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乡村建设汇报材料

实现共同富裕,就是要以共同缔造理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今年以来,xx县xx镇xx村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县委工作要求,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充分运用共同缔造的理念和方法,凝聚工作合力,扎实做好养老照料、幼儿托育、厕所革命、污水处理、垃圾清运、农村公路建设等六件民生实事,着力提升路边、山边、水边环境,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生态环境。

一、主要做法

自全县开展乡村建设行动以来,xx村按照“支部引路、党员带路、建设铺路”的思路,先后组织召开群众会、院坝会、夜话会,入户宣讲政策,发放倡议书,广泛宣传共同缔造理念,把让群众“出点子”“开方子”贯穿到试点工作全过程、各方面,趁热打铁让群众所难“迎刃而解”、让群众所盼“心想事成”。

(一)群众唱主角,养老服务更安心

xx村依托“共同缔造示范村”创建,以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先后召开群众院坝会和村民代表会10余次,采用走访入户、访谈调查等方式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坚持“一址多点”(一处地址+多点位功能布局)原则,盘活村内闲置的老粮管所房屋,新建养老服务中心临近村社区医院,占地面积290平方米,并规划设置老年食堂、洗衣房、棋牌室、电视房等,免费向本村老年人开放使用,建设亲情化、人性化、多样化的养老服务平台。利用村级公益性岗位、社工站,在养老服务中心设置卫生保洁岗、娱乐服务岗、餐饮供应岗、康养辅导岗等负责日常事务,为本村老年人提供活动、就餐、康养等“一站式”服务,实现了“精准服务、自我造血、共享共赢”服务标准,做到了“爱心、孝心、公益心”三心合一,“政府、老人、子女”三方满意。在爱心食堂建设过程中,xx村积极发动群众出资出物,采用“村里筹一点、个人出一点、政府补一点、社会捐一点”的方式,按照早餐4元、中晚餐每餐10元(村级筹集3元、老人缴纳2元、政府补助3元、社会捐赠2元)的标准供应,进一步推动留守老人抱团养老的同时,也为建设养老服务中心提供了资金保障。养老服务中心作为本村老人享受公共服务的“便民之家”和彼此互动交流的“温馨港湾”,打通了养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让“老有所养”更有质量,稳稳托起了幸福“夕阳红”。

(二)众人齐参与,托幼服务更放心

xx村托幼中心于2023年2月由村级幼儿园进行提档升级而成,集幼儿教学和托幼中心于一体,解决了托幼班从无到有的问题。村“两委”积极发动本村成功人士捐资10万元,配置幼儿娱乐设施和体育器材,新建托幼中心干净、宽敞、明亮,幼儿床、电视机、图书角等服务设备配备齐全,积木、滑梯、木马等益智玩具应有尽有,破解了资金难题。设置2个托幼班,每天下午17:30至18:30及周末双休时间,由学校2名老师、“经典100悦读社”志愿者,轮流提供托管服务,免费辅导幼儿及小学生学习功课、阅读经典。寒暑假结合“积分制”管理,吸纳返乡大中专毕业生作为志愿者,为幼儿及小学生辅导假期作业。xx村托幼中心坚持普惠原则,接收xx、吴坝、瓦楼沟等3个村2-5岁幼儿以及留守儿童。截至目前,工作日内共有58名儿童,周末有106名儿童享受托幼托管服务。在不增加家长负担的前提下,满足邻近村的入托需求,既减少了学生家长务工、劳动期间的后顾之忧,也为少年儿童筑起了一片快乐天地。

(三)要事齐商议,污水处理更安心

农村污水处理一直是xx村生态环境建设短板。以前,由于缺少统一收集管网和处理设施,xx村村民淋浴间管道污水全部排到外面池塘,卫生间污水流入化粪池,遇到雨季就会流进池塘和小溪,造成水体黑臭,村里环境受到了严重影响。为解决群众生活污水排放难题,经村干部前期充分调查研究,村湾居民多次协商交流,制定了管道走向、污水排放的整治方案,统一建设污水管网,实行雨污分流,采取化粪池+人工湿地等方式,对辖区污水进行分散处理、就近处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截至目前,xx村共建设人工湿地4个,铺设污水收集管网2000余米,实现了辖区污水应收尽收。随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推进,xx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村民生活方式也悄然发生转变,爱护环境卫生、共建美好家园成为大家的共识。

