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组织部理论学习中心组基层治理专题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
同志们:
基层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完善基层治理与服务,需要打造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敬业奉献、结构合理、群众满意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同时,基层治理的新要求和群众对基层治理的新期待,要求基层治理必须在专业化、标准化、精细化等方面下功夫,注重科学的治理方式,为提高基层治理效能打下坚实基础。下面,围绕中心组研讨交流主题,我谈几点浅见。
提升基层治理专业化水平,必须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层党组织是否坚强有力,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是否担当作为。建立健全区域化党建机制,在条件具备的社区、村和企业成立联合党支部,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干部到社区挂职或任职,有效解决部分社区党组织薄弱的问题。做好“选、引、育”工作,选优配强社区党组织书记。在换届选举全过程从严要求从严把关,坚持优中选优。创新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机制,通过规范注册、承诺、亮证、反馈、回访等流程,推动党员干部、在职党员深入社区开展常态化、制度化服务,保证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全面推行“党员红色账户”,将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行为进行量化积分,实时记录,与党员的评先树优挂钩,形成“奉献—积分—激励—奉献”的良性循环。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提升基层治理专业化水平,必须关注治理标准化。标准化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层治理涉及领域广泛,必须强化各领域的标准化建设,以此实现专业化。要细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公共安全、违法违规监管、公共服务和群众自治等方面的标准化体系建设,针对专门领域设定具体的目标要求,建立健全人事相符的机构与人员,细化考核指标,过程与结果并重。同时,还要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用数字感知多变的现实,用技术实现有效的沟通,切实提升基层治理专业化水平。
提升基层治理专业化水平,必须注重服务精准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具体到基层治理领域,需要充分认识到群众需求的多样性,将基层治理服务与群众的期盼有效对接。首先要细分各类服务人群,精准识别城乡社区中的普通群众和独居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人群,做到底子清、方向明。其次要提高服务措施的针对性。困难群体的个性需求具有特殊性,在制度建设的基础上,更要注重服务理念的提升,更好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