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农村基层组织职责定位,推进经济跨越式发展
第一篇:抓好农村基层组织职责定位,推进经济跨越式发展抓好农村基层组织职责定位
推进经济跨越式发展
中共长春市委常委、榆树市委书记李伟
我们榆树市是个农业大市。实现榆树经济跨越式发展,重中之重是推进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农村经济发展面临巨大冲击和挑战的新形势下,如何把党的工作植根到经济工作中去、牢牢把握党推动农村跨越式发展的政治主导权和经济主动权,是每一个基层党组织应当认真思考、着力解决的重要课题。农村基层党组织要主动应对“入世”挑战,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转变领导方式和服务方式,立足“党建富民、党建育民”,从抓好自身职责定位入手,以全新的理念和姿态,着力强化推进跨越式发展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切实加速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进程。
第一,要锐意创新思维,把职责定位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上。
传统农业结构不优、效益不高,是困扰我市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破解这个难题,必须在进一步解放基层班子和基层干部思想,提高他们对新形势下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重要意义的认识,引导他们摆脱“官主位”和小农意识束缚,增强责任意识,牢固树立与时俱进、创新发展观念,提高抓好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从1999年起,我市坚持每年开展一次全市性的思想解放大讨论活动。这项活动不仅促成了全市“四业突破”等项发展战略的实施,使经济走出低谷,实现了稳定增长,而且有力推动了农村产1
业结构调整,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经济实力增强在不少地方见到成效。比如五棵树镇实施“公司加农户”龙头带动战略,把“三篇文章”做大到“六大支柱产业”,使全镇农户80%以上从事养牛、造洒、加工豆制品、生产建筑材料、种植精细蔬菜和精品粮食作物,95%以上都有致富项目,农民人均收入稳定在4200元以上。财政收入稳定在2000万元以上。实践表明,深入解放思想,不断创新思维和工作思路,是确保基层党组织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恪尽职责、充分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的根本途径。
第二、要坚持眼光向外,把职责定位在发展农村劳务经济上。
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把农村经济融入市场大循环。近年来,我市不少乡镇依托本地优势,积极拓展外部市场,努力强化对外流通,大力抓好招商引资,对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那些资源匮乏、交通闭塞、经济条件落后的乡镇,产品打不出去、招商引资困难、群众致富渠道不宽,剩余劳动力难以安置,农民增收滞缓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为解决这个问题,从去年起我市光明乡党委坚持从实际出发,探索出一条组织农民输出劳务,去都市“种田”、去他乡“收获”的发展新路。他们在广泛深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采取反反复复动员输出,定向培训指导输出、健全网络组织输出、干部领队服务输出、转土地鼓励输出、维权解困保护输出等项措施,共输出劳务12000多人,占人口总数的55%。共实现劳务收入3600万元,使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人均储蓄额达840元。光明乡的实践表明,发展劳务经济是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
2要在继续抓好招商引资、扩大对外经济联系的同时,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推进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任务紧紧抓在手上,以真抓实干的实际行动,把农民劳务输出由无序的自发行为变成有序的组织行为,当好农民闯市场的领路者、服务者和保护神,依靠广大农民群众共同促进跨越式发展。
第三、立足凝聚优势,把职责定位在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上。
目前,我国农业仍以分散的家庭经营为主体。很难适应经济大循环和市场大竞争。因此,推进跨越式发展迫切要求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围绕聚合生产和资源优势、提高规模效益、实现产业化经营、增强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把一家一户的农民重新组织起来。我市弓棚镇为了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去年推出了组建农机股份合作社和牧业股份合作社两项举措,使农民实现了生产资料的联合、劳动技术的联合、产销服务的联合,不仅促进了农业节本增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解放了大批农村劳动力,而且实现了农业规模种植和生猪产业化经营,解决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难以解决的许多矛盾和问题。仅以生猪生产为例,合作社成立后接连与国内几家大型肉类加工企业建立了销售联系,农民不再担心行情如何,掀起了一场新的“养猪贩猪热”。现在,养猪户发展到2500户,养猪总量达26万头,生猪经纪人队伍壮大到300人,每天向外运销生猪2000头。还带动了饲料加工业、运输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应当说,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各级党的基层组织责无旁贷。如果基层党组织都能象弓棚镇那样,立足应对入世挑战,通过领办、支持党员干部和群众创办专业协会、产业合作社等各类劳动组合和产销服
3务实体,那么我们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就会得到有效提高,农业的跨越式发展就会拥有雄厚的实力和基础保证。
第四,要着力攻坚克难,把职责定位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上
推进经济跨越式发展,需要稳定的农村社会环境。当前,在农村一些地方,村级债务难化解、农民负担难减轻等突出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成为影响稳定的消极因素。事实上,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问题本身,而在于基层组织如何对待问题、怎样解决问题。如果我们的基层组织都有攻坚克难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都能拿出有利于问题解决的硬性措施,那么任何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比如,解决村级债务问题,我市刘家镇是个经济条件落后的大镇,共有村级债务640多万元,去年一年全部化解。为什么这个镇能做到一些条件较好的乡镇做不到的事情。关键是那里的党组织攻坚决心大,克难措施硬,清欠化债、转帐顶债、发包土地和“四荒”还债等等招数都使了。因此,基层党组织在解决农村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上,一定要强化责任意识,把对组织负责、对群众负责、对工作和事业负责统一起来,勇于面对和克服困难,善于发掘自身的潜力,做到不推不拖、不等不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好了,人心顺了,人心稳了,万众一心推进跨越发展的良好局面才能真正形成。
