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视察全市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工作汇报会上的讲话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xxx

(2017年11月)

同志们:

开展户籍制度改革工作专项视察,是市人大常委会紧盯全面深化改革形势、紧跟全面深化改革步伐、紧贴全面深化改革需求而适时增加的监督议题,是市人大常委会紧密结合本职、充分发挥职能,切实践行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系列新战略新理念新思路,积极助推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部署落地落实的具体举措、生动实践和工作浓缩,目的在于摸清情况、查摆问题、共商对策、鼓劲加油,以此推动我市户籍制度改革更加有力、有效地推向纵深。

会前,视察组实地参观了xx区公安分局城区户籍集中办证服务中心,听取了有关情况介绍,想必大家应该对服务中心所展现出来的集约高效、亲民便民印象深刻。会上,xx副市长代表市政府对全市户籍制度改革工作整体推进情况作了全面汇报,市级相关部门就各自开展相关工作的情况提交了书面汇报材料,参加视察的同志结合今天的所见所闻和平时的所思所悟,也谈了自己的看法认识和意见建议。应该说,自全国上下全面推进深化改革以来,我市在推进户籍体制改革工作上,高度重视、积极响应、迅速行动、主动作为,开展了系列探索,迈出了坚实步伐,奠定

—1—了坚实基础,取得了初步成效。我认为,主要有四个特点比较突出:

一是组织推进有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户籍制度改革工作,制定了《xx市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把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增长工作纳入市政府对县(区)政府的目标绩效考核,分解了目标任务,压实了改革责任;建立了户籍制度改革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制订重大政策措施,督促指导县(区)、有关部门积极开展相关工作,推动了改革任务具体落实。

二是服务管理有力。为了促进户籍的自由流动,市政府制定出台全面推行居住证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全市全面启动了居住证办理工作。公安部门进一步优化了居民身份证异地办理、挂失申报等系列工作机制,积极增设和大力整合户籍业务办理平台,全方位、立体化地推进户籍办理便民利民服务,为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各方联动有力。围绕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总目标,民政、国土资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教育体育、卫生计生等相关部门,紧密结合自身职能,制定完善全市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覆盖城乡劳动者的积极就业创业政策、常态化的农民工住房保障制度等系列配套政策,积极推进林权、农村不动产等权属确权颁证工作,着力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子女就学、升学等问题,切实消除影响农业人口转移的制度障碍、心里障碍,—2—吸引农村户口向城市户口迁移。

四是政策落地有力。切实取消差异化户籍政策,实施城乡统一的户口制度,全面放开农村居民转为城镇居民、亲属投靠等情形的条件和限制,以全开放、零门槛的方式放开落户限制,积极破解二元户籍管理体制难题。

应该说,各级各部门在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上,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和成效,2015年以来,我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增长了7%,增长比例居全省第五。但对标十九大对确立的新目标新任务,对标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户籍制度改革仍在路上、仍有差距,仍有一些关键性、瓶颈性的问题亟待解决。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思想认识有偏差。仍有一些部门和人员对推进户籍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和现实作用认识不清、不深,在推进户籍制度配套改革过程中,特别是涉及相关行业、相关部门提供资金保障、政策支持时,存在本位主义、畏难情绪,工作推进不积极,改革举措不深入。

二是配套改革未跟上。农民进城后的附着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保障在政策和法律层面没有明确,也没有相应的保障措施和补偿办法;农村户口向城市户口迁移后的就业、住房、养老、医疗、教育保障机制还不完善,还没完全同等对待地加以落实,制约农村户口向城市户口迁移的关键性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3—三是推进氛围不浓厚。对户籍制度改革必要性及已经出台的配套改革政策,从点面上宣传的多,系统深入讲解的少,社会知晓面不广、认知度不高、认同度偏低,人民群众参与和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识不强、准备不足、氛围不浓,政府及各部门单打独斗的问题比较突出。

