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全省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全力推进安徽水利改革发展新跨越
——在贯彻落实全省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厅党组书记、厅长
纪冰
(2011年9月26日)
同志们:
9月20日-21日,省委、省政府在合肥召开全省水利工作会议,贯彻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我省水利改革发展成就,分析当前水利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明确今后一个时期水利改革发展主要任务,动员全省上下集中力量,推动水利跨越式发展,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水利支撑和保障。今天,我们召开全省水利系统贯彻落实全省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动员大会,主要任务是传达学习张宝顺书记、王三运省长和余欣荣副省长在全省水利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水利工作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奋斗目标,抢抓战略机遇,狠抓工作落实,奋力开创安徽水利可持续发展新局面。
刚才,广满副厅长传达了张宝顺书记、王三运省长和余欣荣副省长的重要讲话精神,希望各地、各单位深入学习贯彻,认真抓好落实。阜阳市水务局、宣城市水务局和省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分别作了表态发言,立足本地、本单位工作实际,谋思路、理任务、强措施,针对性和操作性都很强,讲得很好。
下面,我就贯彻落实全省水利工作会议精神讲几点意见。
一、迅速行动,深入学习贯彻全省水利工作会议精神
这次全省水利工作会议,是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是在全省上下深入推进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召开的水利工作会议。会议规格高、内容实、措施硬、效果好,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水利工作的高度重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加快水利改革发展重大决策的坚定决心,必将成为安徽水利事业继往开来的重要里程碑,必将开启推进安徽水利跨越发展的新征程。张宝顺书记、王三运省长和余欣荣副省长的重要讲话,为安徽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为加快推进全省水利改革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全省水利系统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讲话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准确把握、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对水利改革发展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
(一)准确把握“水利安徽”战略的深刻内涵
省委、省政府紧紧围绕贯彻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从安徽实际出发,明确提出了实施以“治水保安、兴水富民”为核心的“水利安徽”战略,要求全省上下统筹推进工程水利、资源水利、民生水利、生态水利的发展,力争到2020年,建成配套完善的防洪减灾综合水利工程体系、合理高效的水资源保障体系、协调发展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体系、综合防控的水环境和水生态保护体系。全省水利系统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战略部署,深入领会实施“水利安徽”战略的重要意义和深刻内涵,把握落实“水利安徽”战略的发展目标、主要载体、基本原则和重点任务,并细化、实化到具体工作中。要在加快推进安徽水利改革发展的进程中,坚持民生优先、人水和谐,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坚持综合治理、强化保护,进一步突出水利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公益性。要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做好治、蓄、排、节、引“五水”文章,努力解决“水多、水少、水脏”三大水问题,真正让水利成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屏障,成为农业丰收的基础支撑,成为民生改善的重要抓手,成为生态安全的源头保障。
(二)积极贯彻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水利十条”
在全省水利工作会议上印发的《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水利厅等部门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若干措施意见的通知》(皖政办〔2011〕68号),明确提出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水利十条”措施,包括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加大对大型灌区和大型泵站项目省级配套资金的支持力度、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投入水利建设、确立县级农田水利规划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建立健全前期工作协调推进机制、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依法管水能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和部门负责的工作机制等十个方面。这十条措施,基本涵盖了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的主要方面,对于加快推进我省水利改革发展步伐,将发挥重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各地、各单位要将贯彻落实“水利十条”作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从水利工作实际出发,从改革发展的需求出发,立足省情、市情、县情,有针对性地研究细化具体落实措施,尚未出台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实施意见的县(市、区)要结合贯彻“水利十条”在10月底前抓紧出台并付诸实施,确保省委、省政府的重要部署和重大举措有效落实、不打折扣。
(三)认真落实“十二五”及2012年重点水利项目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全省“十二五”及2012年重点水利项目实施方案》(皖政办秘〔2011〕145号)。根据该方案,“十二五”期间,我省水利建设框算投资1210亿元。在防洪工程建设方面,将重点实施淮河行洪区调整建设、长江干流崩岸应急治理、新汴河、淠河、史河、滁河、水阳江、青弋江等重要支流治理工程;在除涝工程方面,将重点实施淮河重点平原洼地治理、沿江排涝泵站和沟河疏浚连通工程;在蓄水与灌溉工程方面,将重点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大中型水库建设;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将以沟河渠疏浚连通、塘坝扩挖和集体泵站更新改造为重点。同时,加快推进引江济淮工程、淮水北调工程等跨流域、跨区域调水工程,全面提高水资源调控与配置能力。此外,方案还就2012年的重点项目作出了具体安排,预算投资135亿元,超过前3年平均数的两倍。可以说,今后一个时期的水利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安排已经非常明确,关键是要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各地、各单位要切实加强对项目推进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项目推进协调机制,按照省实施方案确定的时间节点和任务,主动作为,主动协调,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进一步细化任务、明确责任,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全力推进项目进程。
二、认清形势,着力提升水利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十二五”时期,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期,我省将实现“五个翻一番”的目标,全省水利工作也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首先,党中央、国务院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战略决策,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重大部署,为我省水利改革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机遇和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其次,随着“三农”工作的不断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的不断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粮食安全战略的深入推进,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将成为“十二五”发展的主调,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第三,实现我省“加快发展、加快转型”两大战略任务,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以及实施皖江城市带、合肥经济圈、沿淮城市群以及加快皖北、皖西发展等战略,都迫切需要全面提升水利支撑和保障能力;同时,全省综合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对水利发展的保障和提速效应将明显增强。
