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推进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经验材料
文章转载自网
近年来,××县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推行了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在改革过程中,我们充分认识到分配制度改革的复杂性,注重加强部门配合,形成改革合力,较好的克服了改革中的一些难点问题,取得了良好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充分发挥人事、财政等主要职能部门作用,抓好宏观调控
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情况复杂,政策性强,既要放权搞活,又要讲究公平,确保稳定。为了确保改革规范有序进行,我们主动加强与财政等部门的配合,充分发挥对改革的宏观调控职能,防止改革偏差,有力促进了改革的全面实施。人事、财政作为推进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的主要职能部门,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政策指导。改革之初,人事和财政部门组织力量对全县事业单位内部分配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召集各方面代表进行讨论座谈,在广泛征求意见和认真学习消化上级政策精神的基础上,出台了《××县深化事业单位内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等规范性文件,明确了改革的指导思想、主要方法和具体要求。在改革的过程中,我们积极主动深入基层,对各单位的改革进行现场指导,及时答复疑问和解决各种具体问题。近两年来,县人事局和县财政局直接参与指导了家试点单位分配方案的制定。文章转载自网
二是加强总量控制。控制总量主要是防止行业差距拉得过大,和防止财政拨款经费的滥用。对于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我们按人员编制核定工资总额,要求各单位应在总额限度内搞活,不得随意突破。对差额拨款、有自主收益的单位,规定可以根据效益状况及单位性质按比例提取部分收益用于内部分配。对于经费自筹的事业单位,允许其在单位平均工资额不超过全县上年度平均工资水平倍的前提下,根据本单位经济效益自主决定分配。
三是严格方案审批。我们要求全县各事业单位在制定内部收入分配方案时,要充分酝酿,广泛听取意见,并经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人员大会通过,再报县人事、财政部门审批。人事和财政部门对各单位改革程序的规范性、分配方案的合理性进行审核把关。对操作程序不规范的,及时指出并帮助纠正;对达不到搞活要求的,要求进行完善;对改革中最低收入与最高收入比例显失公正的,要帮助进行调整。
四是改革统发机制。工资由财政统发、打卡到人的传统做法,不利于扩大用人单位的分配自主权和搞活内部分配。为此我县人事部门和财政部门紧密配合,决定对所有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工资中浮动部分予以缓拨,只按月发放固定部分和津贴。活的部分,由财政部门按学期或年度拨付到各单位,由各单位自主进行分配,并规定必须进行搞活。
二、积极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作用,抓好分类管理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⒉发挥社会保障部门作用,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一方面狠抓养老保险的落实。全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要求一律进入了社保,保费的缴纳标准仍然按人事部门核定的档案工资为计算基数。对于改革前欠缴的保费,单位负责部分因单位特殊困难而没有到位的,一律先办理结算手续,社保部门先予以挂帐支持,全县乡镇事业站所全部采取这一办法。这样,既兼顾了公平性,也解决了因分配改革带来的不稳定因素,消除了改革对象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实行了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我们与财政、劳动保障部门一道,严格按照上级有关政策要求,确定了改革中个人分配收入的最低标准,即不低于全县上年底月平均工资额的~,有效防止了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缓解了改革的压力。
⒊发挥考核、监督部门作用,确保改革规范有序。我们将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工作作为全县的重要工作之一,纳入对各事业单位目标管理考核责任制,加大了分配制度改革工作考核力度。人事部门对没有搞活收入分配的事业单位,暂缓办理工资审核等相关人事业务。财政部门对没有搞活收入分配,或在实际操作中没有按上报的分配方案执行的事业单位,缓拨相关经费,待纠正后予以拨付。监察、审计、税务等部门加强了对各单位改革工作的执法监督,对各事业单位的分配方案实施情况进行不定时督导检查。对以改革为由,在改革过程中损害国家集体利益或干部职工个人利益的各种违纪违规行为及时处理。
通过不断努力,目前我县大部分事业单位均逐步建立起了自主灵活、充满竞争激励、富有生机活力的收入分配机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对各类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明显提升,连续多年的人才流失势头有明显好转,吸引了一大批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优秀人才来县工作和创业,有力促进了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