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新路径探究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生产大国,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很多地区为了实现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目标,忽略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这就导致短期农业经济增长过程中环境破坏严重,严重制约了生态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针对生态农业经济发展进行了简要探讨,旨在找出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新路径,为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融合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生态环境;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1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意义
1.1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们进行生产、学习和工作的基础,能为人们的生活所需提供一定的物质条件,保护环境应该落实到个人,每个人都要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义务,积极投身到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中,使环境保持良好,将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生产结合起来,一定要以种植绿色、无公害的农作物为原则,拓宽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渠道,提高生态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2推进农业生产顺利进行。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视程度的提高,相关部门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渠道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使人们对环保的认知也上升到新的层面。人类肆意破坏生态环境会导致农业生产中发生自然灾害的概率增加,例如夏季持续干旱会导致农作物死亡,虫害也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的主要原因,不利于农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不断恶劣的发展趋势,会导致人们生活环境恶劣,影响人们身体健康,长期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中,会使人们情绪波动过大,不利于人们的心理健康发展,长期发展下去各种疾病也会随之出现,因此,只有坚持走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道路,将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生产有效结合起来,严格作业、科技兴农,在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同时,为生态环境保护贡献一份力量,才能不断推进农业生产顺利进行。
2农业经济发展的困境
2.1务农人员文化程度相对较低。我国农村地区教育水平和城市相比一直处于落后状态,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农村经济条件差,教学设施缺乏,师资力量薄弱。部分农村地区居民只重视经济利益,严重忽视了教育的重要性,再加上农村地区受过教育的年轻人大量涌入城市,农村地区务农人员老龄化现象严重,这就导致务农人员整体文化水平低下,缺乏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务农人员文化程度低下,严重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这对农业经济的提升是极为不利的。
2.2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逐渐提高,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但是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这一问题仍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农作物种植地区多为农村或者偏远地区,农作物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重视灌溉,水资源的使用量巨大,不靠近水源的田地多靠地下水进行植物灌溉,这就导致年降水量较少的地区水资源紧缺。此外,部分地区在进行农作物种植的过程中大量使用农药、化肥,这就导致土质遭到破坏,严重的还会影响水资源质量,造成水污染,这就导致农业经济发展中生态环境压力过大,在农耕过程中大型农业设备导致土地负荷过大,使得土地被破坏。土地过度种植二茬、三茬作物甚至更多,会导致土壤肥力不足,并且农业生产中大量的秸秆和废弃物没有及时清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环境。再加上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学药剂,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原生态,进而制约了农业经济发展。
2.3资金扶持力度不够。农业是我国众多产业中尤为重要的一项产业,受重视程度较高。我国是一个农业生产大国,农村人口众多,农田占地面积大,农作物种植面积广,农村务农人员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种植业和养殖业,虽然政府部门对此进行了相应的资金扶持,但是资金扶持的力度不够,无法满足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需求。
3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1]高振.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j].现代化农业,2019(01).
[2]马灼兰.刍议生态保护背景下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路径[j].农家参谋,2018(23).
[3]张小强.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山西农经,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