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经济工作会讲话稿
同志们:
这次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中央、省委、xx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及xx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精神,总结“**五”时期和20**年经济工作,部署“十二五”期间及20**年经济工作,组织和动员全市人民,团结鼓劲,奋发进取,努力为“十二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下面,根据市委常委会研究的意见,我讲五个方面的意见。
一、认真总结“**五”及去年工作成效和经验“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紧紧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开放兴市”发展战略,抢抓发展机遇,突出发展重点,凝聚发展合力,趋利避害,迎难而上,科学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成功战胜历史罕见雨雪冰冻和洪涝灾害,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突破和跨越。尤其是2010年,我们按照“强基础,促增长,稳中求进;调结构,推两型,快中求好;惠民生,创和谐,变中求实”的工作原则,砥砺奋进,真抓实干,全面或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紧紧咬住发展主题不放松,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翻番,经济综合实力跻身中部百强和湖南十强。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155.4亿元,是2005年的2.3倍,年均增长13.3%;财政总收入8.49亿元,是2005年的2.46倍,年均增长19.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240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8倍,年均增长32.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7307元、6880元,年均增长13.5%和12.6%。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十五”末的31.2:
30.3:
38.5调整为26.8:42.3:
30.9。工业支撑不断强化。加快推动大厂矿与园区经济“两轮驱动”发展,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是“十五”末的2倍多,年均增长21%,规模企业从72家发展到177家,工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积极加强央企对接,中国五矿、中国建材、燕京、久大等战略投资者相继入驻湘乡,驻市大企业焕发出勃勃生机。“一园多区”格局初步形成,工业园五年累计完成投资20亿,入园企业达62家。农业基础地位更加巩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62.2亿元,年均递增5.2%。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推进产业内部结构调整,“一乡一品”、“多乡一品”特色农业建设不断加强,水稻复种指数和单产均居全省前列,生猪出栏和外调量保持全国领先,粮食连续7年增产,总产过60万吨,进入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县),油茶生产列为全国示范市(县)。旅游业高位起步,《湖南水府庙旅游区总体规划》、《大东山旅游区总体规划》成功编制,水府旅游区、“大东山”旅游区、东山学校旧址、曾国藩诗文岛、云门寺、名人将帅故居等重点景区景点建设和旅游营销全面推进,东山学校旧址列入全国第二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水府旅游区、曾国藩生平研究馆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壶天镇入选全国特色景观旅游示范名村,打响了“红色摇篮,湘军源地,山水龙城,魅力湘乡”的品牌。金融业稳健发展,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超过以往任何时期,五年新增贷款27.6亿元,争取政府性融资12亿元。
(二)改革开放成效明显。紧紧抓住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历史机遇,高起点、高规格、大投入编制涟水河生态和谐型循环经济带发展规划和农业产业化、旅游、现代物流、商业网点等专项规划,将“一带四区”(涟水河生态和谐型循环经济带,工业园示范区、大东山示范区、水府示范区、老工业改造示范区)作为“两型”建设的突破口,全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财税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金融改革创新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全面实施“蓝天碧水”工程和涟水河流域污染综合整治,五矿湖铁烟气治理、城市污水处理工程、东山片区管网收集系统建设、皮革工业园污水处理厂、泉湖垃圾场等项目竣工投产,启动污水处理厂二期建设,万元gdp综合能耗五年累计下降20%,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全面完成。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加速聚集。五年引进项目773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0个,到位内资81.6亿元、直接利用外资1.6亿美元,分别为“十五”期间的4.8倍和2.4倍。成功列为省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外贸出口基地、首批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县和国家外派劳务基地。