(四)效果众人评,垃圾分类更入心

xx村垃圾分类采用“二次四分一评法”,农户把垃圾分为可腐烂垃圾和不可腐烂垃圾,环卫员每天上门回收两类垃圾后,把可腐烂垃圾用于堆肥还田,把不可腐烂垃圾再次分为可回收、不可回收、有毒有害及其它垃圾。其中,可回收的售卖盈利,不可回收的和其他垃圾运送至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加强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治理设施建设,建立“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全覆盖。实行农户门前环境卫生、通村公路养护、庭院绿化“三包”,对公共场所、房前屋后、室内室外的环境卫生进行检查评比。针对每家每户的垃圾分类和环境卫生情况开展每月一评,组织党员、群众代表、在校学生组成环境卫生评比小组,评比出垃圾分类最规范、环境卫生最整洁的前20名给予积分奖励,激励村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和保持环境卫生。截至目前,xx村组织环境卫生大评比10余次,垃圾减量达80%,至少节约2名环卫工人,车辆油耗减少一半以上。通过垃圾分类和积分兑换,添置垃圾回收车辆1台、垃圾桶400套,130余人参与垃圾分类积分制兑换,“五堆十乱”治理卓有成效,基本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彻底扭转了村庄乱堆乱放等脏乱差现象。

(五)建设大家管,公路养护更舒心

乡村公路建设,铺下的是路,通达的是富。xx村采取“众人的事众人来商量”的办法,共同谋划、建设、维护家门口的道路。通过群众的事让群众说了算,解决了“干部干、群众看”的问题。通过村民共同讨论商议,形成轮流管护的管理机制,解决了“有人建、没人管”的问题。由村“两委”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通村公路建设,设立乡贤理事会参与管理,结合产业布局、村庄院落地理和群众交通需求,按照“农村公路+融合发展”模式,对20余公里通村公路进行全面提档升级,完善相应的路肩、排水沟、生命防护栏和公厕等设施,构建“外通内联、安全舒适、路域洁美、服务优质”的农村交通运输网络,推动公路建设由“通”到“畅”再到“好”。推动共同缔造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全领域全过程,赋能添彩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以路兴业、以路兴游,助力乡村建设。

(六)成果人人享,厕所改造更贴心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乡村建设的主体是群众,共同缔造的主体也是群众。推进乡村建设,要搭建“众人来商量”议事平台,围绕乡村建设建什么、怎么建、谁来建、建后怎么管,做到会商在基层、群众来参与、众人来商量、办法大家想,变“干部说了算”为“大家商量办”。要坚持事从民需、策由民定、绩请民评,让群众全过程全要素参与村级建设发展,凝聚最大“公约数”、形成最大“同心圆”,引导群众自愿出物出资出料、投工投劳投力,从“要我干”向“我要干”转变,从“旁观者”向“参与者”转变,让群众在乡村建设中由“配角”变为“主角”。

(三)乡村建设必须善作善成、常态长效

乡村建设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既要解决“一个村的事”,更要解决“一类人的事”,既要推动环境面貌之变、人居环境之变,更要推动群众精神面貌之变、发展面貌之变、干部作风之变、基层治理格局之变,推动厕所革命、污水处理、垃圾分类、公路提档升级见长见效、走深走实。比如,“幼有所育”中,有婴幼儿“托育难”、公办园“入园难”和家长按时“接娃难”等问题,亟需持续扩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全面提供幼儿园延时服务,提升托育服务质量。对症下药、标本兼治,才能由点及面,最大程度打通堵点、纾解痛点,让更多群众普遍受益。要想做好乡村建设“六件事”,就要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群众主体地位,科学谋划、综合施策,久久为功、持续发力,确保乡村建设项目长期稳定发挥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