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46年气候变化对呼伦湖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评价

(2007年1月25-26日)

1月25日上午

会议地点: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大楼一楼多功能厅

09:00-09:30

开幕式

主持人:李维京中国气象局

宇如聪副局长致辞

中国气象局科技发展司

巢清尘副司长致辞大会合影

09:30-12:00

特邀报告(报告25分钟,讨论5分钟)

主持人:李维京

顾万龙亚洲夏季风的多尺度变化

丁一汇院士,国家气候中心

近千年中国气温序列的建立王绍武教授,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关于enso可预报性研究的若干新进展

穆穆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climaticregimechangeanddecadalanomalouseventinchina

钱维宏教授,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气候变化问题对农业科技发展的推动作用

林而达研究员,农科院环境发展研究所

12:00-13:30

午餐午休

1月25日下午

分会报告1月26日全天

分会报告

(分会报告13分钟,讨论2分钟,请报告人提前将ppt文件拷贝会务人员)1月25日18:00开始

招待会(地点:育园餐厅,中国气象局北气院二楼)

1月26日下午17:10

大会总结

第一分会气候变率的机理、预测与气候评价

会议地点:气象科技大楼十楼ipcc会议室(东楼)

1月25日下午13:30-17:45

(一)气候变率的诊断与机理研究

主持人:李栋梁张祖强

interannualvariabilityofthesemiannualoscillationoverthewesternpacificwarmpool张祖强,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songyang,qinzhang,vernone.kousky,noaaclimatepredictioncenter,usa

2006年汛期主要气候异常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柳艳香

王凌,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诊断预测室

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变化及其与太阳活动和enso循环的关系李栋梁,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工程研究所

南海西南季风爆发前后海-气通量交换系数研究

闫俊岳

唐志毅

姚华栋等,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室

东亚夏季风指数及其应用

吕心艳,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秀芝,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1华北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与太平洋海温年代际振荡的关系

顾伟宗,山东省气象局气候中心;孙照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系

zonallyseasonaloscillationsofthesubtropicalasia-pacificclimate韩荣清,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诊断预测室;李维京,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东亚阻塞高压变化特征与华北盛夏旱涝史印山

池俊成

张延宾,河北省气象台

湖北省2006年夏季干旱的主要成因分析以及雨带变迁的探讨高正旭,武汉区域气候中心

北半球绕极涡的变异及其与我国气候异常的关系顾思南,宁波市气象局

初夏孟加拉湾风暴与云南雨季开始期

刘瑜

黄玮,云南省气候中心;赵尔旭,云南省气象科技服务中心

2005年淮河流域致洪暴雨过程水汽特征分析陈晓红

余金龙

邱学兴等,安徽省气象台

拉尼娜对深圳气候的影响杨琳,深圳市气象服务中心

云南汛期旱涝特征及成因分析

段长春,云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朱勇,云南省气候中心;尤卫红,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

江南春雨的时空分布

万日金,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吴国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辽宁地区第一对流层顶气候特征分析

蔡福

李辑,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谷秀杰,河南省气象台

1月26日上午08:30-12:00会议地点:气象科技大楼十楼ipcc会议室(东楼)

(二)气候模式模拟及预测方法研究

主持人:张培群

吴统文simulationsofthetropicalintraseasonaloscillation:sensitivitytodiabaticheatingprofiles贾小龙,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诊断预测室

一个海洋环流模式模拟的北印度洋经向环流及其热输送气候态

吴方华,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系统模式室;李薇

刘海龙等,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热带印度洋-太平洋相互作用的耦合模式模拟

赵珊珊,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影响评估室;周天军,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simulationsoftheimpactoforbitalforcingandoceanontheasiansummermonsoonduringtheholocene李跃凤,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室

2年际时间尺度上全球植被与大气相互作用的诊断分析与数值模拟李伟平

王在志

董文杰等,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系统模式室

区域植被-大气相互作用模式对中国气候的模拟

高荣

董文杰,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影响评估室/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保形平流方案在海洋模式和耦合模式中的应用

肖潺

俞永强,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wrf中微物理过程对降水模拟的影响

刘术艳

戴永久,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张华,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初始”土壤湿度对后期降水的影响研究-区域气候模式试验史学丽,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系统模式室

河套区域土壤湿度与短期气候变化的关系研究张秀芝,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影响评估室

南海三维变分海洋同化模式及其验证

肖贤俊

王东晓,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系统模式室;闫长香

朱江,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动力相似预报的策略和方法研究

任宏利

张培群

李维京,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诊断预测室

月动力模式产品在天津夏季降水预报中的解释应用谢均

郭军,天津市气候中心

天气概率预报的社会风险

万金红,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12:00-13:30

午餐午休

1月26日下午13:30-17:00会议地点:气象科技大楼十楼ipcc会议室(东楼)

主持人:封国林闫宇平

2006年春季亚洲沙尘气溶胶入海通量的数值模拟申彦波

石广玉,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城市地表能量平衡参数化方案(teb)的研究与应用何晓凤

蒋维楣,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svm方法在热带气旋气候预测中的应用

毛燕军

樊高峰,浙江省气候中心;严洌娜,浙江省气象台

car和svm方法在郑州冬半年大雾气候趋势预测中的试应用

常军,河南省气候中心;黄玉超,洛阳市气象局;李素萍,河南省专业气象台

(三)区域气候分析与评价

3重庆严重伏旱气候初步分析

江玉华

程炳岩

向鸣等,重庆市气象局

秦岭地区秋季降水的气候特征分析

方建刚,陕西省气候中心;侯建忠陶建玲等,陕西省气象台

河北省雨水资源及其应用浅析高霞,河北省保定市气象局

北疆汛期降水异常偏多、偏少年前期环流的差异

江远安

毛炜峄,新疆气候中心;谭艳梅,新疆气象台

基于信息扩散和模糊集方法的四川盆地气候干旱综合评价张顺谦

侯美亭

王素艳,西南区域气候中心

重庆市高温干旱天气成因分析

李梗

董新宁

刘德

周浩等,重庆市气候中心

河北省冬麦区干热风特征及成因分析

尤凤春,河北省气象台;郝立生,衡水市气象局;史印山等,河北省气象台

秦皇岛区域几类极端天气气候灾害的特征分析及防灾减灾探讨

孙丽华,河北省秦皇岛市气象局/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张宝贵,秦皇岛市气象局

17:10大会总结(罗勇)

主持人:李维京会议地点: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大楼一楼多功能厅

第二分会气候变化检测、预估及其影响评估

会议地点: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大楼一楼多功能厅

1月25日下午13:30-17:45

(一)气候变化监测、检测及成因分析

主持人:任国玉姜彤气候变化观测上的不确定性

任国玉,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东亚地区气候变化热点分析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3.我们倡议大学生学习环保知识,树立环保理念。大学生要主动了解全球气候现状,选修生态气候类课程,阅读关于自然环境类书籍,以提高环保意识。同时积极地参加环境保护类社团,不断开拓眼界,掌握环保动态,坚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

4我们倡议大学生要热情参与绿色校园建设,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渗透到校园建设、发展的每个领域。努力丰富环境保护文化,不断降低校园能耗水平,促进校园资源循环,使高校成为资源节约、环境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模范社区,引领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我们倡导大学生真正践行环保理念,倡导低碳生活。大学生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脚踏实地的开展环境保护行动,将环境保护的理念切实落实在生活中。节约一水一电,珍惜有限资源;使用公共交通,种植绿色植物,优化社区环境;使用绿色产品,引导市场消费。争取将自身碳排放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