(三)城乡面貌显著变化。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为总揽,大力推进新型城市化,省级文明城市有望近期获批。城市控制性详规和乡镇总体规划实现全覆盖,一大批支撑性强的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相继建设,城镇化率由“十五”末的29%提高到35%。灰虞线、湘韶线、易湘线、209省道、320国道城区改线5条干线公路,益娄衡、长韶娄2条高速公路以及城区、潭市、水府等3条连接线,沪昆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等项目全面铺开,火车站改扩建加快推进,综合交通网络初步形成。五年累计完成城建投资51亿元,是“十五”的2.5倍。东山新城开发全面推进,工贸新区面貌一新,城北片区加快建设,城市建成区面积由“十五”末的11.8平方公里扩展到18平方公里。打造了湘乡大道、涟水河风光带等城市新亮点。积极构建“大城管”工作格局,全面实施“亮化、绿化、净化、硬化、美化、序化”工程,新建和提质改造城区主次干道30余条。注重城乡统筹,坚持以城带乡,加大示范村和帮扶村建设力度,加快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农村基础条件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五年来建设示范村70个、帮扶村96个;硬化农村公路2280公里,以99%的通畅率位居全省前列;新建、增容变电站11座,改造农村电网156个村,“户户通电”工程全面完成;除险加固中小型水库147座,解决11.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建户用沼气池2万余口;新造林地5.5万亩;毛田、龙洞撤乡建镇,棋梓、月山等进入国家、省、xx市级重点镇。
(四)民生质量大幅改善。五年累计投入为民办实事资金超过17亿元,一大批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有效解决。高度重视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加大就业帮扶力度,新增城镇就业3.25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万人,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五项保险扩面20.5万人。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和临时社会救助等制度,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建设廉租房4.89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4.81万平方米,解决1938户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五年建设合格学校49所,新建、改建和维修校舍40万平方米,市二医院和市中医院成功晋级二级甲等医院,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文化先进市、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和全省知识产权试点市等荣誉。不断深化“平安湘乡”建设,不断强化社会管理创新,社会治安持续好转,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深入开展“两打一整治”等专项行动,积极构建“大接访”、“大防控”、“大调解”工作格局,坚持“开门办公”制度,扎实开展“红袖章”工程、“金钥匙”工程,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大幅提高,综治民调全省排名上升45位。
(五)党的建设富有成效。不断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大力推进依法行政,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听证和新闻发布等制度有效落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有效破解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8大瓶颈问题。坚持市委学习中心组每周四晚集中学习制度,并延伸到市直各单位、22个乡镇办事处。深入开展“三先”工程,扎实开展理论学习实践创新活动,不断加强新闻媒体建设和无线数字电视平台建设,成功创办中国湘乡网站、《中国湘乡网(文字版)》、《湘乡手机报》,建立了网报合一、网台互动的传媒新格局。切实强化基层组织建设,疏通农村基层组织网络的“毛细血管”,形成了“村党支部联党小组、党小组联党员、党员联群众”的工作格局。统筹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区和机关党建工作,非公经济组织党建构架逐步健全。深入开展“红五星”工程,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发挥。坚持落实“德才兼备”、“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用人标准和“三个不吃亏”的用人导向,高度重视干部任用事前酝酿,扎实开展班子状况分析,规范选人用人行为。不断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创新干部教育培养机制,采取党校培训、外派挂职、下派锻炼等方式,提升干部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积极改革完善科级领导班子绩效考核制度,突出分类考核原则,建立考评人员库,强化考核结果运用。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审计结果通报制度和“一把手”政绩档案、廉政档案,实行重大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的教育监督,加大案件查办力度,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行为,在全国率先实行市级领导住房信息网上公示和领导干部“不打牌、不经商、不收礼”公开承诺,严格落实《廉政准则》各项规定,深入开展小金库、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审批项目大幅精减,全面清理政府规范性文件,规范政府管理和行政执法行为。积极推进政务公开,推进电子政务,启动网上审批试点。不断加强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顺利推进“五五”普法和依法治市工作。