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城市生态环境调查

南京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浙江省宁波市城市生态环境调查

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

生态是根,经济是树,根深才能叶茂。涵养秀山丽水,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瓯海才有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本,才会有美好的明天。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和谐。

调查时间:

2012年7月25日至2012年8月5日

调查地点:

浙江省宁波市

宁波市生态环境概述:

我区自然生态基础优越。山地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51.8%,境内有泽雅、茶山两处省级森林公园,另外还有仙岩、岷岗等风景名胜区及三垟湿地、大罗山生态保护区等自然生态资源,具有丰富的水利、森林及动物等自然资源。境内雨水充沛,气候宜人,年平均降水1700mm,全区地表水资源量8.15亿m³,地下水资源0.49亿m³,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为2283m³,境内三垟湿地面积达11平方公里。丰富的自然资源及良好的人文景观为瓯海生态区建设奠定了良好的自然基础。

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带来的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致使生态环境质量明显下降,水环境、气环境、声环境、土壤环境等污染都不同程度存在,特别是水污染问题特别突出,温瑞塘河水质目前大部分是劣v类,区域环境噪声污染严重,娱乐噪声,建设施工噪声、工业噪声以及交通噪声污染问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目前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管控措施,特别是交通噪声,已明显影响了生态环境质量。另外,据监测数据显示,我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Ⅱ以上天数达346天,优良率为94.8%,但依现实情况来看,空气质量

1受汽车尾气、扬尘等影响较大,且天气优良率有下降趋势。

城市生态环保基础设施薄弱,生态环境工程相当滞后,污水收集处理系统还远未完善,目前城区污水收集处理率仅为50.2%,农村大部分污水直排塘河。固体废物污染现象相当普遍,固体废物综合处理利用率低,全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67.4%。城区园林绿化水平较低,总量少、档次低,日常维养整体水平较差,生态绿化系统远未形成,绿化生态效应远没有体现。

总体来看,宁波市的生态环境具有良好的自然基础,社会经济基础和生态建设基础,但工业和生活污染比较严重,生态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生态环境质量远远没有达到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生态环境保护压力较大,生态环境建设任务艰巨。

宁波市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

(一)生态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生态区建设专项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区财政每年下达1000万元,而实际用于生态区创建的资金只有500万元。根据生态村创建考核指标要求,农村道路、污水处理、绿化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资金不足,难以保障生态区创建全面深入开展。

(二)水环境污染和噪声污染问题突出

虽然近几年大力开展污染整治和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但因历史欠账太多和基础薄弱,水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水环境没有明显改善,温瑞塘河污染问题依然突出。城区主要河道水体水质大部分处于iv类以下,辖区内温瑞塘河流域污染仍然严重。

区域环境噪声污染严重,城区部分区域交通噪音远高于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部分地段噪音污染突出,严重影响生态环境质量和居民工作生活,对建设施工噪声、工业噪声和交通噪声污染,目前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也没有有力的管控措施。

(三)生态环境基础薄弱

一是工业企业的结构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中小企业居多,企业规模不大,

2产业集聚不足,特别是“低、小、散”企业分散各地,这些企业的污染整治和排污管理,已成为当前环保部门的管理难点。二是生态环境基础设施还相当滞后。我区目前城区污水收集处理率仅为50.2%,农村更低,基本上为直排,离生态区的指标要求差距还很大。全区污水管网系统还远未完善,污水管网普及率低,管网维养没有正常开展,破损严重。目前全区仅景山街道,梧田、经济开发区老区全部纳入市政管网,新桥、郭溪、瞿溪部分纳管,而茶山、仙岩、丽岙、潘桥、三垟、南白象、泽雅管网基本空白或未纳管,特别是大多数农村污水管网空白,农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排河网。全区仅有瞿溪污水处理厂一座,日处理能力为0.4万吨,因此,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相当薄弱。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67.4%,垃圾无法日产日清,造成许多垃圾露天堆放,甚至入河、焚烧,既污染环境,又影响村容镇貌的整洁和生活环境质量。

(四)园林绿化水平较低

前几年,由于宁波市财政紧张和绿化意识不强,造成园林绿化建设投入不足。与城市建设其他项目相比,园林绿化建设更加滞后,存在园林绿化规模总量偏小,园林绿化系统尚未完善、园林绿地绿化档次较低、管理有待提高等问题。目前,宁波市城区绿地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还比较低,离36%的城市绿化覆盖率和人均9平方米公共绿地的园林城市标准值还有相当一段差距,生态环境提升的绿化基础还非常薄弱。

(五)市容环境依然存在“脏、乱、差”现象

宁波市在城市化进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城中村,集聚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市容环卫具有典型的脏、乱、差等特征。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居民自身素质不高,环境保护意识不强,人为破坏市容市貌;另一方面是环卫设施不足和环卫清扫水平不高,客观上也影响了市容市貌的改善。

意见和建议: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5、完善各类环境资源收费制度。要坚决扭转在企业中形成的收费、罚款比治污更划算的利益倾向思维,用收费提高企业治污积极性,使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

6、要转变生态环境考核机制。把基础设施建设、减排成果、企业面源污染、禽畜养殖污染治理、“千百工程”、生态公益林建设等纳入部门单位目标责任制,作为各级政府和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7、建立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机制,公开环境信息,发挥社会团体的舆论监督作用,推行环保政务公开,组建环保特约监督员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