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工作汇报
xxx村位于xxx镇中部,辖xx个村民小组,xx户,xx人,现有耕地面积xx亩,人均耕地面积xx亩。2021年全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x元,超过2021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x元,全村90%以上农户新建了高标准农宅,50%以上的村民在市区购买了商品房和私家小轿车,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全村节水灌溉设施全覆盖,主要发展玉米、红辣椒、瓜果、高原夏菜等产业,亩均收益xx元以上;全村养羊50只以上农户达40%,产业基础相对较好。通过历年来大力实施村庄硬化、绿化、美化、亮化等基础工程,全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组道路硬化率xx%,农户门前铺装率xx%,供水排水设施实现”户户通”,水冲式厕所全覆盖,生活条件相对较好。全村60岁以上老人xx人,占全村总人口xx%,其中80岁以上老人xx人,占xx%。全村常年外出务工人员xx人,基本形成了”532”的经营模式,即50%的农民务农,30%的农民务工,20%的农民务业。
近年来,xxx村党支部认真履行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的职责,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眼于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的总要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紧盯群众最期盼解决的问题,因地制宜开展经常性、面对面、群众喜闻乐见的展理论宣讲、文化惠民、移风易俗等文明实践活动,努力打造”孝善村”品牌,打通了宣传群众、服务群众、引领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一、坚持党建引领构建组织体系
xxx村坚持以党建引领全村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以”四委一社”(即: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村社区工作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为组织架构,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支部委员会全面领导村内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村民委员会发挥自治作用、促进生产发展、管理社会事务;村务监督委员会发挥监督作用,负责村民民主理财,监督村务公开等制度的落实;社区工作委员会发挥服务作用,推动政府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拓展;股份经济合作社发挥经济职能,促进经营性”三资”保值增值,让村民获得分红收益。为统筹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各项工作,挂牌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任站长、第一书记为副站长、其他村干部为成员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硬件提升、活动规划、志愿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成立了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在村党支部的支持和保障下,依照各自章程和制度,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形成了文明实践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融合阵地资源完善服务功能
统筹村原有文化活动中心、道德讲堂、原xxx小学废弃校舍等公共设施和场所,按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六有标准”(有活动场所、有工作人员、有醒目标识、有活动内容、有管理制度、有活动成效)的建设要求,实现各类文明实践工作和阵地资源的无缝对接。
(一)互助老人幸福院。xxx村60岁以上老人共xx人,由于子女在外务工等原因,有xx老人处于”空巢”状态,让留守老人、独居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成了村上的一个难题。20**年,为解决”空巢”老人群体无人照顾、生活孤独的问题,村党支部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资金xx万元,对占地xx平米,建筑面积xx平米的原小学xx间教室进行整体装修,打造成xxx村互助老人幸福院,按照”日间休息、休闲娱乐、健身康复、图书阅览和就餐配餐”五室功能要求,为本村老年人提供餐饮、棋牌娱乐、书画阅读、日间照料等多项服务。老人们平时吃饭时会提前来到互助院,在棋牌室打打牌,下下棋,在书画阅览室写写字,收听广播站播放的党的政策理论、国际时事新闻、文明新风等内容,让老年人都能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和昌盛,将党的政策和文明风尚带给家人和身边的邻里。20**年,底村党支部再次争取资金xx万元为互助老人幸福院建成了鸡舍、猪舍、日光温室各一座,为互助院购买猪仔,由老年人自己喂养,在院内种植蔬菜供老年人使用,种植了玉米、紫花苜蓿用作猪的饲料。同时,互助院安排老年人帮助工作人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老人们发挥余热,感受劳有所得的光荣,大大提高了老年人对生活的希望,让老年人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和情感的寄托。目前,互助院有固定吃饭的老人xx人,一天吃两顿饭,一顿饭3元,两顿5元,饭菜不重样。幸福老人互助院的打造,解决了农村老人的吃饭问题,减轻了老年人的餐饮费用,拓展了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业余文化生活,还让老年人再次回归社会,体现自身价值,有效破解了农村养老难题,让互助老人幸福院成为老人生活的”温馨家”、理论政策的”宣讲点”、文明风尚的”传播源”。
