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环境与绿色住区规划体系观后感

主讲人:王涌彬

今天的讲座由王涌彬教授讲解,主要讲述了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给绿色住区的内涵做出了科学的界定,探讨了人居环境的标准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绿色住区指标体系的框架评价方法的构成等内容。

规划体系的构建原则全面反映绿色住区与人居环境的特征,应该遵循科学性原则,要建立科学的基础上;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人的主观感受和需求;遵循全面性的原则,要全面的反映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满足各个指标,全面体现出小区的综合效益;遵循动态性原则,体系应具有动态指标反映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趋势现状;遵循可操作性原则,体系中的各项指标应进行量化,利于进行计算评价。

体系的评价方法,参考国外的良好特色生态小区现状值作为标准值,已有的国家标准尽量采取规定的标准值,参考国内的居住小区现状值进行推倒,依据现有的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力求定量化作为标准值,对于目前统计数据尚不完整的,暂用类似指标替代。

我国绿色住区发展缓慢主要是对生态居住社区缺乏全面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对绿色理念只是局限在浅层次上并没有涉及绿色住区的真正内涵,并没有深刻的认识;由于种种原因,在对绿色住区构建所应有的人文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目前中国还没建立一个规范权威的体系和相应的评估标准。

第二篇。改善人居环境_提高住区品位居住区外部环境作为人类生存的基本环境,是人与自然环境和人与社会环境结合的基点。因此,确立以“人为核心”的规划设计思想、强调居住行为与融合对话,并通过多样化的物质空间形态的组合,努力营造自然环境优美与人文环境愉悦的人居环境,应当作为居住区规划构思的基本出发点,但是目前的居住小区建设存在着住宅建设量增长较快、而住宅设计水平的提高相对滞后的现象,居住小区的环境建设设计则显得更为滞后,亟需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1合理控制居住区的建筑密度和容积率

居住区的建筑密度和建筑容积率反映公共活动空间、绿化地在小区的比例。根据我国国情,节约用地、适当提高建筑容积率仍是必须的,但要合理控制。为此,应考虑以下几点:①在提高住宅密度的同时,必须保证居民的居住环境质量,包括日照标准和居住绿化面积。②各规划小区可根据具体情况科学制定相应的住宅层数和建筑密度的指标,不同小区应区别对待,为良好的室外物理环境创造条件③在一个居住小区内住宅类型应该多样化、弹性化,将高、多、低层住宅混合建设,灵活布置,既能充分利用地段,达到节约用地的要求,又能保证足够的室外活动场地、绿化面积

2完善公共活动场地、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由于受我国用地紧张、经济发展水平偏低等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居民的住宅只能满足“居住”的需要,室内较小的活动空间远不能满足人们交流、休闲、娱乐、活动等要求,由此而来,小区的公共设施建设则显得尤为重要。

2.1倡导“以人为本”,优化室外活动空间设计

室外场地的设置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是强调人与自然融合的手段之一。优化场地环境设76

计应在规划中做到精心设计、精心布局,达到与场地巧妙结合、相互融合的目的;在设计手法上充分考虑结合原有地形、地貌等自然量观资源,丰富空间设计。目前较为普遍的做法是在小区内设置一个或几个较大规模的活动中心,辅以分散的休闲地块。对于活动中心的设计,更应注重空间的艺术化设计,例如运用不同的空间组织手段、地台空间、下沉空间、开放空间、动态空间等,以丰富空间设计,改善室外环境。

2.2公共活动设施的完善

在公共场地设置公共设施,如座椅、亭廊、娱乐设施等,以供人们休息、交流、观景需要。在设计中要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一是从居民的需要出发;二是公共设施的设计要多样化、个性化、突出地方特色;三是尽量为老年人、儿童、妇女、残疾人着想,如建筑设计尺度、色彩处理及无障碍设计等,近几年来,随着全民健身热潮的日益升温,在小区内设置健身设施的做法逐渐兴起,很受居民的欢迎。

2.3提高建筑小品、景观设计的文化、艺术品位

作为居住小区整体环境的一部分,建筑小品、景观既丰富了环境,又满足人们的文化、艺术、观赏需要。在建筑小品的设计、运用上,既要服从整体环境,又要精心独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突出设计的文化、艺术品位,提高观赏价值。精美的建筑小品,配合公共设施、绿地、植物,必然为居民创造出园林式的小区居住环境。

2.4完善服务设施建设,提高物业管理水平近几年来,我国居住区开始重视公共服务方面的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已成为居住小区的主要内容,并集中代表居住环境的形象特征。提高居住区的物业管理水平,树立全方位服务的思想,为住区居民提供安全、周到、细致的服务,形成完善的物业管理体系。