四是城镇化率仍偏低。我市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虽然近几年有大幅提升,但截至2016年,全市户籍城镇化率也仅有xx%,远低于xx%这一全省平均水平,离户籍制度改革的目标任务还有较大差距。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户籍制度改革的战略决策部署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要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户籍制度改革明确了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务必要高度重视、吃透精神、明晰方向、高质推进、高效落实,以全面完成户籍制度改革的各项目标任务。下面,就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我讲四点意见:

一、深化认知认同

思想是本,行动是形,本正则形立,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更是需要正确而统一的思想作引领。为此,一是要深刻认识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重要性。要切实认识到户籍制度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中一项基础性改革、关键性举措,牵引性很强、关联度很高,既关系着群众切身利益,又事关发展大局,事关决胜脱贫攻坚、同步—4—全面小康的目标如期实现。必须统一思想认识,强化推进意识,形成推进自觉。二是要全面认识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系统性。户籍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户籍制度自身的改革创新,还牵涉就业、医疗、社保等领域的配套改革,各级各部门要自觉立足自身职能,运用系统的思维、系统的认识,在户籍制度改革中找准角色定位,谋划改革推进,发挥职能作用。三是要清醒认识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艰巨性。户籍制度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的群体多、领域广,推动难度大,时间紧、任务重,大家一定要充分认识户籍制度改革工作当前面临的压力与挑战,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确保协同协调

户籍制度改革的体系性,决定了改革必须整体协同推进,才能确保改的掉、革的深、改革有成效。一是要政策配套到位。公安部门要加强与发展改革、财政、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的横向联系,凝聚共识,整体联动,统筹推进各方面的配套改革,重大政策相互协商、重大问题合力攻,做到步调一致和整体联动,确保各项配套政策密切衔接。二是要改革跟进到位。市政府户籍制度改革工作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要结合本部门职责,牢牢把握党中央、国务院相关决策部署,深刻领会中央意图,同时紧紧盯住国家部委涉及农业农村改革、新型城镇化、社会保障、城乡公共服务等方面政策动态,结合市情实际,及时调整完善我

—5—市相关政策。同时,注意借鉴经济发达省份、西部周边省份、劳务用工和人口流动量较大省份的成熟经验,不断健全我市户籍制度改革政策体系。三是要氛围营造到位。要加强对各级政府领导干部和户籍制度改革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做到对政策内容谙熟于心,对具体操作了然于胸、融会贯通。各有关部门要深入细致地宣传户籍制度改革相关政策,使全社会正确了解户籍制度改革的意义,知晓改革的内容,积极支持户籍制度改革工作。要强化民情民意收集掌握,畅通群众反映渠道,及时发出正面、权威、准确的声音,为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和氛围。

二、坚持方向方法

一是要始终坚持制度设计的自上而下。户籍制度改革所牵涉的一些列政策制度的调整,涉及到公民基本权利、民生福祉和社会稳定,必须始终坚持积极稳妥、规范有序的原则推进,坚持自上而下推进改革,统一标准,严格要求,审慎创新,最大可能的实现户籍制度改革的横向、纵向公平公正。二是要更加注重改革推进的由表及里。不仅要通过不断完善户籍登记政策、优化登记平台,促进城乡户籍有条件自由流动;还要始终紧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引起的待遇不统一等实质问题,提高保障性政策的含金量、统一性,促进城乡户籍有意愿自由流动,真正从户籍管理和各方面保障上实现城乡户籍无差别化待遇,真正促进农业人口融入城市生活。三是要切实加强利益考量的由近及远。推进户籍制—6—度改革过程中,要切实防止出现唯指标化的趋向,理性追求城镇化率水平,不断增强户籍制度改革配套政策的前瞻性,着力预防和解决好农业人口城镇化后可能产生的系列矛盾隐患,保障好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好社会安定和谐。

