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溪县工业企业产业转型升级调查与思考
对承接产业转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调查与思考
国际金融危机刺激了科技进步和创新步伐的加快,推动着全球范围的产业变革与结构调整,促使我国“转方式、调结构”加快产业升级步伐。这为永州这样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带来了新的机遇。
一、现状与特点
近年来,永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敞开南大门、对接粤港澳、加快湘南开发开放”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把承接产业转移作为兴工强市的第一推动力来抓,充分利用永州交通等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的有利条件,加强平台建设,挖掘各地优势,强力招商引资,全市承接产业转移步伐明显加快,规模不断壮大。2009年,全市承接产业转移项目392个,比2008年增加112个,是全省引进产业转移项目最多的市州之一,已开工建设或已投产项目345个,比上年同期增加235个。2006年至2009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分别为2.25亿美元、2.16亿美元、2.91亿美元、3.32亿美元,总量达到10.6亿元,是“十五”五年总和的3.1倍;实际到位内资分别为90亿元、100亿元、127亿元、207亿元,总量达到524亿元,是“十五”五年总和的4.4倍。2003年以来,永州已连续7年被评为全省利用外资和内联引资工作先进单位。
(一)永州承接产业转移的特点和主要成效
永州承接产业转移呈现出四大明显特点:
1、引进大企业大项目日益增多。2006年以来,全市共引进500万美元或4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项目220个。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华能集团、全国水泥行业排名前两位的海螺集团和华新水泥、重庆啤酒集团、世界著名运动鞋品牌彪马生产商湘威公司、耐克鞋生产商广硕集团、psa集团弘电电子、法国珂莎黛国际企业集团、中国第二大民营企业上海复星集团、江苏著名民营企业天地龙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一批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先后落户永州。
2、产业链式引进日益增多。永州承接的转移产业主要是三大类:一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毛织加工、电子制造、玩具制造等行业;二是建材、冶金等重化工业产业,如建材制造、金属冶炼、五金制造等行业;三是资源开发型产业,如竹木加工、矿产品开发及加工、水电开发、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通过数年的发展,毛织、制鞋、电子、铜加工、锰加工等行业,都呈现出从生产车间到集团总部、由单个环节转移到整个链条转移的态势。蓝宁道新加工贸易走廊毛织业已形成从机织到拉伸、纺线、制衣、漂染整个产业链条,制鞋业已实现由制作鞋面、鞋底到制作成品,并在永州直接出口。仅蓝山县毛织企业达到480多家、用工6万多人,成为继东莞和浙江桐乡后的中国第三大外向型毛织基地。零陵区形成了电解金属锰加工、硅锰合金加工、富锰渣和生铁加工、四氧化三锰和硫酸锰加工等锰产业链条,项目全部建成后,全区锰产业产值将达100亿元以上,实现税收6亿元。
3、引进产业层次有所提升。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生态环保要求,近年来,我们加大了新型产业的引进和培育力度,一批光伏产业、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项目相继开工建设,而且发展来势很好。东安单晶硅项目今年4月已经投产,由西安交大、湖南格润新能源有限公司、东安县政府联办的光伏科技产业园已奠基开工,拟投资6亿元以上,建成一个以光伏发电为龙头,集硅提纯和太阳能利用终端产品技术研发、生产、销售、观光与人居于一体的示范性太阳能光伏产业园,实现年产值10亿元以上,年税收5000万元以上。冷水滩华源光伏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48所及挪威的再生能源利用公司扩大投资合作项目正在洽谈中。永州
时代阳光药业2008年实现与上海复星集团联营,成功转制为股份公司,目前正朝中南地区乃至全国最具影响力的中成药制造企业进军。
4、项目集聚化趋势显现。从空间布局看,主要集中在交通沿线和工业园区。沿永连公路和湘桂铁路的产业转移项目聚集效应显现,90%以上的产业转移项目集中在市、县工业园区,园区规模迅速扩张。去年全市园区扩园面积近100平方公里,新建标准厂房182万平方米。从产业类别看,长丰工业园的汽车及零部件配套产业、凤凰园经济开发区的果蔬加工产业,蓝山的毛纺、制鞋产业,道县的电子、五金、制鞋产业,宁远的玩具加工产业等初具规模。
(二)承接产业转移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
承接产业转移为推动永州产业升级和加快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正逐步显现出来。
一是承接产业转移已成为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延伸了长丰汽车制造等优势企业的产业链条,骨干企业规模不断壮大,目前与长丰配套的零部件企业达到12家,2009年全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7亿元,实现利税7亿元。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提升了冶炼、水泥、造纸等传统产业,通过引进大企业新技术,整合现有资源,在全市集中布局了7条新型干法旋窑水泥生产线、10台2.5万千伏安硅锰合金电炉生产线、5条年产3万吨电解金属锰生产线、10个3万吨再生纸项目,这些项目今年内将全部建成,届时全市水泥年产能将达到900万吨,硅锰合金和电解金属锰年产能达到50万吨,造纸年产能达到60万吨,一大批规模小、能耗高和工艺落后企业将全部停产关闭,传统工业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催生了加工贸易产业,“十一五”以来,全市累计完成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1.03亿美元,是“十五”期间五年总和的4.9倍,蓝山县跻身“全省加工贸易十强县”行列。全世界最著名的三大运动鞋品牌耐克、阿迪达斯、彪马的生产商都已落户永州,永州正在成为世界著名运动鞋生产的重要基地。目前全市产业承接企业占到全市规模工业企业总数的三分之一,产值占到全市规模工业产值的一半以上,促进了工业结构升级,增强了工业发展后劲。
