要是一切活动的原动力。人民要维持生存,就会有衣食住行种种生活需

5

要。正是这种种需要,促使了各种解决人们生活需要的活动的发生。

那么什么是民生问题呢。

(8)所谓民生问题。就是一个社会的成员,如何从社会和政府获得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来支撑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问题。

简而言之,民生就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最主要表现在吃穿住行、养老就医、子女教育等生活必需方面。民生问题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同党的性质、宗旨和目标一脉相承。

民生问题包括由低到高、呈现出一种递进状态的三个层面上的具体内容。(9)

•第一个层面的内容,主要是指民众基本生计状态的底线。

主要侧重民众基本的“生存状态”问题,即社会要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能够象人那样有尊严地生存下去”。

其具体内容包括。社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状况,基础性的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基础性的公共卫生,基础性的住房保障,等等。

那么这个民众基本生计状态的底线到底再哪里。怎样能够像人那样有尊严地生存下去。下面大家看几张图片。

(10)钱有时确实是最重要的,小到一口水一顿饭,大到一个人的前途或性命都要用钱来换。一个女人为了挣钱去拉纤,确实6

也快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了。那是对大地母亲的悲情倾诉。央视著名主持人师旭平看了,说绝对是能获得普利策大奖的照片。

11)这组图片已经在一些网站转载,一些人提出质疑。这难道是在gdp已经是全球第二的国家发生的吗。

能够能够象人那样有尊严地生存下去,确实是我们当前存在的问题,人民要维持生存,就会有衣食住行种种生活需要。这是民生问题头等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12)第二个层面的内容主要是指民众基本的发展机会和发展能力。人不仅要有尊严地生存下去,还要有能力生存下去。这一层面上的民生问题主要侧重民众基本的“生计来源”问题,考虑每一个社会成员“要有能力和机会活下去”的问题,即:一个社会在满足了社会成员基本生存问题之后,就应考虑社会成员基本的发展能力和发展机会问题,以及为民众提供起码的发展平台和发展前景。其具体内容包括:促进充分就业,进行基本的职业培训,消除歧视问题,提供公平合理的社会流动渠道,以及与之相关的基本权益保护问题(如劳动权、财产权、社会事务参与权),等等。

(13)第三个层面的内容,主要指民众基本生存线以上的社会福利状况。

第三个层面的内容主要是指民众基本生存线以上的社会福利状况。这一层面上的民生问题主要侧重民众基本的“生活质量”问题,即:当一个社会解决了民众基本生存和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之后,随着经济发展水准和公共财力的大幅度提升,随着现代制度的全面确立,进一步需要考虑的问题,应当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使生活质量得以全面提升的福利。主要包括:民众

7

应当享受到较高层面的社会福利,比如,未来公立高等学校的学生应当得到免费的教育;住房公积金应当普及到每一个劳动者;社会成员的权利应当得到全面的保护,等等。应当看到,这一问题属于较高层面上的民生问题,目前的中国社会尚没有能力全面解决这一问题。不过,应当将这一层面的民生问题作为未来的一个重要目标列入改善民生的中长期目标体系当中。

改善民生问题实际上有一个规律,这就是:从现实和操作逻辑看,民生问题上述三个层面上的内容具有一种逐层递进的关系,即:前一层面内容的基本实现是后一层面内容实施的前提条件,当前一层面内容基本实现之后,应当顺理成章地开始后一层面内容的努力。这个顺序千万不能倒过来。

(14)(2)民生问题的特点:

第一、直接生活消费性,这主要是针对生产投资性的公共投入而言的。民生有个特点,同社会成员基本生存生活状态和切身利益直接相关者,方属民生范围的事情,如社会救济、义务教育、基础性的社会保障以及基础性的公共卫生。胡锦涛曾经指出,要重视解决好涉及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胡锦涛所说的三个“最”字点出了民生问题的直接消费性特征。比如,民生问题应当包括许多公共设施的建设,但同样是公共设施,有基本生活方面的设施和基础建设方面的设施之分。显然,前者侧重于民众直接的生活消费,而后者更多的是侧重生产投资方面的事情。比如农村一些地区打水井、生活电线铺设、乡镇医院建设的投入,城市地区的社区医院、社会文化体育设施等方面的公共设施建设投入,应当算作民生投入,而诸如铁路、高速公路、港口码头、机场等大型基础公共设施方面建设中的多数事情,一来

8

对民生的改善较为间接,二来存在着一个赢利的问题,因此不应当算作民生投入。如果不把民生内容予以明确,而将民生内容无止境扩大的话,将一切同民生有关的包括直接的和所有间接的事物都算作民生的话,那么几乎可以包括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当中所有事情的公共投入。这样一来,便会冲淡民生实际、迫切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改善民生的实际意义,而且会使民生问题成为一个巨大的无底洞,国家公共财力必定是力不胜任。

第二、基础保障性,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迫切的民生改善问题主要应当是基础性社会保障体系、基础性公共卫生体系、义务教育、基础性住房保障制度的建立

