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救援后消防工作分析思考
20xx年突入而来的南方地区大雪,冻雨突袭各个省区,造成了大范围的电力设施损坏;道路凝冻难行;铁路运输瘫痪;通信设施失灵;供水系统破坏严重;城乡居民生活陷入困难。
面对暴雪灾害,南北气候差异是自然规律,目前人力还无法改变天意,但防寒机制却是我们能够把握的。从这次影响范围甚广的冰雪灾害中我们不难发现,正是因为防寒机制不够完善,才导致面对突然而至的冰雪灾害而措手不及。防寒机制出现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防范意识上不够;二是具体措施存在缺失。
最近几年暖冬之说甚嚣尘上,各地相关部门在制定当地生产计划、安排当地群众生活的时候,就很少考虑防寒问题。而今年的冬天,却一反暖冬常规而露出了严寒面目。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恶劣天气,对于防寒意识不足的有关主管部门来说,更谈不上防寒措施了。最为明显的例子是,贵州省遵义市遭遇50年一遇的冰雪低温天气,市区多处供水管道冻裂,造成停水事故。事后检查得知,很多供水管道本身的抗冻能力不够,一些供水设施采用的材料甚至存在以次充好、粗制滥造等问题。这在天气正常的时候,可以勉强应付,而一旦天气发生变化,就会漏洞百出。这给我们相关的主管部门敲响了警钟。再如某省因为凝冻天气,造成供电设施倒塌,出现电缆断裂等问题,也是供电部门当初在施工建设时对恶劣天气估计不足,导致这些工程设施、电缆产品质量在承重、抗冻设计上存在防寒缺陷。
面对自然灾害,全省消防官兵积极响应,走上了抗凝冻,保民生的第一线,第一时间参与公路破冰开道;为运油车辆护航;为城乡居民送水;为车站滞留人员和部分生活困难群众送去生活用品和食物;积极参与突发性火灾;交通事故和其它的抢险救援;得到了党委政府的高度赞誉和社会各界的好评;通过这次雪凝灾害,却也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反思:
一、抗御自然灾害的意识必须增强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包括组织指挥、紧急动员、应急抢险、后勤保障、通信联络、信息汇集、基础防御等方面。这次灾害事故发生后,各地信息反馈速度是滞后的,宣传报道和自身困难反应不足,我们在大范围参与抢险救援的同时,自己官兵的温饱都还存在一些问题,很多大中队停电停水数日后上级才接到报告,总队才临时调集发电机配发到各个单位,电子办公系统和信息传输系统一半以上瘫痪,严重影响了全省统一指挥的步伐;许多一线官兵舍身保民生的事例未能及时反映出来,这方面有我们平时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问题,也有在大型事故面前工作敏感性不强,责任心不够的问题。
三、消防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监督工作滞后
雪凝天气来临后,我们都按照上级部署开展了对电力,石油,通讯等行业的安全大检查,也对部分市政消火栓进行了维护保养,但近期在部分城市发生的高层和普通建筑火灾中,除了消防队随车的水源和部分室外消火栓可以取水外,高层建筑的屋顶水箱,室内管网,自动喷淋系统却因凝冻而无法使用,加上部分建筑停电,自备电源功率不足无法带动自动消防设施的运行,给火灾扑救带来了难度,延误了战机,这些情况对我们下一步如何完善消防监督体系,把责任有效分解到单位,物业公司,确保特殊情况下建筑消防安全提出了新课题;同时对于现行规范中南方地区室内外消火栓均无防冻措施也应当根据这些情况有所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