第五,要做到以人为本,把职责定位在培育各类经济能人上
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人才是最可宝贵的。近年来,我市各级基层党组织大力实施人才培养开发战略,取得了可喜
4成果,一批有作为、有影响的经济能人迅速成长。其中,陈云莲成为全国十大农民女状元、全国十大农村优秀人才,李晓侠成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妇女“双学双比”标兵,何国庆成为省十大杰出青年、优秀共产党员和长春市优秀共产党员标兵。这些经济能人,在推动经济跨越式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影响、带动、示范、辐射作用。然而,不能不引起我们重视的是,“人才断层”问题在一些乡村已经成为比较突出的问题。各级基层组织要增强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继续在抓好能人培养工作上加大力度,确保经济跨越式发展拥有雄厚的人才支持。
第二篇:着力推进民营经济跨越式发展着力推进民营经济跨越式发展
中共黄梅县委书记、黄梅县人民政府县长余建堂
县域经济发展,优势在民营,支撑在民营,潜力在民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局面,必须促进思想大解放、认识大提升、环境大优化、全民大创业,推动民营经济跨越式发展。
一、推进全民创业,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泉源充分涌流
发展民营经济,重在推进全民创业。一是解放思想,弘扬创业精神。要强化劳动立身、创业发家的思想,让劳动成为幸福的起点、创业成为财富的源泉。克服“守土恋家”情结,树立敢闯敢试的理念。克服“小富即安”思想,树立做强做大的理念。二是加强引导,培育多元主体。要支持事业单位干部分流创业,开辟农民创业基地,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培育农村经纪人,推动农村党员干部、农村大学生和广大农民创业。要引导企业家“二次创业”,推动科技人员自主创业。要加强对下岗职工的技能培训,以创业带动就业。要以“青春创业行动”推动大中专毕业生和退伍军人创业。要多举办妇女创业培训班,引导妇女创业。三是拓展空间,创设实践载体。学习借鉴温州等地的做法,把该放的放开,把该给的给足,对企业放权到位,对群众放手到家。根据黄梅区域和产业特点,确定自己的创业方向,不拘形式、不分类型、不限规模,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全力支持创业者积极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鼓励、引导和扶持民间资本深
度参与“沿江临港产业带,中国禅文化旅游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环湖生态农业休闲区”开放开发。
二、打造政策高地,着力突破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
民营经济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要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民营经济提供最大便利、开辟最大空间、创造最大舞台,努力打造推进全民创业、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高地。一是优化金融服务。做大做强县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吸引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民营企业参股。强化担保公司与国有商业银行的合作。加快信用社改革步伐,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组建小额贷款公司,面向农户、个体工商户和微型企业提供信贷服务。积极探索产业集群融资、产业链融资、应收账款融资等新型融资方式。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二是完善财税政策。逐年增加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重点企业技术创新、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和发展对外贸易等。放宽登记条件,对城乡劳动者申请个体工商户登记可免费核发营业执照,实行“零费用登记”。对初始创业者,按照“能免则免、能减则减、能缓则缓”的原则,制定统一的收费标准和办法。对由个体工商户新转成的私营企业,可实行税收定额征收的办法;对处于创业阶段,暂不具备查账征收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也可实行定额或定率征税。三是提供用地保障。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土地规模流转,促进农村土地资源向种田大户和经营能手集中。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向工业园区聚集,优先保障民营工业项目用地。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公益事业开发建设,支持创业者盘活闲置厂
房、撤并的中小学校等存量建设用地场所。四是强化用工支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鼓励各类人才到民营企业就业。按照“用好现有的、培养不走的、引进急需的、重奖有功的”思路,培养和激励一批重点工程、重点项目技术、管理人才。整合职业培训资源,开展“职校出菜单,企业出订单、个人选单、政府买单”的“四单”式培训,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强化就业信息服务,继续开展“春风行动”,让更多农民工在家门口就业。
三、营造环境优势,增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民营经济是典型的环境经济,必须牢固树立“环境就是资源、就是竞争力、就是生产力”的观念,积极营造政府支持、社会尊重、部门服务、法制保障的创业环境。一是营造“崇尚创业”的人文环境。充分利用新闻传媒,采取多种形式,把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规定、工作重点和推进措施,宣传到千家万户,达到人人知晓。及时总结宣传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先进典型。每年评比表彰“创业标兵”,大力开展“弘扬创业文化,兴起创业热潮”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创业报告团巡回宣讲。举办创业成果展、创业竞赛,将创业行动搬上舞台、引向民间、播撒大地,让创业成为人民群众的新价值、新风尚、新实践。二是优化“支持创业”的政务环境。全面实行企业化服务,全面改进干部作风,整合部门审批流程,加大联合审批力度,全面优化“一站式”服务、“一表制”审批、“一费制”收费、一次性办结的运行机制。开展“领导干部结对帮扶全民创业”活动,使他们成为全民创业的推动者、支持者和服务者。推行服务全民创业公开
