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畜牧业发展探索

[摘要]围绕地方畜牧养殖业发展实际,结合扶贫工作思路,在人口密集的农业地区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构思发展农牧结合生态畜牧业,转变生产方式,探索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有效途径,充分发挥精准扶贫优势,改善生态环境。

[关键词]畜牧业;生态;扶贫

淮阴区位于江苏省北部平原中心,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陆地面积1034.44平方千米,其中耕地约728平方千米,其他农用地约167平方千米。共设立21个乡镇248个行政村,农业总人口70余万人,占总人口比例的70%以上。农业以传统的一麦一稻为主,另有蔬菜、玉米、大豆、油菜、花生、山芋等产业。种植业从业人员占85%以上,经济收入普遍偏低,是江苏省精准扶贫重点帮扶对象之一。现阶段,围绕扶贫攻坚“两聚一高”战略部署和加快畜牧业供给侧改革实际,探寻畜禽养殖发展有效途径,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农村经济新增长,是“三农”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

1畜牧养殖业现状及发展方向

近年来,通过生猪、家禽双“十亿元”优势产业发展和养殖规模化、标准化推进,畜牧业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地方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被农业部列为商品猪基地县、瘦肉猪基地县以及国家生猪调出大县。随着畜禽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地方资源环境承载力日趋逼近极限,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方式已不可持续,亟需生态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另外,要确保规模总量不下降,只有统筹推进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的各项任务,提升生产效能。新形势下,要求我们把保生态放在更加靠前的位置,统筹考虑畜牧业发展和环境承载双重因素,坚持减量化源头治理、生态化农牧结合、资源化综合利用,切实维护好生态环境。

2畜牧养殖业发展面临问题

2.1养殖业面临形势严峻。我区土地有70%以上被划为基本农田,能满足畜禽养殖防疫条件的一般农用地非常紧缺,多集中在河道、人口集中区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以及生态红线和禁限养区划定,养殖用地空间受到进一步挤压。据调查统计,近年来共计关停和整改养殖场221家,超出70%的规模养殖场生产受到影响。养殖用地不足、环境整治形势日益严峻,决定了畜牧业依靠粗放式的发展模式行不通。

2.2环境承载能力仍然有限。目前,通过政策引导和落实治理措施,畜禽养殖场配备了干粪堆积场、污水沉淀池等设施,基本实现了干湿分离、雨污分流,水冲圈、长流饮水基本杜绝。但由于在人口密集的平原地区,畜牧业发展面临的环境容量小,养殖场废弃物产生的速度远远大于自身的消耗速度,最终导致依托养殖场个人力量实现自我净化,仍有很大难度。

2.3农牧结合脱节严重。经过处理的畜禽粪便还田,是增加农田有机质含量的有效途径。但是由于成本限制等原因,种植业主要依靠化学肥料,养殖业不愿意去增加投入成本,导致生态循环农业停留在理想和想象当中,发展相对滞后。甚至由于长期存在养殖场的粪便还田与种植大户的脱节,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导致人们认为畜禽粪便不能施用农田的错误认识。传统养殖业与环境的矛盾突出,畜禽废弃物未充分资源化利用等制约因素限制,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3生态畜牧业发展优势和发展思路

3.1生态畜牧业发展优势。一方面,农业特色产业扶贫政策有利于农牧结合生态畜牧业发展。十八大把精准扶贫放在了“三农”工作的重要位置,实现了农业重心的重大调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统筹粮经饲和农林牧结合力度,为建设现代化畜牧业提供了坚强保障。另外,依托农业特色产业扶贫项目的实施,结合重点帮扶县区财政资金统筹整使用意见,为推进以养殖业、种植业为主的农牧结合循环利用的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了契机。另一方面,畜禽养殖收益相对较高,畜产品消费占比稳步提升。根据农业产业收益统计并分析,同等占地条件下,畜禽养殖业收益是种植业、经济林果的3至5倍,并远高于水产品养殖。同时,随着居民消费结构的不断变化,猪肉、禽蛋消费保持平稳增加,有力支撑畜牧业稳定发展;特色、生态和生物安全畜禽养殖及产品消费成为热门关注点,具有较大潜力。

3.2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思路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参考文献】

[1]程朝友.浅析威宁自治县生态畜牧业的发展[j].农技服务,2017(21).

[2]唐建.重庆市农村扶贫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历程与启示[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