四、强化推进推动

户籍制度改革的蓝图已绘就,要实现预期目标、完成预期任务,关键是要促推进、抓落实。一是要建立清单明责任。要根据户籍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和现实需要,科学系统地编制户籍制度改革责任清单,明确责任单位,落实责任人员,规定时间节点,细化工作要求,确保各项改革任务分解到位、落实到人。二是要动态评估促融入。市政府户籍制度改革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要牵头抓总,加强对各地区工作的跟踪评估、督促指导和各成员单位间的协调沟通。各部门要建立督导检查机制,及时发现政策落实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对政策已经明确的,要严格按要求办理;对政策尚未明确的,要及时报告并提出意见建议,防止政策执行偏差引发不稳定事件,确保中央的决策部署执行有力、改革的效果充分展现。三是要严格考核加压力。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工作要求开展工作考核验收,对因认识不到位、工作不得力、措施不落实而影响全市户籍制度改革工作,以及在转户过程中损害群众利益,造成不良影响的县(区)、部门或人员,进行责任追究,确保户籍制度改革在我市不折不扣落地落实,真正发挥好户籍制度改革惠民利民、促进发展的重大作用。

—7—同志们,当前,户籍制度改革正处于政策落地的关键期,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市有关户籍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以科学的态度、强烈的担当、严谨的作风抓推进落实,不断推动我市户籍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为加快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8—

第二篇:在全市户籍制度改革推进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在全市户籍制度改革推进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会议刚刚结束,市委市政府就召开全市户籍制度改革推进会议,目的在于深入学习贯彻**精神和***关于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全国户籍制度改革推进会议要求,进一步研究部署全市下一阶段的户籍制度改革工作。刚才,市公安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四个单位从不同角度就户改工作推进情况作了发言,前期工作成效可圈可点,下步工作举措也很实很细,讲得都很好。希望通过这次会议,使全市户籍制度改革工作,方向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措施更加扎实、成效更加显著。下面,围绕这次会议主题,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不足,切实增强改革定力和改革韧劲

户籍制度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中一项基础性改革,是实现亿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梦”的一项重大举措。近年来,全市上下按照中央、省、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认真履职、锐意进取,积极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有力助推了我市新型城镇化进程。一是改革政策体系基本建立。20**年**月,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我市户改目标任务、政策措施、方法步骤和工作要求,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立以人为本、科学高效、规范有序的新型户籍制度。按照应放尽放、全面放开的要求,进一步调整完善户口迁移政策,实行“两放开,一简化”(积极放开中心城区落户限制,全面放开县(市)建制镇落户限制,简化户口迁移办理程序),进一步放宽了落户门槛,畅通了落户通道。同时,户改各成员单位已制定了涉及公安、卫生、养老保险、民族宗教等14个方面的配套改革实施细则,形成了“1+14”的政策体系,为全市户改工作顺利实施提供政策支撑和制度保障。二是户籍改革进程稳步推进。户口一元化改登是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的有效途径。公安机关充分发挥牵头作用,按照先城区、再城镇,最后全市铺开的“三步走”工作步骤,扎实推进农业人口就地转户工作。目前,我市已经全面建立了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今年截至10月底,全市共改登农业人口**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较去年增长**个百分点;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预计达**%,较去年增长**个百分点。三是基本公共服务得到保障。市发改委结合自身职能,认真抓实规划编制、项目建设等工作,着力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争取国家加大对社会事业、保障性住房、城镇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支持;市财政局认真落实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从20**年起提高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补助标准,人均每年提高***元,同时支持完善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20**年以来共拨付资金**万元;市国土局积极推进房地一体的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为农民进城提供土地、住房财产权益保障,截至目前,全市已全面完成总量为**万亩,**余宗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任务。同时,调整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留足用地空间,今年已上报建设用地**宗,总面积***亩;市人社局全面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养老保险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行统一缴费,享受统一待遇;市教育局对进城务工人员(含城镇新落户人员)随迁子女实行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政策,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统称“两免一补”)等等。四是户籍管理工作卓有成效。全市公安机关全警动员,全力以赴,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为主线,全面落实省政府贯彻居住证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和无户口人员落户实施细则“两个文件”,深入开展了为期三年的户口专项清理整顿,清理了**个“重、错、假”户口;摸底核实疑似死亡未注销人员信息,核销了**个“死亡”户口,建立了完善覆盖全市实有人口、以公民身份号码为唯一标识、以人口基础信息为基准的全市人口基础数据库,夯实了户籍制度改革的基础工作。