可以说,“十一五”时期,是湘乡历年来经济质量提升最大、改革开放效果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群众获得实惠最多、工作成效最为明显、干部群众最为满意的时期。五年来的成就来之不易,凝聚着全市干部群众、社会各界人士和离退休老同志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所有为湘乡“十一五”时期改革、发展和稳定作出贡献的同志们,特别是长期坚守在工作最前线的村干部和社区干部,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奋斗的历程难以忘怀,发展的经验弥足珍贵。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我们深刻体会到:一是提升发展思路,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化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以变革促发展,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发展思路、提高发展层次,积极探索符合湘乡实际的科学发展路子,绘就“两型”建设、产业培育、城市发展、新农村建设等规划蓝图,牢牢把握住了前进的方向。二是突出发展重点,坚持优先发展不动摇。提出主攻“两翼”、推进“三新”、建设“两型”的发展战略和“建设工业强市、打造魅力龙城、共创和谐湘乡”的发展目标,明确产业的重点是工业和旅游业,经济的关键点是城市发展,以重大项目的突破带动各项工作全面推进,成为拉动发展最强劲的引擎。三是攻克发展难题,坚持改革创新不动摇。抢抓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历史机遇,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大力破解融资、用地、人才、征拆等发展瓶颈,为发展提供了强大要素支撑。四是共享发展成果,坚持民生为先不动摇。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持续兴办惠民实事,让老百姓受益更多一些,生活更好一些,能够改善民生来赢得民心,从而获得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五是营造发展氛围,坚持凝聚合力不动摇。以事业凝聚人心,用发展鼓舞人心,坚持市委总揽全局,四大家协同配合,各级各部门通力合作,社会各界携手共进,营造了全市上下同心搞建设、内外协力促发展的浓厚氛围,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成绩是智慧和汗水的结晶,经验是实践和创新的光华,“十一五”时期的工作成绩和发展经验,为我们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一定要认真总结、倍加珍惜,使之成为推动湘乡各项工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信心基础和力量源泉。
二、科学研判当前经济形势第一,要准确把握中央、省委、xx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对当前形势的新判断。去年12月10日-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主要精神概括起来就是“四个一、五个重点”。“四个一”即始终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始终把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条主线,积极实施调结构转方式防通胀等一系列措施,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五个重点”即突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突出民生改善,突出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突出城乡统筹,注重经济结构和质量提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省委、xx市委相继召开了2011年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今年我省和xx市经济工作的目标和要求,重点是要抢抓长株潭“两型社会”发展和中西部崛起机遇,加快“四化两型”建设,扩大有效投资,着力调整结构,着力改革创新,提高发展质量,着力改善民生。第二,要牢牢抓住加快我市经济发展的新机遇。一方面,中央将进一步加强对“三农”、民生改善、社会事业发展、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加大投入,涉足的这些领域,也正是我市夯实发展基础、培育高新产业需要重点推动的工作,这为我们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提供了更大的空间;稳健的货币政策下的信贷投资将更多的投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和中小企业,将有效缓解我市资金制约压力,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和中小企业发展。另一方面,省委、省政府“四化两型”战略深入推动,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纵深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加速,xx市“率先发展、率先富裕”的战略决策为我市加快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第三,要科学应对加快我市经济发展的新挑战。去年下半年以来,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先后启动了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国际金融市场体系不稳定因素增多,全球经济均衡性复苏增长有所放缓,将影响我国经济增速。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意味着货币增长和信贷投放有所收紧,流动性相对减弱,给我们融资和投资带来一定冲击。同时,财政政策注重向民生等领域倾斜,但中央财政支持基本上都需要地方配套,或者是中央出政策地方负责支出,这都会给财政支出和运转带来更大的压力。第四,要客观分析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征。