但是,在抢抓机遇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防洪减灾、水资源配置、水环境保护和水利服务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水利改革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一是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水旱灾害频发,仍然是全省人民的心腹大患。二是水资源时空和地域分布不均,资源性、工程性和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用水效率不高,仍然是我省的基本水情。三是农田水利建设滞后,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不强,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和粮食安全的突出瓶颈。四是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依然存在,加强工程管理仍面临着较多的体制与机制性障碍,管理手段落后,管理水平不高,仍然是水利改革发展的短板和软肋。五是基层水利服务体系不健全,特别是县级以下的基层水利工程管理能力普遍薄弱,严重制约了基层水利事业的发展。综上所述,我们一定要深刻地认识到:安徽最大的省情是水情,最大的隐患是水患。
党中央、国务院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英明决策,省委、省政府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各项部署,都是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前,正处在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关键时期,全省水利系统要积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不断创新治水思路,把水利建设融入到社会建设、民生建设、生态建设的大系统中去,从重骨干工程转变为骨干与农水工程并重,从重控制洪水转变为洪涝旱治理并重,从重防洪抗灾转变为除害兴利并重,从重工程建设转变为建设管理并重,统筹“四个水利”协调发展,努力走出一条体现时代要求、符合安徽实际的科学治水之路,不断提升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能力。
一要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切实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我省是粮食主产区,是国家重要的粮仓。实现新增22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目标,最大的制约因素是水,最薄弱的环节是农田水利,特别是近年来频繁发生的严重水旱灾害,充分说明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为此,必须抢抓机遇大兴农田水利建设,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进一步夯实农田水利基础。“十二五”要新增75%保证率年份灌溉面积1000万亩,新增5年一遇以上除涝面积800万亩,使其累计超过易涝耕地面积的75%。从而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二要构建完善防洪保安体系,切实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当前,全省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步伐不断加快,但全省的防洪保安减灾体系尚不完善,局部地区洪涝灾害仍然严重,城市防洪标准普遍不高。要立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切实完成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水利建设重点任务,全力加快防洪保安工程体系建设,积极构建更加坚实的水利基础支撑。“十二五”末,防洪保护面积要达到90%以上,城市防洪能力进一步提高。
三要增强服务改善民生能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改善民生是我省“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核心内容,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是当前各级政府必须抓紧解决的紧迫任务。大力发展民生水利,就是要按照三运省长讲话中强调的“确保民安、扩大民利、维护民权”要求,坚持民生优先,着力解决问题最突出、矛盾最集中、群众要求最紧迫的水利问题,持续抓好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农村人口饮水安全、水利血防等工程,着力解决好农民群众关心的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切实增强水利保障民生的能力,使水利更好地惠及民生、更好地造福人民群众。
四要支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近年来,我省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迈上万亿元台阶,但由于发展方式粗放,经济发展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水资源开发过度、利用粗放、污染严重。要通过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加快转变用水方式,进一步加强水资源保护,促进水生态改善,支撑全省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三、明确思路,扎实抓好全省水利改革发展重点工作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五要强化监督检查,在确保工作落实上下功夫。根据监察部、水利部《关于加强对贯彻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的通知》(监发〔2011〕4号)要求,我厅会同省监察厅专门下发了关于开展省委1号文件贯彻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的通知,组织对全省水利系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情况进行全面监督检查,以确保各项工作部署和政策措施有效落实。全省水利系统要充分发挥各级纪检、监察、审计、稽察等力量,抓住关键环节,明确检查重点,着力抓好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领导责任落实、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水利资金投入和配套、重点水利建设任务推进、水利资金使用和监管等情况,确保政策执行不走样,任务完成不打折,确保项目建设进度、质量和效益,确保工程安全、资金安全、生产安全和干部安全。
六要弘扬行业精神,在加强作风建设上下功夫。全省水利工作会议的召开和省委1号文件的出台,既是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宝贵机遇,也是对广大水利干部职工的巨大鼓舞和鞭策。全面贯彻落实全省水利工作会议精神,是对各级水利部门和各级领导干部担当胆识、执政能力和工作作风的重大考验。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大力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认清肩负的重要责任,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树立水利系统的优良形象。认真贯彻省委关于“五级书记带头大走访”的部署,结合本系统实际,积极开展以“访民情、汇民智、办实事、惠民生”为主题的水利干部下基层活动,省、市、县三级水利部门领导班子成员,要带头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加强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呼声,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力所能及地帮助基层解决水利建设与管理有关问题,把基层水利做得更扎实、更有成效。要凝心聚力干事业,在解决水利难题上下功夫,在突破薄弱环节上见成效,在惠及民生上出成果。要扑下身子抓落实,真抓实干,敢抓敢管,善抓善管,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在推进水利改革发展中再立新功,再创辉煌。
同志们,水利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推进安徽水利跨越式、可持续发展,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勇于担当、奋发有为,求真务实、只争朝夕,深入实施“水利安徽”战略,不断推进水利改革发展新跨越,为安徽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