3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建立生态居住小区是建没生态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减少资源消耗、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和资源的循环冉生为主要内容,以为住户提供有益健康的环境和高质量的生存活动小环境为日的。

3.1建立高品质的室外通风、采光、日照系统

居室内的物理环境依赖于室外环境的优劣,改善居住小区的“小环境”应注重室外高品质物理环境的建设。在居住区选址阶段,就要考察小区是否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并要充分利用地形和空间,绿化相互融合,增加光照条件、组织空气的循环流动,避免城市噪音干扰,形成小区踺康的室外物理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可持续性发展。

3.2绿化与绿化率

绿化是实现生态住j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评价居住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一个好的小区必须是一个好的园林设计。绿化植物在净化空气、吸收尘埃、调节局部温湿度“小气候”、“减少噪

音”、美化环境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又能满足人们观景、亲近大自然的“亲绿情结”。在保证绿化面积和绿化率的同时,应改变绿化种植单一的局面,考虑到生态绿化和景观绿化的综合运用,根据地域特点实现不同植被、不同树种的合理搭配,实现乔木、灌木植被的立体化、交叉化、层次化。使居住小区外部空问环境成为一个流动的生命空间,实现人与环境的有机结合。

3.3提高居住小区船位,引入和运用水景在住宅小区内引入水景的做法也被越来越多采用,很多小区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造型别致的瀑布、幽静的池水、精致的小桥配合亭廊树木、假山叠石,必会令人赏心悦目。对水景的运用主要是“动”、“静”的选择和结合,从地域特点和居住小区的整体环境角度考虑。另外要注意水体的管理,避免出现“死水一潭”、“臭水塘”的情况。

3.4创建宽敞的空间环境

建筑物作为联系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桥梁,应尽可能地将自然的元素引入到使用者身边,增加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沟通。这也是生态设计原则的重要体现。

21世纪是我国城市建设走向历史发展的新时

期,居住区外部环境作为人类生存的基本环境,必然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让我们不断探索,努力开拓人脶环境规划的新途径和新思路,为人民营造更多和更美好的家园。

审稿人:吴茂福

(上接第l3页)

2.7.3推行设备点榆及定修制度,提高设备操作的可靠性,减少非计划停修时间

(4)加强生产协调与管理,减少非计划停工时间。

3结语

3.1莱钢50吨uhp交流电弧炉采取以上[

艺技术措施后,技术经济指标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见表3),现已具备年产50万t优质钢的生产能力。

表350吨uhp交流电弧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2应进一步研究氧枪结构及供氧制度,提高氧气利用率,并建立炉在线分析系统,充分利用炉气中co气体燃烧产生的化学热,从而进一步缩短冶炼时间,降低冶炼电牦

参考文献

1傅杰,李士琦,王平等、关于开展降低电弧炉炼钢工序能耗研究的建议.特殊钢,1997(6)

2李士琦,李伟立,刘仁钢.现代电弧炉炼钢、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5

审稿人:申景霞

第三篇:城市人居环境评价原理与方法城市人居环境评价原理与方法

摘要。文章回顾了国内外人居环境评价的历程.着重阐述并分析了国内外人居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内容、城市因子选择、评价适用性、评价思想等方面。并提出未来人居环境评价应特别注重区域性、引入人地和谐——环境友好观,最、加强多学科的耦合及gis的应用等。

关键词:人居环境评价区域性gis指标体系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居住环境发展非常迅速.而人居环境的研究还相对落后。事实上,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人居环境的要求日趋严格。因此。对人居环境的研究熏待加强,在纵深方向和不同领域加以深化。本文试图对国内外的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研究作进行系统综述,探究这些研究对中国人居环境的启示、展望人居环境评价.以期抛砖引玉的目的

1人居环境的起源及国际响应

人居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质量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人类身心健康,还是一个人口、社会、环境、资源相互协调的问题,也是衡量人类社会进步与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城市人口急剧膨胀、交通日益拥挤、人居环境质量下降等现象,导致了“城市噩梦”的产生。从而引起了学者的关注,早在1954年,希腊著名城市规划学家、学者道萨迪亚斯等创立了“人类聚居科学”)的理论,即:scienceofhumansettlement伸文简译为“人居环境学”),强调对人类居住环境的综合研究(即:自然界、人、社会、建筑物和联系网络)。

