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看列宁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思路
…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看列宁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思路
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结合西欧工人运动的实际进行了原创性的理论思维和行动纲领的建构与检验。列宁则以非凡的领悟能力,不拘泥于马克思、恩格斯的具体理论论述,在深刻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理论论述的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创造性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成功地在社会历史条件迥异于西欧的俄国举行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后的俄国,首先需要回答的重大问题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在一段时间里,苏维埃俄国曾试图实行没有商品货币关系、平均分配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但后来列宁从实践中认识到,“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的做法脱离了实际,“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于是列宁提出了“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和发展经济。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思路。
一、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反映了列宁的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向俄国社会现实基础落实的过程—政策背景简述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二、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是列宁的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向俄国社会现实基础落实的过程。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价值观创造性地运用关于俄国实践的产物,它的实施,使苏维埃政权迅速摆脱了危机,同时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思路。
十月革命爆发后,列宁和俄共(布)直接面对一个重大问题: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能不能建立社会主义。如何建。在获得和保卫新生国家政权的过程中,列宁最初试图按照马克思、恩格斯设计的“科学社会主义”蓝图,通过“战时共产主义”的具体做法,构建新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发展社会生产力。“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现实层面上是作为列宁和党克服眼前困难的应急措施实行的,同时,这些措施也反映了列宁和党内许多从当时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反映了他们试图通过这种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然而,在十月革命后俄国,在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基础上,按照马克思、恩格斯设定的“科学社会主义”蓝图,构建取消商品流通,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只能是对人民群众实际利益的野蛮剥夺,必然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反对。现实的挫折,使列宁很快地意识到,在俄国生搬硬套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是教条主义的典型表现。
正视俄国经济文化落后、小农占绝对优势这一基本国情,列宁提出迂回道路,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采取有利于小农经济发展的政策,采取鼓励私人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利用私人资本主义和国家资主义的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把建设社会主义物质基础,发展生产力作为第一任务,强调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只是改变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和形式,并没有改变工人国家的实质,也没有放弃社会主义目标,因而不是什么“蜕化”,只要国家政权和经济命脉牢固地掌握在无产阶级手里,国家资本主义受到严格的限制和规定,社会主义取得最终胜利是必定的。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在于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需要,巩固工人和农民的联盟。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探索,不仅极富创意地回答了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可能生问题,而且还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手段、方式和方法,开启了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