一方面,“十一五”期间我市提升了经济实力,增强了发展后劲,拉大了城区构架,优化了交通网络,改善了城乡面貌,区位优势和生态优势进一步凸显,全市上下气顺、心齐、人和、劲足,我市步入了厚积薄发、加快崛起的新时期。另一方面,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瓶颈。一是经济总量不大。与长株潭12个县市2009年的数据相比,gdp居第七位,不到xx县的一半,xx县的1/4;人均gdp居第八位,只有xx县的1/4;财政总收入居第七位,只有xx县的13.3%,比xx县少1.5亿元。二是产业结构不优。从三次产业的比重看,一产业的比重太大,三产业的比重在下降;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一产业以粮猪为主,农业产业化所占比例小。二产业以传统工业为主,高科技产品少。三产业现代服务业、旅游业所占比例少。三是园区经济不强。没有支撑性的大企业,主导产业尚未壮大,没有形成产业链,对财政贡献小,去年税收只有2000多万。四是城市建设不快。城市的承载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城乡发展不均衡,镇区建设严重滞后。五是创业意识不浓。思想保守,观念落后,存在“开店不如打工、投资不如储蓄、合作不如单干”的观念,缺乏现代市场经济的开放意识、机遇意识、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创业平台不实,创业环境不优。同时,我们还要看到,虽然我市构建了强有力的基层组织网络体系,党支部和党小组的作用得到切实发挥,但各类社会矛盾依然错综复杂,基层党员特别是农村基层党员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少数党员干部用市场手段推动工作破解难题的办法还不多,还存在办事拖拉、作风漂浮、不思进取的现象。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清醒应对,切实解决。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一)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一是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广大党员干部要加强学习,不断尝试、提高、完善自己,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成为熟悉经济工作、善抓经济工作的行家里手。要进一步坚定党的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任务,努力做到政策法规率先学习,先进科技率先掌握,工作任务率先完成。要继续坚持市委学习中心组每周四晚集中学习制度,继续深入开展“三先”工程,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和方法。二是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今年是党委换届之年,各级党委和党组织务必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有序推进,顺利完成配强班子、优化结构、精简职数三项重点工作任务。要做好思想工作,引导干部正确对待个人进退留转,自觉服从组织安排。要端正用人导向,坚持把干部的品德放在首要位置,坚持围绕服务科学发展选人用人,坚持注重选拔具有基层领导和工作经历的干部。要严肃换届纪律,加强全程监督,匡正换届风气,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要以这次换届为契机,全面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提升各级领导班子的执行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切实通过换届换出新的活力,换出新的气象。三是要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及广大领导干部,要以对湘乡发展和群众福祉高度负责的精神,脚踏实地投身经济社会发展,力戒跑玩之风,力戒庸懒之气,力戒虚报浮夸,力戒争名图利。要大力开展作风整治,继续深入开展“两转一增强”活动,从严加强干部管理,大力推进群众评议干部作风,促进干部队伍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清正为民的自身形象。广大农村基层领导干部一定要加强学习宣讲,把党和政府各项政策规定、决策部署以及农业科技、有关法律等知识及时有效地向群众宣传、讲解;一定要善于团结群众,及时调解群众纠纷,切实关心贫困家庭,不断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一定要埋头苦干实干,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之路;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该拿的坚决不拿,做个清清白白、群众称赞的好村官。四是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持续开展创先争优“红五星”工程,围绕建党90周年策划活动主题,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注重实际效果。要以创先争优为主线,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要求,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城乡党建资源整合,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的覆盖面。要认真做好第八届村支两委换届工作,配强配优干部队伍,更多地关心、体贴和帮助乡村干部,继续做好大学生村官、选派新录公务员到基层挂职锻炼工作。要重点抓好基层党员的管理和教育,增强组织的向心力和辐射力,使他们切实担负起应尽责任。五是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贯彻落实《廉政准则》,继续开展“三不承诺”和明察暗访,不断加强惩防体系建设。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约束和监督,强化对腐败易发多发领域的监控和监管,狠抓大案要案查处,认真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大反腐倡廉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力度,积极探索重点单位重点部位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和“三公”消费改革,不断增强反腐倡廉的实效性。