通过近年来的持续努力,虽然我市户籍制度改革取得了一些工作成效,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得到了明显提升,但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的工作与市委、市政府要求,与**等地市相比,仍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户籍改革政策缺少含金量。目前,我市初步建立了户籍制度改革“1+14”的政策体系,但一些部门出台的改革配套政策,缺少含金量,缺乏可操作性,政策本身本身对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人口落户城镇缺乏吸引力,有的已进城落户人员还要求将户口迁回农村,呈现“逆城市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改革效果。二是户改政策宣传有待加强。民意调查数据显示,约**%的农民不愿意或暂不考虑进城落户。由此可见,我们的政策宣传普及远远没有到位,户籍改革政策仍没做到进村到户、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例如:很多农民对改革政策认识模糊,有的认为要先交土地再落户口,还有的对进城后享有哪些社会保障不清楚。三是配套改革质量仍需提高。根据前期掌握的工作情况,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户籍改革质量不高的问题。受法规政策和区域发展等因素制约,涉及转户人员就业、住房、医疗、教育、社保和农民“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等方面配套改革进展不平衡,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不够,基本公共服务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四是成员单位履职尚不到位。自**年**月户改启动以来,至今已有两年半的时间。期间,公安机关作为牵头单位之一,主动作为、充分履职,从前期调研、文件出台、任务分解,再到宣传发动、措施落地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工作成效显著。但户籍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广泛、任务繁重,户籍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一定要群策群力,协同推进,才能确保改革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聚焦重点,精准发力,不断推动改革工作向纵深发展

十九大报告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事关亿万人民群众生活福祉、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全市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目标要求,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突出“人的城镇化”这一核心,坚持问题导向,确保精准发力,积极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

一要继续完善户口政策,进一步推动五类重点群体落户。当前,一些地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存在“比例失重”问题,也就是通过区划调整“划转进城”比重较大,重点人群落户比重较小。中央、省里对推动重点群体落户的政策提出了明确要求,要以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的人口、在城镇就业居住1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人口和新生代农民工这五类群体为重点,全面放开放宽重点群体落户限制。各地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理念,切实在重点群体落户上下功夫。对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要全面放开落户政策,能落尽落;对具有专业技术职称、技能等级和护理人员,要研究制定更加宽松的落户政策,为他们敞开落户通道,努力让那些进城时间长、就业能力强,能够适应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和市场竞争环境的非户籍人口尽快落户。

二要围绕人口迁移变动,进一步完善“地、钱、权”等配套改革。要坚持以人为中心、以人定地、人随地走,准确统计和测算每个城镇落户人口数量,根据城市规模和人均占用土地的状况制定差别化标准,在此基础上合理确定城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最后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来落实。一是加快落实人钱挂钩。要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完善均衡性转移支付分配办法,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资金分配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当年城镇化率较高以及推进程度较快的市县加大资金补助力度,保障地方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财力。二是加快落实人地挂钩。要统筹考虑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合理安排新增建设用地。在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管理中,要充分考虑城镇人口增量在用地计划指标分配时的因素,优先保障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用地。三是加快完善农村产权制度。加快推进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住房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四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为农民进城提供土地、住房财产权益保证。要加快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制度改革等“三项试点”,为农民财产权益的显化和实现探索路径。

三要提高城镇化建设水平,进一步营造户籍制度改革的良好环境。习总书记在谈到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时,指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化布局,提高城填化建设水平,既是城市生命力所在,也是城市吸引力所在。我们要结合**发展实际,准确定位、科学规划、务实行动,全面提升城镇化水平,以此有效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落户城市。一是科学编制城市规划。在编制《***区发展规划(2015-2025年)》、《****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中,合理规划布局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切实增强城镇保障能力,提高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着力完善城市功能。按照改造更新与保护修复并重的要求,健全旧城改造机制,优化提升城市功能;加大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城镇承载能力,大力推进铁路等一大批重大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三是促进产城融合发展。积极调整优化城镇产业结构和布局,着力优化“***”的产业布局,强化产业对城镇的支撑作用,增强城镇创新载体和创业平台作用,增强城镇对产业的服务功能,统筹产业园区与新城新区建设,推进产业新城建设,促进产城融合互动发展。