承诺制度,对违诺单位及其负责人进行严格问责。继续完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评议政风行风的工作机制,坚决杜绝不作为、慢作为和乱作为现象。三是打造“安全创业”的法制环境。大力推进执法队伍作风整训,重点监管和整治执法队伍的中间执行层,着力解决办事过程中的“中梗阻”、“底板结”问题。重拳打击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三乱”行为,依法查处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违法房地产交易等“三违”行为,深入查办一批典型案件。深入开展社会治安“严打整治”行动,对侵扰创业者正常经营的地方恶势力,从重从快从严坚决打击,切实让创业者放心创业、放胆发展。四是形成“公平创业”的市场环境。继续深入开展“六市场一行业”整治工作,强化商品质量监管,规范市场主体资格和行为。严厉打击经济领域中的各类欺诈、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侵犯企业知识产权、坑害投资者、恶意拖欠及逃废债务和走私、骗汇、骗税等违法行为,保护依法经营、公平竞争,切实维护市场秩序
第三篇:奋力推进镇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奋力推进镇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在新的起点上,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奋力推进镇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效途径,是推进安陆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迅速融入武汉城市圈的重要战略支点的基础和支撑。
一、以时不我待、争先进位精神为起点加快推进镇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推进镇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关键在良好的精神状态,较高的目标追求,清晰的发展思路,扎实的推进措施。要树立雄心壮志,提升“精神区位”,清醒认识加快镇域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差距潜力,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创先争优的责任感紧迫感扎实工作,奋发有为,力争有几个乡镇进入全省百强,努力实现镇域居民收入增长和镇域经济发展同步。
从发展成效看,镇域经济已成为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基础,镇域工业园区建设成为镇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从发展潜力看,镇域经济是推进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全市镇域经济近几年虽有了长足发展,但整体实力还有待增强,工业化、产业化程度不够高,部分乡镇镇域经济发展缺主导产业、龙头项目、骨干企业、知名品牌、优秀企业家的情况比较突出,产业层次依然偏低,外向度不高。镇域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招商引资,内生动力显得不足,创业氛围不够浓厚,发展环境有待优化,人才结构性矛盾有待改善,资源约束、环境保护压力较大。
从发展条件看,镇域经济已具备跨越式发展的有利条件。进入“十二五”时期,我们面临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进程加快,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加快向中西部转移等有利条件。我市经过这些年的发展,镇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条件大为改观,一
1些乡镇具有较好的资源优势,产业基础较好;交通、电力、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镇域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目前我市交通事业蓬勃发展,大多数乡镇路网建设比较完善,部分乡镇处在高速公路网的辐射中;城镇化加快发展,镇域经济发展空间拓宽;人才队伍建设、信息化的发展,都成为镇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二、以壮大规模、调整结构为重点加快推进镇域经济跨越式
发展。
镇域经济是跨越式发展的难点,也是增长点和突破口。强化
工业主导作用,加快推进镇域新型工业化。推进工业先行的镇域经济发展战略。加强产业集群建设,围绕当地产业基础、特色、优势,培育特色产业,提升产业层次,壮大产业规模,培植壮大主导产业,坚持以优势产业、龙头企业、优质品牌为核心,加快形成本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优势。精心培育、做大做强骨干企业,增强其引领带动能力。加快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步伐,坚持以项目建设吸引资金,以招商引资促进项目建设,高效优质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
强化园区平台建设,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坚持布局集中、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全力保开工、保运行。根据各项目具体进展情况,对推进缓慢的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解决实际问题,做好协调服务,加快前期工作,落实建设条件,促进项目开工;对已开工的项目,加大保障力度,确保能及时完工运行,切实发挥投资效益。同时,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全面落实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廉政责任制。对项目进行全过程介入式监管,加强各项目责任主体建设行为的监督和管理,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强化项目资金监管。所有项目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帐核算,切实做到专款专用,同时对项目资金拨付进行严格监管,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强化重点项目运行管理。加强对重点建设项目全过程的协调、服务和管理。积极组织开展项目稽查工作,对稽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项目建设单位加以整改,并做好跟踪落实,努力做到不留“后遗症”,确保每一项工程成为廉洁工程、阳光工程和满意工程。
四、积极做好服务工作
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用足用好国家差别化产业政策,为项目建设提供服务和保障。切实增强服务理念,建立项目“绿色通道”,实行“一站式”服务,缩短审批时限,进一步完善项目前期有关手续办理流程,精简审批程序,加快手续办理速度,符合审批条件的及时给予批复,提高办事效率。同时,开展主动“上门”服务,深入全县了解情况,及时解决各种问题和困难,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对扰乱、阻碍、破坏正常项目施工环境的事件进行严厉查处,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