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盘活利用园区闲置土地的建议
宁波”零土地技改”盘活闲置土地推进工业提升
面对土地要素制约加剧,企业遭遇的“无米之炊”发展难题如何破解。宁波经济发展空间如何更好地拓展。今年以来,我市通过“零土地技改”、盘活闲置土地、发展工业社区等措施,加快推进“空间换地”,提高土地利用强度和产出效益,推动实现工业经济结构的优化和提升。记者从日前举行的全市工业经济形势分析会上得知,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我市实际共盘活存量土地8802亩,完成上级下达目标的142.88%
“零土地”增效
最近,慈溪附海镇先锋电器集团钣金车间淘汰原有的60多台旧冲压设备,投资2000多万元新上一条生产线后,生产效率提高了90%。
今年初,附海向全镇工业“低产田”发出“增效令”,目前该镇已新增零土地技改项目7个,预计建成达产后可新增产能6亿元,今年已盘活低效、闲置用地130亩。
附海镇的“土地增效令”是慈溪“空间换地”的个案。为了以较少的土地资源支撑更大规模的经济增长,彻底改变工业用地粗放利用的现状,今年以来,我市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对“低产田”实施“零土地技改”,以提高亩产。
目前,慈溪一批龙头企业通过“零土地技改”,企业效益提升明显。今后三年,慈溪还将鼓励企业提高现有土地利用效率,提高慈东滨海区、新兴产业集群区新供土地用地标准,加大对高效使用土地的支持力度。预计到2016年,将盘活存量土地4000千亩,规模以上工业单位用地增加值达77万元/亩,规模以上工业单位用地产值达450万元/亩。
针对工业用地产出低的老大难问题,江北区在全省率先实施工业低产地改造倍增工程。宁波新大昌织造有限公司就是一个成功例子。十年前,这家前身为“大昌布厂”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大胆转型,尝试研发铜氨纤维、天丝纤维等高端面料。如今,没有增加一亩土地,“新大昌”从工业低产田跨入江北区工业企业30强。
在江北,像“新大昌”这样成功零土地转型的工业企业已有139家,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增加。通过“零土地技改”,当前我市土地利用率和产出效益不断提升。数据显示,至今年3季度,全市亩产投资强度为210万元/亩,比2010年的170.3万元/亩提高了23.4%。
闲置土地盘活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与传统工业园区相比,工业社区是在“空间换地”集约用地理念下的一次生动实践。如果按以往的厂房布局来计算,5家企业至少需要500亩土地,而现在只需200亩土地。
以“培罗成”厂区为例,原本占地140亩,进驻工业社区后,只有45亩土地的空间,却一点不影响企业的产能。并且它的新厂房布局会更加合理,再配合从德国、意大利进口的高端成衣设备,企业的土地容积率适当提高,单位产出将大幅增加。
除了鄞州,北仑、奉化等地工业社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打造工业社区是加快“空间换地”的有效途径之一。当前全市各地坚持“亩产论英雄”,严把新增工业用地项目准入,高效集约利用工业用地的同时,积极推进都市工业发展形态,并对都市工业的厂房容积率、建筑规范和入驻企业门类等具体事项都做出了相关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