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阿荣旗环境保护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阿荣旗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杨兴猛
2005年1月21日至2月20日我利用寒假时间对阿荣旗十个少数民族村(即音河乡的富吉、音河、维古奇,得力其尔马河猎民村,查巴奇乡的民族村、猎民村,新发乡的新发、东光、莫尔顶、那克塔),按照少数民族总户数12%(即133户)和好、中、差各占三分之一的比例,采取入户座谈和报表汇总的方法,对聚居在这里的农牧猎民户的生产经营、结构调整和畜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做了具体分析。
一、十村百户的基本情况
十个民族村总人口为11180人,2746户,少数民族3605户,耕地面积1560
55、6亩,草场面积为148938亩,林地面积为430758亩,牲畜27873头,家禽
2、3万只。十个民族村的收入各不相同,最高的为2800元,中等为1600元,最低为600元左右,四个民族乡各自的民族村之间人均收入差距也比较大。2002年全旗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08000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466元,总的来说少数民族人均收入远远低于全旗的人均收入,部分居民还靠政府的救济过活。通过入户交谈和汇总统计表明,凡是种、养搭配经营的农户都比较富裕,收入相对稳定;凡是富裕大户都是在种、养、加、销一条龙经营方式上走出了自己的路,在自家的经营圈里形成了相互反哺的循环体;单一靠种植“大粮”作物的农户贫困比重大,一些以种植大豆,小麦为主的个体大户和农场主都处于维持或破产状态。
二、种植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缓慢、停滞不前、甚至负增长与三年自然灾害是分不开的。98年,全国各省区普遍遭受特大洪灾,阿荣旗各民族村大多分布在水域附近,如音河乡的富吉、音河、维古奇三个民族村座落于音河水系附近,得力其尔马河猎民村坐落于格尼河水域附近,查巴奇乡的民族村、猎民村坐落在阿伦河下游,灾情较为严重。99年,阿荣旗普遍流行旱灾,害虫泛滥,特别是大豆大面积的减产,甚至是绝产。2000年,阿荣旗部分地区还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雹灾,据当地居民讲,冰雹像“鸡蛋黄”一样大小,这是他们世代生活在这里所不曾见到过的,只要摊上的就是绝产。村民们只能在冰雹过后补种白菜、萝卜等生产周期短的蔬菜作物,以维持生计。2001-2005年没有出现特大天灾,但春旱所导致的农作物减产屡见不鲜。近8年来看,阿荣旗自然环境恶化,自然频繁是导致农民普遍贫穷的重要原因,但究其根本,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传统种植结构的不合理。
种植业是阿荣旗各民族村普遍的谋生手段,也是形成产、加、销体系化经营的初始阶段,种植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居民的生产、生活。当前虽然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调节作用逐渐渗透到农村的生产生活中,但村民们没有紧迫感对“瞄准市场种田,调整结构赚钱”的商品经营观念认识不清,不顾农产品供求的变化,盲目种田现象普遍存在。由于98年以前,大豆作为“权威”作物没有卖不出去的时候,并且价格只升不降,村民们从中也尝到了不少甜头,长期以来很多民族村形成了单一的种植结构,农民们的所有资本(包括超前贷款)都投入到开荒耕种和扩大再生产上了,村民们把大豆作为换钱的唯一作物,而玉米、小麦、马铃薯等粮食作物仅供自食或是饲养牲畜用。如查巴奇猎民村自从禁猎起,政府组织为村民开肯了大片的荒地,基本上种植大豆这一单一作物,村民们也曾从中获得了很好的收益,而99年以来大豆市场的价格浮动很大,出现了0、7—0、8每市斤的低靡价格,甚至出现卖不出去的情况。而村民们从没有想过别的出路,还是在维持着以往的种植结构,只希望来年能有一个好的市场价格,再加上自然灾害,部分已脱贫的猎民又出现了返贫状况。而与此相反,音河乡98年以来就注重调整结构,白瓜籽、马铃薯两种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连年递增,到了2002年,白瓜籽的种植面积达
4、8万亩,马铃薯达
3、5万亩,占全乡总耕地面积的67%,尤其是白瓜籽的种植面积较大,除了维古奇与线杆村因气候条件限制而不能大面积的种植外,其他12个村均已大面积的种植,白瓜籽混等货一般在
4、5元左右一市斤,“aa”级品价格达到5元多一市斤。与此同时,音河乡还鼓励村民从事马铃薯加工工业,正常年种植鲜薯亩收入350—400元,加工淀粉价值650—700元,加工粉丝、粉条亩收1300—1400元。在大豆市场价格低廉的情况下,音河乡以市场为导向,及时调整种植结构,使村民收入持续增长。到2004年底,全乡总产值增加到5743万元,人均收入增加到1695元。这是种植结构调整很好的成功例子,它走出了传统种植观念的禁固,同时也暴露出了传统种植结构的弊端。