(二)乡村记忆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xxx村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村民们过着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乡村对于旧时的人们来说是家乡,但对于现代人来说,乡村可能是一幅画,一个老物件,一座旧房子,一段回不去的记忆。村上的老年人想要找回乡愁的记忆,村上的年轻人想要知道长辈们口中的生活。为此,村党支部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积极争取省民政厅资金xx万元,自筹资金xx万元,将原小学的3间教室打造成了xxx村”乡村记忆馆”。乡村记忆馆分三个展厅,分别是文化馆、生活馆和生产馆。文化馆主要收集了以前的一些学习用品,向我们展示了童年的学习场景;生活馆和生产馆分别收集了以前的一些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展现了父辈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情景。记忆馆内的所有老物件都是由村民自发捐赠,捐赠人可以随时收回,村上只起保管收藏作用,村党支部会为每位捐赠了物品的村民颁发了一个收藏证,同时,在”记忆馆”里,每一件展出的物品下面都放着一张卡片,上边标注着收藏人姓名和村组。”乡村记忆馆”里老的、传统的物品和资料,不仅是对过去生活和文化传统的回忆,更能让参观者忆苦思甜,让年轻一代能够借此来了解新农村的巨大变化,从而留住大家的美丽乡愁,同时”乡村记忆馆”不仅是村史村情教育的有形载体,而且还很好地作为xxx村党员群众学习教育的平台,让大家可以从xxx的发展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奔小康的历程,引导广大党员群众不忘初心、践行使命。
(三)村文化中心。xxx村文化中心始建于xx年,由于村级公共文化设施管理难、维修成本大、人员配置不齐全、活动经费无保障等问题,村文化中心并未很好的发挥应有的作用,偶尔开展一些文体活动,平时都作为党员大会、村民大会的会议室使用。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村民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村上对文化中心设备进行了更新完善,活动的场地得到了保障。文化中心成为了村民舞蹈队、老年自乐队、”红色文艺轻骑兵”和”送电影下乡”的定点活动场所。每月的上旬,村党支部都要在文化中心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讲授党课、宣传政策。在”春节”、”三八妇女节”、”国庆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在文化中心集中开展党的政策理论宣讲、先进表彰等活动。尤其是新时代文明实践开展以来,村上创新开展了”好婆媳·好妯娌·好邻里”互夸会、”暮年老人集体生日会”等系列活动,文化中心得到了有效利用。成为了基层群众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良好”舞台”,为广大群众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提高整体文化素养发挥了积极作用,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加了群众的生活幸福指数。
(四)农家书屋。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村民多借助获取生产生活相关知识,村图书室的阅览量渐少,农家书屋基本处于停用状态。xxx村利用原小学一间教室对农家书屋进行了重新打造,配备了书架、条桌、凳子和电子阅览室设备,更新适应当前生产生活的农业技术、养殖技术、乡村振兴、经济、法律、文化、少儿等种类图书2600余册,配备电子阅览设备。对藏书进行全面整理,实现了严格规范排架,方便查阅。制订了农家书屋借阅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做到”借阅有程序,本本有去处”,达到了规范化管理的工作标准。实行专人管理,明确职责。村组选出本村社区专干兼职农家书屋管理员,负责书屋日产管理,坚持按时开门和办理有关借阅手续。新打造的农家书屋服务更加贴心,藏书内容更加贴合读者需求,为村民学习提供了互相交流探讨的场所,为培养村民阅读习惯,提高广大村民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更好的服务本村各项事业搭建了平台。
(五)新时代文明实践宣传长廊。村上原有宣传阵地较为分散、宣传内容不够系统,资源利用不够充分,宣传效果不够明显。20**年,通过争取”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村上将原来的垃圾死角改造成小花园,又在小花园中打造了乡风文明宣传长廊。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开展以来,村党支部将”乡风文明长廊”重新打造为”新时代文明长廊”,重点展示家规家风家训、二十四孝、二十四节气等传统文化内容,长廊的打造不仅为老百姓提供了纳凉聊天的地方,还在休闲娱乐之余,接受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同时,在村委会、村文化广场等公共场所,通过制作宣传展板、景观小品、张贴宣传标语、布置宣传专栏等形式,打造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团结、法治教育、村规民约、优秀家风家训、移风易俗为主题的宣传阵地。”乡风文明长廊”的打造,使全村的宣传阵地内容更加系统,板块更加清晰,有效提升宣传效果,有力助推了党的最新理论、政策、方针以及优秀传统文化入脑入心,初步实现了广大群众由”要我文明”向”我要文明”的转变,打造了传播乡村文明的新窗口。