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追求,如何建设、评价人居环境成为探索热点。1961年wh0(世界卫生组织)总结了人类基本生活要求的条件(即“安全性(safety)、健康性(health)、便利性(convenience)、舒适性(amenity)”),并提出了居住环境的基本理念。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第一次将环境问题纳入世界各国政府和国际政治议程。1976年,温哥华第一次联合国“人类住区”大会通过了《温哥华人类住区宣言》,提出了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是每个人类住区政策的首要目标。1996年,伊斯坦布尔联合国第二届人类住区会议(habitatii)探讨了两个具有全球性重要意义的主题:“人人享有适当住房”和“城市进程中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国人居署从1989年开始创立“联合国人居奖”,这是全球人居领域最高规格的奖,以表彰在人类住区发展中做出重要贡献的政府、组织、个人和项目。2001年,在纽约召开的istanbul+5特别联大,检讨和评估了《人类居住议程》的执行情况

2城市人居环境评价

城市人居环境的研究主要通过人居环境评价来描述.而人居环境评价则由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或定性描述来体现。人居环境评价通过问卷调查、相关指标体系的建立来刻画人居环境的状态和发展趋势.可以使对人居环境理论的探讨转向如何实施和操作的应用层面.因而人居环境评价是人居环境理论研究走向实践应用的重要环节:还有利于对人居环境质量进行横向或纵向比较并建立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以便找出不足,取长补短,进而寻求发展的方向。

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是描述和评价人居环境优劣的可量度参数的集合.是对人居环境质量的一种刻画、描述和度量,是一种“尺度”和“标准”。而城市人居环境的好坏则在系列指标体系中表现出来。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体系是综合评价人居环境状况及发展趋势的基础.城市人居环境评价可为人居环境的建设与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3国内外人居环境评价研究述评

3.1国外人居环境研究现状

国外对城市人居环境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美国走在前列。早在1976年,美国卡普(cap,f.m.)等学者在调查旧金山的居民对居住区位因素的选择时.让居民从100个因素中挑选出对区位选择最重要的选项.得到了有意义的2o个要素;后来,诺克斯(knox,1995)把这些要素分为6大类(美学、邻居、通达性、安全、噪声及令人烦恼的事情),开创了系统调查评价的先例。《美国城市文化》评价“城市宜人性”涉及到良好的自然条件,良好的人工环境,丰富的文化传统及设施;1997年,美国对301个都市区评选“居家最佳地区”确定了相应的评价指标。英国“城市设计小组”的“好的城市设计”的概念中包含了城市最佳人居环境的要核。2001年asami提出衡量居住环境的重要指标和要素应包括可持续性(susmin.ability)[1ol。2004年,英国经济学家智囊团(economyintelli.genceuniteiu)的全球城市“宜居性”排名工作是在其先前“居住困难度”的调查方法上展开,选取40余项因子、五大类,为城市宜居性提供评价的指标ll1。2005年,美国money杂志每年一次对全美宜居城市进行了评选。其评价基于对市民的调查,和英国一样把宜居性放在了重要位置蚴。美国著名的默瑟人力资源咨询公司(mercerhumanresourcecon.suhing)提出了城市生活质量评价标准。国外在城市人居环境的评价中主要把‘宜居性’作为重要指标并指导城市人居环境的建设。

目前,由于一系列环境卫星和地球资源卫星投入运行及纵深的应用,西方发达国家(美、日、英、法、德等)已应用计算兼容磁带遥感数据方法在城市人居环境研究中。这一评价技术手段和方法已成为国际研究城市人居环境的总趋势。

3.2国内人居环境评价研究进展

在国内,对城市人居环境的研究相对较晚,但发展快。自吴良镛院士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要把人居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科学进行研究以来,人居环境的学术研究逐步展开.并逐渐深入到可操作的层面。由吴良镛提出的“五大原则”、“五大系统”、“五大层次”等理论为我国目前人居环境科学建设的主流导向。在实践层面.已经在两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其一,从城市构成的基本单元。即微观层面探讨人居环境建设的操作方法,比如基于小区尺度、居住区尺度的实例研究等;其二,为佐证理论研究而对城市进行中观和宏观层面人居环境评价及措施建议。

和国外对城市人居环境的研究主流方向一样.周志田等(20tma)提出中国适宜人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与第一财经年度合作编制发布了“中国公众城市宜居指数”、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20o7a)主持的“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等为我国城市人居环境的“宜居性”评价提供了科学评价的依据fl8刮。而有更多的学者加强了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研究。杨贵庆(1997a)建立了大城市周边地区小城镇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刘颂(1999a)、李雪铭(2002a)、叶长盛(2003a)、李娜(2007a)等构建了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为我国城市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提供了展坚实的理论依据。李王鸣(1999a)、张仁开、李华生(2005a)等从城市尺度对人居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宁越敏(1999a)和胡武贤(20tma)张文新(2007a)、孙志芬(2007a)分别对大都市和中等城市确定了不同的评价方法和指标,对城市层次上的人居环境研究进行了细化田。陈浮(2000a)等城市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叶依广(2004a)的最佳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熊鹰(2007a)等以长沙市为例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不定性定量评价、李明(2007a)等在我国主要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中应用遗传算法改进的bp神经网络的方法、陈春(2007a)等对城市人居环境的定级研究。拓宽了我国人居环境研究的评价方法、思路。