四要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增强农业转移人口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我们必须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为抓手,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要让转移人口进得来、住得下、留得住、有保障,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民众。一是加强农民工职业培训。“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打破户籍界限,积极探索开展新生代的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免费接受职业培训,完善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落实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平等就业、同工同酬的制度。要深入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给予返乡农民工财税、审批、培训等一系列优惠,促进他们自主创业。同时,积极开展人力资源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非法中介活动,有力保护进城务工者的利益,为农民工撑起保护伞。二是保障随迁子女平等受教育权益。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坚持“两为主”,即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落实“两纳入”,即将常住人口纳入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将随迁子女教育纳入财政保障的范畴,建立居住证为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办法,进一步完善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措施。要将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努力让每个随迁子女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三是推进居住证制度全覆盖。各地要组织开展专项督导检查,重点检查居住证申领条件、居住证持有人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凡发现居住证申领条件高于国家标准及居住证持有人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低于国家标准的,要立即予以纠正。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不断扩大公共服务和便利的范围、标准,提高居住证“含金量”,推进流动人口市民化。

三、强化责任,凝心聚力,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到实处

***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全市各地各单位要牢牢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上来,强化责任担当,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把户籍制度改革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一要提高思想认识。各成员单位一定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按照全市户籍制度改革推进电视电话会议的要求,结合贯彻落实我市《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扎扎实实抓好配套政策的制定落地,不断把户籍制度改革推向深入,使落户城市的居民真正得到户籍制度改革带来的实惠。二要加强协作配合。“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各成员单位一定要强化责任担当,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各施其职、各尽其责,抓住重点问题和关键环节,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完善符合我市实际的配套政策措施,不断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积极推进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市户籍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充分发挥牵头组织作用,统筹协调各部门的改革进展,要形成合力、整体推进全市户籍制度改革进程。三要加强评估指导。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制定户籍制度改革配套政策,建立完善定期会商、信息沟通等工作机制,确保各项改革有序推进、各个环节有效衔接。要加强对各地实施户籍制度改革的跟踪评估、督查指导,全面了解各地改革总体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并指导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四要加强宣传引导。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做好舆论宣传引导工作,准确解读户籍制度改革及相关配套政策,及时报道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积极反映,大力宣传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凝聚各方共识,开展改革合力,为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营造良好的社会和舆论环境。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三、加强领导,为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保障

加快现代牧业经济发展,打好三年攻坚战、建设牧业大市,事关全市经济发展的大局。各地、各部门一定要认真履行职责,切实提高对建设牧业大产业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畜牧业三年攻坚战和三年建设牧业大市有序有效推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把握几个关键环节。一是要提高认识,实现观念创新。我们一定要切实转变观念,创新思维,善于用工业化思维谋划现代牧业经济发展,善于用科学的发展理念指导现代牧业经济发展,善于用统筹发展的方法推动现代牧业经济发展。二是要加强协作,实现工作方式创新。建设牧业大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各级政府要加强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明确职责,不断提高发展畜牧业经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发展氛围。各级牧业系统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真正负起责任,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三年攻坚战和三年建设牧业大市目标的顺利实现。三是要强化政策支撑保障。各县(区)要在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各项强牧惠牧政策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研究制定适合本地牧业快速发展的具体扶持政策,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已出台的惠牧政策,实现政策推动效应的最大化。要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整合发展要素,吸引社会和工商业资本,向畜牧业集聚。四是要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各县(区)在这次会议结束后,要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加强工作部署,落实工作责任,加大督促检查力度,每一项工作都要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确保取得实效。

同志们,打好三年攻坚战和建设牧业大市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团结拼搏,抢抓新机遇,实现新跨越,为做大做强全市牧业经济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