(六)”新时代文明实践半小时”广播站。虽然现在网络信息发达,但村里年轻人少,老年人多,老人们大都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对很多惠民政策不了解。再加上一些政策宣传不到位,像低保审定、大病救助等事务,虽然在村务公开栏里公开了,但很多村民没能及时看到,为此还产生了不少矛盾;另外,对于一些老年党员,只靠单一的上门送学,不能起到很好的学习效果,让老党员感觉不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充分利用原来架设的村级广播设备,创新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半小时”广播站,由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负责,固定安排2名播报员,每月拟定一个播出计划,根据月度计划每周安排具体播报内容,将通过数据线连接到广播播放”学习强国”app内容,定期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级政策通过广播进行全村播放,同时将身边好人好事、孝老爱亲模范事迹、移风易俗倡议书等内容向村民播报,并采用村民互动、互换体验等多种形式,让村民进行宣讲,增强村民参与感、提高村民参与度,让新思想新理念潜移默化入脑入心。此外,广播站还发挥着监督、鞭策后进的作用,对于村民不参加公共事业建设、不孝敬父母、破坏公共设施等现象,也会用广播的形式提出批评教育。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半小时”广播站,不仅可以随时收听医保、低保、救助、危房改造等惠民政策信息,还能了解村里的大事小情,给大伙提供了许多方便。已成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对于促进村风民风的改变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七)村民协商议事厅。长期以来,农村一些重大事项,重要决策,都是由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决定,安排实施,村民知晓率和参与率低,其次,村民议事缺少平台,会议召集难,决议难、执行难、监督难,很大程度上疏远了”党群”“干群”关系。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论述,按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要求。xxx村积极向省上争取奖励资金xx万元,自筹资金xx万元,将原小学的1间教室打造成村民协商议事厅,并严格按照”1+7+x”(”1”即村党(总)支部书记,”7”即七类固定成员,具体包括:村党(总)支部班子代表、村委会班子代表、村监委会班子代表、两代表一委员、法律工作者、辖区内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代表以及德高望重、公道正派的村民代表,”x”主要包括协商事项所涉及的利益群众代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代表等。对于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协商事项,可以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和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的人员基本构成要求,组建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为主席,村党支部成员、村委会主任、监委会主任、人大代表、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以及离任村干部、各队队长及涉及议题的利益群众代表为成员的村民议事会,现有议事会成员xx人,占全村总人口的2.4%;制定了《xxx村协商民主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完善了《xxx村村民协商议事会章程》,按照收集议题、确定议题、议前调研、协商议事、公开公示、跟踪落实的”六步议事”(收集议题、确定议题、议前调研、协商议事、公开公示、跟踪落实)程序,紧紧围绕”七议七不议”(七议:
1.村发展的重大规划和重点工程项目;
2.村经济社会发展中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三、摸清志愿服务底数重组志愿服务队伍
不管是推进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还是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最终都要落实到”人”上,具体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就是要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建立起群众身边的志愿者队伍,因地制宜开展经常性、面对面、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为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制度化的目标,xxx村针对本村老人比较多的特点,以为老服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摸清现有志愿服务队伍的基本数量、骨干力量、年龄结构、知识层次、技能专长、工作岗位等情况的基础上,整合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党员和心系乡土、热心公益的新乡贤,以及”五老”人员、”好婆婆””好媳妇”等身边好人、帮扶单位等各方面力量,精准对接群众生产生活需要,成立了由村党支部书记书记任队长的1支综合志愿服务队伍,现有人员xx人,履行文明风尚、文化惠民、体育健身、生态环保等职能,理论宣讲、教育关爱、科技普法、卫生健康等职能因为具有专业性强、操作性高、队伍人员少的特点,村级组织无法开展以上志愿服务活动,全部由镇级志愿服务分队配合开展工作。特别是村党支部积极动员历年评选出的各级”好媳妇”,成立了”好媳妇先锋队”,现已发展到xxx名,作为综合志愿服务队的补充力量,每月定期帮助村上的孤寡老人、困境儿童、残疾人清洗衣物、打扫卫生,构建了科学规范的志愿服务队伍。
目前,这一成功经验已在全市各乡镇全面推广,各村均成立了”好媳妇先锋队”,切实发挥了文明实践、扶贫济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