(二)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好的制度可以监督人、管理人、约束人,也可以激励人、帮助人、促进人,使每个人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才干,开发出最大的潜能。一是强化重大问题及时调处解决的机制。坚持领导带头调查研究制度。对一定时期的重大问题,由主管领导牵头,组织专门班子进行专题研究,提出解决办法。健全信息征集和反馈制度。建立快捷、灵敏的信息网络,及时掌握重大事件和重点问题的苗头性、动态性信息,从而做到发现得早、控制得到、处理得好。健全重大问题的包案处理制度。对一些重大问题和突发事件的处置,根据工作需要,要明确牵头领导,组织专门的班子协调,确定专门的队伍负责,一抓到底,限期解决。二是健全督查考评奖惩的机制。各级领导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对重点工作,要定期检查,跟踪督查;对突出问题,要及时整改,亲自督办。市委办、市政府办要围绕市委、市政府主要决策部署,及时分解立项,明确责任主体和时间要求,制定督查方案,跟踪督查效果。对阶段性中心工作、重大工作部署,集中力量,集中时间搞好督查。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重点项目和重大部署,制定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综合考评办法,坚持一季一考核,一月一通报。以考评结果为依据,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坚决按政策兑现。三是建立鼓励创新创业的机制。大力倡导以改革创新精神谋事、干事、成事,创造尊重改革者、鼓励探索者、宽容失误者的良好氛围。要完善创业政策扶持平台。凡是涉及企业发展、投资条件、投资者的经济和政治待遇等有关政策的,要放到相对宽松的程度,放到企业和纳税人最满意的程度。要完善创业资金支持平台。进一步拓宽创业融资渠道,充分创造条件,积极与各级金融部门、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对接,积极创造融资机会,着力破解项目推进资金瓶颈,加大中小企业发展金融支持力度,帮助解决融资难的问题。要完善中小企业孵化平台。积极落实有关创业补贴政策、扶持创业社会保障政策及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创业培训力度。要完善创业者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创业服务机构,扩展服务功能,优化服务质量,努力为创业者提供“一条龙”式优质服务。
(三)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环境是生产力,环境是吸引力,环境是竞争力,环境是创造力。各级各部门要把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作为一项重大任务,高度重视,切实抓好。一是要不断凝聚合力。大力倡导发展意识,集聚发展合力,营造发展氛围,广泛地动员和组织多方力量参与经济建设,形成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社会环境。要凝聚起班子的合力。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套班子,要紧密团结,加强协作,形成对经济工作的共识,拧成共抓经济工作的一股绳。要凝聚起上下的合力。各级各部门要围绕党委的中心工作,突破行政区域观念,在服从服务大局中找准位置,发挥作用,努力做到上下一致,共同推进。要凝聚起干群的合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最活跃、最强大的社会生产力。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树立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形成干群一心、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二是要切实强化服务。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服务质量,简化办事程序和环节,提高办事效率,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要坚持“墙内的事情企业办,墙外的事情政府管”优化发展环境的工作思路,切切实实做到“一切围绕环境想,一切围绕环境转,一切围绕环境干”。要加强重点企业定点联系,对所有拟建、在建项目,尤其是新落户的重点项目,组成重点跟踪服务队,专人负责,全程跟踪服务,确保项目顺利落地、投产、发展。要树立诚信意识、培育诚信风尚、建立诚信形象,政府行为必须做到“打造诚信、慎重表态、践行承诺、科学决策”。要实行阳光政务、阳光收费、阳光审批,各单位要切实按照“小政府、大服务、现代化、高效率”的要求,选好人、建好制、配好套、服好务,真正实现“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有效推进我市政务服务水平上新台阶,使政务服务中心真正成为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一张名片。三是要加强综合治理。要严厉打击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人和事。对向企业敲诈勒索等干扰施工及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违法行为,要坚决予以打击。投资者要求提供执法执纪保护或服务时,各有关部门要及时派员赶到现场,帮助协调处理相关问题。政法机关对投资者的举报、控告、申诉,要及时受理,迅速查办,依法从重惩处犯罪分子。要通过打击干扰企业正常生产、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净化社会风气,积极营造全社会遵法守法的良好环境。同志们,站在新起点,发展的条件已经具备,前进的方向十分明确,肩负的责任更加艰巨。让我们齐心协力,扎实工作,坚持开拓进取,推进干事创业,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以良好的开局推进“十二五”时期大发展,实现湘乡经济社会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