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书记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分析形势,动员全区上下提振精神、务实重干,开创x发展新局面。下面,围绕抓好今年经济工作,我强调三个方面。

一、应时合势,保持定力

只有应时而动、乘势而进,才能应时发力、乘势发展。综合中央、省委和市委的科学判断和x区实际,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要从x个方面来认识、来把握。

(一)保持加快发展的态势,坚定持续求进的信心。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全区上下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务实重干、坚持责任担当,集中力量办大事、千方百计解难事、尽心尽力做实事,交出了一份“精彩答卷”。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x亿元,增长x%;特色商业区建设稳步推进,x年全省综合排名第x,荣获全省“十强”特色商业区;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达到全覆盖,全省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经验交流会在我区召开;城市基础设施、棚户区安置房、三国文化产业园、水利重点项目、社会治理创新等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大事难事,取得明显成效或突破性进展;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通过“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全区上下团结一心、务实创新、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日益浓厚,呈现出风生水起的生动局面。我们一定要把这种好的趋势巩固好、持续好、落实好,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以实际行动推进x区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明晰经济发展的大势,坚定变中求进的决心。当前,经济发展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国际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期,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一是发展环境在变。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正在进行,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将给部分行业和企业带来更大的困难,今后几年经济发展会经历一个l型增长阶段,这是改革调整转型中绕不过去的历史关口。二是发展格局在变。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涌动,“互联网”正深度渗透融合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在发生颠覆性的变革。当前,我区已经形成的机械制造、纺织等传统优势工业,普遍存在产业链条短、产品层次较低,还处于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中低端,新的经济增长点尚在形成之中。三是增长方式在变。粗放发展的道路已经不适应新常态的发展,资源环境约束加剧。我区的工业发展空间缺乏,产业聚集区工业用地不到总规划面积的x%;电子商务、科技研发、金融服务等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项目建设、征地拆迁、社区改造、公共服务等领域还有很多深层次矛盾没有根本解决;靠投资和资源消耗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没有根本改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迫在眉睫。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科学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历史新机遇,面对调整的“阵痛”、转型的“沟坎”,树立变中求进的理念,加快转方式、促改革、强基础、调结构、防风险。

(三)把握千载难逢的机遇,坚定应势发展的理念。在认清困难和挑战的同时,我们更要看到面临的大好机遇和比较优势,一定要牢牢抓住、用足用好。一是抓住宏观政策的机遇。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从财政、产业、金融、创新、市场、环境、民生等各个领域,出台了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政策措施。市委经济工作会提出了“六个更加注重”的要求,正在制订x具体方案,出台了支持房地产有关政策等。各单位各部门要对中央、省市出台的改革、调整、扶持政策认真研究,吃准吃透,一项一项地梳理出来,明确专人负责,结合实际研究提出具体的实施办法。二是抓住发展战略的机遇。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深入实施,中原城市群上升为国家战略和我省构筑“一极三圈八轴带”发展格局、全市的“一极两区四基地”定位,为我们强力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一定要找准结合点和切入点,借助重大战略的发展之势、腾飞之势,借势谋事、借势发力、借势发展。三是抓住比较优势的机遇。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围绕“打通六路、建设五型x”,谋划实施的三大水利项目、科技创新、文明城市建设等一批事关长远的大事实事,不断积累和扩大了x区的开放优势、产业优势、生态优势,特别是随着水系工程的建成蓄水,彻底解决了困扰x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由此带来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将逐步显现,x区的综合优势将更加突出。四是抓住新业态发展的机遇。电子商务、商贸物流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孕育着时不我待的历史性机遇,我们一定要因势利导、科学把握,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园、商贸物流园建设,抢占先机,使经济发展后劲更足、潜力更大、韧性更强。五是抓住交通区位的机遇。x区作为全市中心城区重要组成部分,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毗邻x航空港经济实验区,距离省会x仅x公里,周边有x条高速公路形成了“米”字形高速公路网,x机场x航站楼、“四站一港”零距离换乘中心、京广铁路、京广高铁和正在建设的x万铁路、x合高铁等各种交通方式,初步形成x区集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航空为一体的快捷交通体系。特别是“十四五”期间全市将打造“六环”x横x纵公路网,未来x区的交通区位优势将更加明显。我们要注重交通、产业、空间的交互融洽,大力发展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型产业,逐步拉开x产业的新空间。可以说,只要认准方向、保持定力,弛而不息抢抓机遇,一鼓作气砥砺奋进,一定能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二、突出重点,精准发力

x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的关键一年。能否开好局、起好步,事关今后五年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全区各单位各部门要按照“整体工作求进位、重点工作争先进、难点工作不落后”的总体要求,抓住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精准发力,以改革创新精神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

(一)突出城市工作,让x区更加美好。按照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的“五个统筹”要求,把城市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一是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提高城市工作全局性。结合x区的区位优势、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大力发展服务型经济,打造服务品牌,大力发展物流、金融、信息等优势产业;依托产业聚集区、三国文化产业园、曹魏古城,完善产业规划,坚持项目带动,形成产业集群,打造产业品牌。二是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提高城市工作的系统性。把重点放在城市建设、城市管理上,坚持产城互动、产城融合,做到以城促产、以产兴城;要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加快路、电、气、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增强城市的竞争力;全力加快安置房建设,让群众早日搬迁新居。三是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把改革作为城市发展的动力,把科技作为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抓手,以发掘三国文化为重点,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传承与创新并举,使“汉魏文化、古城新韵”的特色进一步彰显。四是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围绕宜居宜业、生态文明,提升城市服务能力,注重建管并重、建管衔接,在文明创建、社区管理、社会事业等方面下工夫,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提升城市服务水平和品位,努力打造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特色明显、环境优美的宜居城市。五是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提高各方推动城市发展的积极性。坚持“精细管理、公开管理、透明管理”的原则,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城市建设管理机制,鼓励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真正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