第三、生存保底性,这主要是针对高福利政策和平均主义而言的。改善民生是社会公正的具体体现,所以,我们应当将改善民生的目的纳入社会公正的视野。社会公正实际上有两个基本的价值取向。第一个基本价值取向是要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第二个基本价值取向是要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自由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简单来说,社会公正的主要功能在于,一是要“保底”,二是“不限高”。这样看来,社会公正同时起到了促进社会团结和激发社会活力的双重作用。正是从这样的角度看,改善民生的主要意义就在于要具体实现社会公正的第一个功能也就是“共享”、“保底”的功能。一个社会如果仅仅限于停留在共享也就是改善民生层面,并且将之视为压倒一切的事情,而忽视社会公正的第二个基本价值取向即鼓励每一个社会成员自由发展的话,那么,这样的社会必定会程度不同地出现平均主义或者是力不胜任的高福利政策。平均主义既是对机会平等规则的歪

9

曲,也是对按贡献进行分配规则的一种伤害;而过度的福利政策同样带有一定的平均主义成分,尽管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平均主义。中国以及许多发达国家曾经有过的历史教训已经证明,平均主义或者是高福利政策的实施,必然会产生“劫富济贫”的不公正现象,或是造成超出一个国家财政实际负担能力的高福利现象,这就必定会降低社会在生产方面的投入,降低社会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最终削弱社会的发展活力。有学者指出,对全社会来说,由于在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过大,国家财政负担过重,会使“国民习惯依赖福利金和政府服务,工作意欲弱化,自力更生精神从而受损。”

第四、增益不可逆性,这主要是就改善民生的技术操作层面而言的。从技术操作层面上看,民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一个十分明显的特点,这就是只能作“加法”,不能作“减法”,或者说,要注重使用“加法”的方式,要慎用“减法”的方式。就一般常识而言,对于民众来说,如果普遍地增加了一些利益,自然是皆大欢喜。但是,如果对一些已经实施并且已经让民众得到益处的民生政策,发现其中某些方面不尽合理公正而试图予以矫正或取消的话,那么就往往会引发民众的广泛抵触,甚至会引发社会某些不安全现象的出现。其道理很简单:利益对于社会成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是“人民生活中最敏感的神经。”(《列宁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13页)“人们所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2页)作为人,有个弱点难以全面克服,这就是,社会成员一旦得到某种利益,哪怕是不尽合理公正的利益,就会觉得理所当然,当仁不让。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让他们将不尽合理公正的、已经得到的利益退掉,那么其难度肯定是很大

10

的。这方面,西欧和北欧一些国家有着一定的教训。这些国家之所以会出现一些社会骚乱,有时就是由于使民众已经得到某些福利的政策要被改变,因而引发人们对社会的不满。对于中国社会来说,两个方面的原因使得这一问题更加重要和敏感。一方面,中国在系统地制定民生政策方面缺乏足够的经验。所以,在制定和实施民生政策时,有时难免会出现某些明显的失误。而一旦出现失误需要矫正相关的民生政策时,就容易招致民众的不满。另一方面,平均主义在中国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相对说来,平均主义观念在某种程度上比较容易被唤醒。如今一个比较复杂的情形是,在中国现阶段,改善民生的迫切要求同潜在的某些平均主义因素有时是交织在一起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民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出现某些失误并需要矫正的话,那么,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这方面更容易招致民众的广泛不满,而且不满的情绪可能会更加严重一些,由此所引发的社会不安全现象也很有可能会更加严重一些。

(15)

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应对基本方针

1.教育方面

存在问题:上学贵,上学难(总表现)

“上学难、上学贵”是目前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农村居民和城镇困难群众是“上学难、上学贵”问题最突出、最集中的群体。从幼儿园开始就上不起,少则八九百,多则几千元,小学初中高中一路都在择校交费补课中痛并快乐着。

究其原因,首先是(16)

财政性教育投入比例低

11

和国际社会做个比较:

(17)2009年部分国家教育投入占gdp比重。中国2009年较1985年以来在教育的投入上增加了1.01%。(18)大学学费20年上涨25倍(19)

个人教育投入比例过高(20)拾荒母亲

(21)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自我贫困的归因

(22)公共教育经费配置不均衡,受教育机会不公平(23)(24)

在教育的问题上,国家不可能担保一切,学校也不可能承诺一切。受教育者的成长与发展,既需要外在的条件与环境,也需要自身的努力与奋斗。但有一点则是国家必须向公民担保、学校必须向受教育者承诺的,这就是:机会——公平的教育机会。国家有责任采取各种坚决措施,为每个公民提供就学的公平机会,提供就读优质学校的公平机会。学校也有责任探索各种有效方式,为每个受教育者提供充分参与教育过程的公平机会。首先是就学的机会,然后是就读优质学校的机会,最后是充分参与教育过程的机会。这至少是从我国整个国家学校教育系统来看的教育机会公平实践的三部曲

(25)

教育改革总方针。坚持教育的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促进教育公平。

在教育方面,大力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实行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从2006年起,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全面纳入公共财

12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对于失业者来说,依靠最低生活保障加上卫生保健和医疗救助,他就可以维持基本生活。如果辅以积极的就业培训、就业服务和社会互助,他就不仅可以获得体面的生活保障,还可以尽快重新就业。

仅从以上两个方面即可看出,在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内部有层次的关系,底线公平是基础的层次,这是由政府来负责的。其他制度可以臵于底线公平的基础之上,这是通过社会、个人采取市场机制来实现的。前者属于雪中送炭,是必保的,硬性的;后者属于锦上添花,是灵活的,可调控的。这样,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就有了一个合理的内部结构。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