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动员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创建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动员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普和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安排部署全国科普示范县创建工作,进一步动员全县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凝聚奋进力量,强化担当作为,为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贡献力量。刚才,*副区长就创建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的相关工作进行了部署,讲的很全面,也很到位,我完全赞同。希望各部门单位按照方案中的要求,对照执行。结合全县工作实际,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化认识,增强创建工作的责任感
一个地方、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社会文明程度,既取决于思想解放的程度,也取决于全民公众科技素养的高低,还取决于科学技术普及推广的力度和广度。只有全民科学素质提高了,才有持续发展的后劲和后备人才,才有取之不竭的智慧和力量源泉。我们开展全国科普示范县创建工作,就是为了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科普工作,开展科普活动,不断提高全县人民的科学素质。
一要深刻认识到,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举措。 高度重视科学普及,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技术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中,一以贯之的思想理念。就任总书记之前,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曾经多次参加全国科普日活动,对科学普及的重要性十分明确地作了反复强调。2009年在参加全国科普日活动时指出,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实现科技腾飞的两翼。2010年时进一步指出,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好比鸟之双翼、车之双轮,不可或缺、不可偏废。20**年时再次强调,各级科协组织要进一步突出科普工作的大众性、基层性、基础性,让科普活动更多地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走进生产、走进生活。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九大上提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总书记的讲话深刻诠释了科普与科研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也为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普活动提出了理论支撑与明确要求,各级各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科学普的讲话精神,着力构建以市域为中心、区域为重点、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为主阵地的全域科普新格局。
二要深刻认识到,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是提高全县县域竞争力的有力抓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核心。全国科普示范县是一项国家级综合性荣誉,是衡量科普服务能力的综合性指标,是科普工作的最高标准和要求,也是对外展示地方整体形象的良好名片。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有利于加快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推进我县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工作,提升基层科普服务能力,增强发展后劲和综合竞争力,促进招商引资和人才集聚。当前,我县正处于加快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在全社会营造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的良好氛围,在各领域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增强公众对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能力,把科学思想、科学理念转化为全社会的创新能力,不断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逐步提升全县县域竞争力和影响力。
三要深刻认识到,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是提高群众科学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科学技术的普及程度,是国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标志。根据中国科协和**省科协公布数据,20**年,我县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8.7%,虽然高于全省1.6个百分点,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56%),特别是与全国科技水平最高的上海和北京地区(上海和北京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分别达到24.30%和24.07%),还有很大差距。我们要通过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在全社会进一步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让城乡群众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切实提高全县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把握重点,以创促建,凸显创建工作成效
作为为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创建单位,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机遇是,我们将以全国科普示范县创建为牵动,积极推进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科普资源的共建共享;挑战是,今年10月份,中国科协就要进行评估验收,但我们在制度建立、队伍建设、经费保障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这就需要我们突出重点、强化措施,迎难而进,扎实抓好创建工作。
一要在夯实工作基础上下功夫。要不断充实乡镇(街道)、村(社区)科普工作组织机构,积极吸纳辖区“三长”(学校校长、医院院长、农技站站长)到乡镇(街道)科协兼职挂职,逐步实现“三长”全覆盖。要大力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科协组织,动员和组织科技工作者为产业科技创新和科技经济融合发展服务,激发企业创新主体活力和科技自立自强动能。要加强科普队伍建设,加大科普人才培训力度,培养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队伍,逐步建立专群结合、专兼结合的科普工作队伍。要根据需要在乡镇、企业、学校建立不同层次的科普教育基地,不断搭建科普服务平台,广泛吸纳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领域科技人才投身科普事业,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提高科普服务的覆盖面和受益率。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