单一的种植结构不但容易导致价格灾害,而且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很弱。例如,99年虫害遍及全旗各地,而虫害只对大豆有影响,流行的害虫是专吃豆叶的寄生虫,对白瓜、玉米、葵花、马铃薯等作物并无太大影响。再加上大多数民族村由于经济发展缓慢,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靠天吃饭的因素。在这种情况下,调整种植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对于抵御自然灾害和价格灾害都有一定的帮助。因此,当前各民族村经济要摆脱增长缓慢、停滞不前的不利形势,种植结构调整势在必行,而且还很紧迫。种植结构调整一定要把握市场信息,而在地方一般没有收集市场信息的专业机构,在信息产业化尚未形成之前,一定要加大调研力度,最大限度地掌握市场信息,不能盲从,也不能空喊口号,搞形式主义。种植结构结调整要一定要克服盲目性,把握自己所处的资源特点和市场环境,不搞绝对的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单一经营,也不搞小而全,多而繁的杂家经营,而是根据自己的资源状况与市场趋势确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项目、品类,不断加大科技投入,不断改造升级,使其走上产业化发展的道路。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农产品供大于求,由过去卖方市场转为卖方市场转化为买方市场,每一个商品经营者都在利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寻求着自己产品销售渠道。但有的民族村由于主动性差,方式方法有限,经销人员少未形成相应的销售渠道,产品销售量和利润很不理想。如音河乡粉丝、粉条起步于70年代,由于多年依赖于路域优势的心理,不主动走出家门拓宽销售渠道,致使多年来生产始终不能扩大。包括销往外地的其他商品,由于没有村民自己亲自去卖,不能扩大产地和产品知名度,有时被中间商控制。今年产于各民族村的羊绒以每市斤230元的价格卖给商贩,而辽宁省的一些加工厂家,通过清洗、分梳,打上包装品牌以后,出售给成品生产厂家,达500元一市斤,出口价格则还要高一些。马铃薯种当地出售0、13—0、15元一市斤,辽宁、山东的客户批发价格则0、8—
1、0元以上。可见,把更多的村民推向营销市场是十分必要的。在产、加、销一条龙体系中,营销环节薄弱滞后,村民的组织化程度低,面对四面八方的客户没有整体上的思想准备。尤其是每年农产品上市季节,往往由于几家或少部分村民的产品低价出售造成总体压价,甚至出现买方任意喊价的被动局面。针对这种情况,就要在农产品上市前组织村民深入了解市场行情,产品在市场上究竟能卖什么价位,占有率如何,中间商究竟能赚多少钱。做到“知已知彼”,钱少了我不卖。此外,要建立自己的域外销售网点,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成立村民商会,利用“老乡、老家的人文环境优势”开发新的营销渠道。这样村民可以与客户或者消费者直接见面,不但能获取额外商业利润,而且可以随时掌握自己产品的优势与不足,对于提高农产品质量,选用新品种和结构比例调整等方面的指导,更具体、更直接。
根据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阿荣旗旗委、旗政府制定出了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计划,从2003年起,要连续8年保持15%以上的高速增长,之后仍要保持近两年10%的增长速度。这也是根据阿荣旗经济发展现状制定出缩小差距、追赶型的发展战略。2001年阿荣旗的国内生产总值是12亿元,人均gdp仅为461美元,比全国平均水平912美元低451美元,差距将近一半。而各少数民族乡村的经济是全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特殊的优惠政策,挖掘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潜力,优化产业结构,使少数民族地区真正形成种、养、加、销一条龙相互反哺经营体系,少数民族地区就会成为强劲的“经济特区”,成为全旗经济寻求高速发展模式的窗口和试范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不但不能成为全旗经济增长、达标的负担,而且还会带动周边村、屯群众致富的积极性,拉动全旗经济的高速增长,为全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是有利的。该旗少数民族经济在2020年达到小康标准是有希望的,但任务又是非常艰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