国内已对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等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具有代表性的还有以下一些评价指标体系。建设部的中国人居环境奖参考指标体系、北京国际城市发

展研究院的中国城市生活质量评价体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今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研究”提出了由1o个次级指标构成的我国民众幸福指数指标体系;《小康》杂志在2006年1月第一期杂志中推出了“中国小康休闲指数”。纵观十多年来我国在人居环境建设方面理论研究及实践操作情况,形成了“重理论、轻实践”,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局面,理论成果丰硕但却不能有效指导实践。

4国内外人居环境评价分析

综上所述.人居环境评价研究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已有的研究多基于建筑学的角度,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尚不完善:由于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因素和人文素养等差异都很大,单一而笼统的评价指标体系难以表达不同区域人居环境的优劣,缺少对区域的考虑。在评价内容方面.国内已有的评价体系几乎无一例外的以城市环境质量为着墨点,而忽略了对城市形象与文化等内容深层次评价方法的探讨。在城市因子选择方面,强调了一些细化的且易主观改变的指标.而对地理环境这一制约人居条件的最重要因素缺乏考虑。在评价适用性和结果可比性方面,国外的评价指标相对宏观,使评价体系具有更广泛的应用范围从而使评价结果具有较大程度的横向可比性,亦使评价结果具有较大的主观性:我国的评价指标往往根据特定的单一评价对象量身定做,从而使评价的结果具备客观性的同时却丧失了横向可比性。在评价思想方面,不能适应我国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与“和谐社会”的需要.未能将“人地和谐”和“环境友好”作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人居环境的研究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涉及大量数据、图形的分析、处理,在过去的研究中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5人居环境评价研究展望

我国目前对人居环境评价的研究已备受关注且取得了较大进展.但现存的人居环境的评价理论、方法、尺度等方面尚存诸多缺陷.难以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服务;因而在未来的人居环境评价研究中以下内容有待深入。

5.1加强区域研究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五)加强城镇管理。城镇形象是建设出来的,也是严格管理出来的。当前,我盟在城镇道路交通、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等管理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不仅影响了群众的工作和生活,也影响了城镇的形象。加强城镇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就要从基础管理工作抓起,从解决影响市容市貌的问题和群众关心的问题抓起。要牢固树立“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理念,在加快城镇建设的同时,把城镇管理工作放到突出位置,改进城镇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积极推行城镇精细化管理模式,探索建立城镇管理的长效机制。要坚持依法管理城镇,加强城镇管理法制和城管执法队伍建设,促进城镇管理走上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大力开展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突出抓好道路交通、环境卫生等影响市容市貌的问题,以良好的市容和环境取信于民。广泛开展文明城镇、文明社区、文明街道等创建活动,提高居民素质,规范居民行为,促进城镇文明水平的提高。

(六)着力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加快推进城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我们规划、建设、管理、经营城镇,目标是一致的,而且是唯一的,那就是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各地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要坚持一切从维护和发展居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编规划、做决策、搞建设时,都要紧紧依靠群众,广泛发动群众,吸纳

群众参与,多听群众的意见建议,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城镇的每一处设计、每一个建筑、每一项设施,出台每一项城镇管理制度,都应从方便居民生活、满足居民需求、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角度,充分论证,慎重决定,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比如,为改善居民的出行条件和居住环境,就要加强城镇道路尤其是街巷提质改造工程建设,加大城镇住房特别是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力度,推进城镇绿化、美化、亮化等工程建设;为满足居民购物、娱乐、休闲等消费需求,就要大力发展餐饮、商贸、物业等服务业,加快发展影视、传媒等文化产业;为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就要大力培育和发展城镇经济,优化创业就业环境,让更多的居民实现就业,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工资性和保障性收入水平,特别是在城中村、城边村和平房区改造过程中,要严格依法依规办事,妥善解决好拆迁补偿和安置等问题,注重住房保障、就业培训、社会保障等制度向拆迁户的延伸覆盖,切实保障每一户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要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的居民户口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与居民户口相衔接、相统一的就业、社保等制度,帮助转移进城农牧民在城镇中找到生存和发展空间,真正融入城镇的生活和建设,提高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