(二)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让经济发展更加均衡。今年的中央、省委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都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置于空前重要的地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者互为关联,从“供给侧”看,更加强调扩大有效供给;从“结构性”看,更加强调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从“改革”看,更加强调依靠全面深化改革适应新常态。综合而言,就是让要素再流动起来,让资源从低效率领域转移到高效率领域,从已经过剩领域转移到更有需求的领域。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是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基本遵循。一要用好供给侧改革政策。对中央、省委和市委明确的“三去一补一降”相关政策,各单位各部门都要认真研究,真正吃透精神,用好政策机遇,确保国家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结构性减税政策等等,不折不扣落实到基层、企业和项目,最大限度发挥政策效应、收获政策红利,真正促进结构调整、企业发展、社会进步。二要落实好供给侧五大任务。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坚定不移减少过剩产能;为企业排忧解难,帮助优质企业渡过难关、增强竞争力;多措并举减少房地产库存,着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确保x年过剩产能和房地产库存减少,企业成本上涨和工业品价格下跌势头得到遏制,有效供给能力有所提高,财政金融风险有所释放。三要加快供给侧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中之重。要着眼消费需求升级的新要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要发挥服务业优势,加快发展金融服务、楼宇经济、健康养老、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提升壮大房地产、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发掘新的增长点;要实现工业发展提质增效,大力发展装备制造、节能环保、发制品、棉纺、纸制品及包装等传统优势产业,促进优化升级,实现集群集聚、绿色发展。通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实现x区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四要支持房地产行业发展。认真落实国家促进农民进城购房、降低二套房贷款首付比例等政策,严格执行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积极支持住房消费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意见》和《x市区购房补贴发放实施办法》,扩大公积金归集扩面力度,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和二手房市场,扩大住房消费需求。鼓励房地产企业顺应市场规律调整营销策略,大力发展城市综合体、养老地产、旅游地产、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等,优化房地产供给结构,激活不同层次住房需求。

(三)崇尚为民意识,让人民群众更加幸福。对此,为民惠民,必须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是我们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树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决对不是一句空话,是贯彻党中央要求的政治态度,是造福全区群众、改善人居环境的现实需求,更是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和软实力的重要抓手。我们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心想群众,为民办事,为民服务,把老百姓的事办好、办实、办到位,把便民利民作为我们最根本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分享到改革发展的成果。二是谋划的民生项目要真正接地气、看得见、摸得着。抓民生工作决不能大而化之,要合理布局、统筹谋划、体现特色、注重实效。深入开展小游园“百园行动计划”,对民生项目,如健身场所、小学、幼儿园、养老院等,都要具体化、数量化;每个办事处要至少建设一所敬老院,作为硬性任务不折不扣去完成;加强社区生鲜便利店、公厕、公租房、安置房、电梯卫士、饮水安全设施建设,加大民生投入,把民生实事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做出实效、做出品味、做出水平,让百姓切实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成果。三是民生项目关键在于落实。对谋划的民生项目一定要千方百计确保足额完成、如期完成,绝不能失信于民,确保精准落地。要建立民生实事的考核、通报、曝光、排名机制,明确考核方式,细化考核标准,严格结果运用,实行综合排名,建立健全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机制,层层传导压力、激发活力动力;要开动脑筋,认真研究中央、省、市民生事业发展的政策,积极争取民生项目和资金支持;要运用好ppp等建设模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公益事业,实现政府主导、社会公益和企业行为的有机结合。四是提升群众的安全指数。要着力推进x平安建设,持续抓好社会治理创新工作,充分发挥社会治理创新指挥平台的作用,真正让群众享受高效便捷的服务。要坚持县级领导接访和包案制度,规范信访秩序,畅通和规范诉求表达渠道,依法依规化解各类矛盾问题。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持续加大对各类敏感和遗留问题的排查化解力度,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要统筹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坚决杜绝各类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让人民群众过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三要牢记公仆意识。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作为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自己的公仆身份,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真正把党的事业植根于群众,接地气、有生气。按照“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深入基层,直面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社情民意,坚持把群众意愿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幸福作为“第一目标”,真正视群众为“家人”,视群众难题为“家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让群众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

四要牢记党纪党规。党纪党规,没有小事,它是高悬在党员干部头上的利剑,你敬畏它,它就会保护你;你触犯它,它就会惩罚你。要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牢记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时刻管好自己的手、管好自己的嘴、管好自己的脚,不该拿的不拿,不该吃的不吃,不该去的不去;要谦虚做人、谨慎处事,不能趾高气昂、得意忘形,更不能自认为高人一等、不可一世,要真正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纪律、讲规矩,自觉在廉洁自律上追求道德“高线”,在严守党纪上远离法纪“底线”,行稳致远的人生。

同志们,节日期间是人民群众看党风政风的敏感时段,是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关键时刻,是党纪国法强化监督的重要时段,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始终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始终做到不请、不送、不收、不越雷池、不踏红线,坚决守住道德和法律底线,守好节日廉洁的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