二是承接产业转移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2009年,永州实现地方生产总值640.04亿元、增长14.0%,承接产业转移的贡献率超过35%;全市规模工业完成135.57亿元、增长24.5%,承接产业转移的贡献率超过60%;全市投资总额完成600.14亿元、增长67.5%,承接产业转移的贡献率达到26.2%;全市财政收入突破40亿元、增长16.6%,承接产业转移企业贡献率超过30%,蓝山、宁远、道县、新田等县新增财政收入的80%来自沿海产业转移项目。2009年,永州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总额为5870万美元,占永州市出口总额的88.9%。目前“蓝宁道新”加工贸易走廊拥有进出口100万美元以上的规模加工贸易企业82家。蓝山县2008年实现进出口总额3059万美元,同比增长25.6倍,该县的台湾承阳针织公司跻身全省加工贸易进出口十强企业之列。
三是承接产业转移已成为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渠道。近年来产业转移企业共为全市提供了30万个就业岗位,占同期全市社会就业的80%以上,仅去年新增劳动用工10万个,不仅解决了全市因金融危机返乡民工的就业问题,还吸纳了一批外来务工人员,部分转移企业已出现招工难的现象。2009年,“蓝宁道新”加工贸易走廊工业园区从业人员4.59万人,占全部城镇从业人员的41.1%,承接产业转移已成为吸纳就业、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重要渠道。蓝山县加工贸易企业劳动用工需7万人,有近3万外县人前来打工。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四)创新招商方式求实效。面对承接产业转移难度越来越大、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局面,必须认真总结借鉴、大胆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才能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大力推行以商招商模式,近年来永州道县引进珂沙黛鞋业、江华引进广东新鸿基公司、蓝山引进中山中盛公司、凤凰园引进深圳博时科技公司、冷水滩引进香港达福鑫、新田引进广东客商,实施工程代建、企业代招方式合作打造工业园,形成了一种以商招商的趋势,减轻了政府直接招商成本,应该成为政府招商引资的主要形式。要加大对项目的扶持服务力度,促使承接产业转移项目尽快落户、尽快投产见效、尽快发展壮大,通过优质的服务让客商满意,帮助我们宣传,使落户永州的企业成为永州承接产业转移最有吸引力的名片,吸引更多企业入园区。要充分利用各种招商平台,广泛联络客商,特别是要选择产业转移客商比较集中的沿海城市开展驻点招商,采取在当地聘请信息员、建立联络办事机构等办法,及时收集了解产业转移的信息,及时掌握产业转移的动向。要着力发展商会、行业协会、中介组织招商,充分发挥他们联系面宽、贴近企业的优势,加强与产业转出地区企业中介组织的联系,形成市场化招商模式。要注重发展乡情、亲情、友情等关系招商,充分发挥永州籍在外务工人员特别是老板的作用,加强与他们的沟通、交流,充分运用他们的人脉资源,为家乡招商引资牵线搭桥。要研究更加灵活的创业政策,降低门槛,建立扶持创业的金融、信息、技术、市场服务体系,鼓励在外各类人员回乡创业,推动产业向永州转移
(五)强化调控手段增合力。在承接转移的过程中,尽管市里对各地承接产业转移有一个大致的产业规划,但由于缺乏具体的调控手段,由于各县区、各园区都想加快发展,在承接产业转移上统筹考虑的少,往往各自为战,区域内的自我恶性竞争、产业雷同的现象比较普遍,影响了地方承接产业转移的最佳效果。要改变这种局面,关键是要采取一些具体的调控手段和措施。一是加强行政沟通,市里建立日常协调机制,探索建立联动招商机制,争取招商引资的最佳效果。二是制订激励约束办法,与市里产业承接规划和对各工业园区产业承接重点的定位挂勾,引导各园区错位发展、有序发展。三是联合建设承接产业园区,实行基础设施共建、客商共引、利益共享。五是探索建设飞地工业园模式,采取gdp分计和税收分成等办法,促进市域内承接产业转移有序竞争,实现共同发展。
(六)立足职业教育解难题。永州承接的转移产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回升向好,企业订单增多,很多企业找不到工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用工荒”。“用工难”的问题如果持续得不到解决,将直接导致企业开工不足,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甚至导致企业破产关闭。当前,一方面是大量企业出现用工荒,另一方面是大量新增劳动力如下岗职工、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等形成的巨大就业压力。由此可见,“用工荒”并不完全是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的问题,主要是就业市场结构性不平衡,即技术工人数量偏少,高技能、复合技能的技术人才比较稀缺,“一技难求”。因此,破解“就业难”和“用工荒”的关键在于发展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为“转方式、调结构”提供技能和技术保障。大力发展中高等职业教育,加快建设县区职教学校,出台相关政策扶持中高等职业教育,鼓励民办资金进入职业教育领域,积极开展针对性强、形式多样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对就读于中高级职业学校的学生以及下岗职工、返乡农民工享受“免学费”政策,加强校企对接,开展校企合作,依托职业教育机构,组织用工量大的规模企业参加校企对接洽谈会,签订并落实校企合作协议。要促使企业升级转型,淘汰落后产能,劳动密集型企业还应该考虑通过技术改造等手段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逐步摆脱对劳动力的过分依赖,努力实现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从根本上解决用工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